大概念下的诗意课堂:为素养而教
——王崧舟老师《最中国:月是故乡明》教学赏析
大概念教学是为素养而教的时代选择。大概念教学的目标不是局限于学科内知识的融合贯通,而是指向打通学校教育与现实世界,用学科的眼光来看世界,从而使学到的知识在新情境中更容易被激活,更容易被迁移,更容易解决实际问题。王崧舟老师的教学课例《最中国:月是故乡明》凸显大概念教学的三个功能,是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诗意课堂。
一、教学内容彰显聚合力:将零散知识整合起来,形成有序的知识结构
核心素养的本质是人的思维方式、做事的能力和习惯。大概念教学就是以大概念为核心目标的教学,指向培养学生解决真实性问题的素养。大概念教学的“单元”是素养目标构成的单位,不是“内容单元”, 而是 “素养单元”,是围绕“大概念”组织的学习内容、学习材料和学习资源等整合。王老师《最中国:月是故乡明》课堂教学的“大概念”是通过对文学作品中文学意象的关注与分析,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王老师为了达成大概念教学素养目标,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超越了过去知识的碎片化、割裂化、单一化的弊端,以结构化的视角去建构学习内容,整合了统编教材中多篇课文,具体教学内容为: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 3 课《月是故乡明》(主文本);五年级上册第 24 课《月迹》(副文本);四年级上册第 2 课《走月亮》(副文本)。
教学内容结构化是通达核心素养的基本路径,是深度学习的重要保障。王老师从整合的角度对学生学习经验进行结构化,以联结的方法实现课程内容的高阶融合,通过课程内容与学习经验的结构化,将学生学习经验与学科逻辑、生活逻辑相结合,强调了学习的整体性、建构性与价值性,彰显大概念教学的功能之一——聚合力。王老师紧扣“文学意象”这一大概念,以《月是故乡明》为主文本,以《月迹》《走月亮》为副文本,巧妙地打通文本之间的界限,通过多文本整合阅读与鉴赏,引导学生多角度而深刻地理解“明月”这一文学意象丰富内涵,从而形成有序的知识体系——明月文化,让学生在深度学习中培养学科核心素养,达到“以文育人”的目的。
二、教学过程具有透视力:超越事实或想象,抵达内核,揭示本质规律
大概念教学是对一类事物本质特征的抽象概括,它能够帮助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知识的核心和精髓。大概念教学强调对概念本质、内涵的深入理解和应用,这种抽象化学习过程能够培养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大概念教学思维的关键在于“联结”,没有“联结”,学习内容就是“碎片”,就是“知识点”,不成体系,只有通过“联结”,学习者对文学作品所表达的内容、形式、思想观点进行审问思辨,打通“知识点”之间的“血脉”,明晰“知识点”之间的结构网,直达知识内核,才能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教学片段——
默读课文,想一想,在季羡林先生的心中,这个月亮跟其他月亮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
1.联系环境:明月照亮熟悉的乡土
聚焦文中描写环境的文字——
我的故乡是在山东西北部的大平原上……但也颇有烟波浩渺之势。
讨论:这些文字,跟月亮之间有什么联系?
小结:故乡明月照亮的,正是作者生在这里、长在这里的熟悉的乡土。
2.联系风俗:明月照亮温暖的乡情
重温课文《走月亮》。
反馈:《走月亮》留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美读以下画面:
阿妈喜欢牵着我,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走着,走着……
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月光下,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河床的鹅卵石之间,是一个个可爱的小水塘……
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月光下,村道已经填上碎石和新土;果园里,那些好吃的果子挂满枝头;稻田就像一块月光镀亮的银毯……
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走过月光闪闪的溪岸,走过石拱桥,走过月影团团的果园,走过庄稼地和菜地……
多么奇妙的夜晚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小结:故乡明月照亮的,是温暖的乡情。
3.联系童年:明月照亮快乐的乡趣
重温课文《月迹》。
默读课文《月迹》,想一想:在故乡明月的照亮下,我们这些孩子做了哪些有趣的事情。
反馈交流。
小结:故乡明月照亮的,正是快乐的乡趣。
4.联系过去:明月照亮绵长的乡愁
回读课文《月是故乡明》。
讨论:“我”永远忘不掉的,仅仅是故乡的那一轮小月亮吗?“我”更忘不掉的是什么?
小结:这就是绵长的乡愁。
5.联系未来:明月照亮永恒的乡恋
课件播放视频:月是故乡明
想象:当你们有一天在他乡看到明月的时候,会很自然地想到什么?
小结:这是每个中国人永恒的乡恋。
王老师以“大概念”为教学支架,重点引导学生在品味鉴赏“明月”这一文学意象承载的多重思乡意蕴的同时,传承明月文化。课堂教学不是仅停留在浅层次地朗读学习描写明月的文字上,而是引导学生联结生活经验,借助多种思维方式,进行深度学习,通过品味、联想与想象,抵达作者情感的深处,与作者进行深度对话,从多个文本多个角度探寻“明月”背后的文化意蕴——生命之中,见月不是月。文本中,明月是作者精神的慰藉,情感的载体。故乡的明月是季羡林心中熟悉的乡土,是吴然心中温暖的乡情,是贾平凹记忆中绵长的乡愁,是每个中国人内心永恒的乡恋。课堂上,文学阅读与学生生命、精神的成长融为一体。明月既是家乡的明月,也是他乡的明月;既是自然的明月,更是文化的明月;既是童年的明月,也是当下的明月;既是物质的明月,也是精神的明月……明月文化就如一缕皎洁的月光一样,会一直洒满学生前行的路,永不磨灭。
三、任务驱动形成迁移力:打破知识间的壁垒,实现知识的高路通迁移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教学不再仅仅是对知识的简单传授,而是更加注重学生的深度学习和迁移能力培养。高路通学习迁移能力指的是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高度不相似的现实情境中的能力。这种迁移不是从“具体问题”到“具体问题”的低层次迁移,而是形成“具体与抽象”之间相互交错的复杂认知结构的高层次迁移,要实现这种迁移,学生需要具备对知识的深刻理解、抽象概括以及举一反三的能力。大概念教学就是注重挖掘知识的本质和内在联系,打破知识间的壁垒,促进知识在高度不相似的任务间迁移,实现知识的整合与应用,它能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不同的情境和问题中,解决实际问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片段——
任务驱动:中秋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 2006年5月 20 日,国务院正式将“中秋节”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中国人,相信你一定会支持我们国家申报“中秋节”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此,有人建议用“月是故乡明”作为“中秋节”申遗的主题词。请你围绕这个主题词,为“中秋节”申遗写一段推介词,要求:写出自己对故乡的真情实感;写出自己对明月的独特理解。
王老师的这节课任务群定位为“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大概念的核心教学目标为体会 “明月文化”内涵,课堂驱动任务是为“中秋节”申遗写一段推介语。乍一看,教——学——评并不相一致,“明月文化”与“写推介语”不相关联,了解明月文化属于“文学阅读”任务,而写推介语属于“实用性创作”任务,两任务之间并不相融,但王老师通过高效引导,深度挖掘,利用大概念教学实现知识间相互迁移,巧妙地找到“明月文化”与“推介语”的联结点——跟着课文作者学习创意表达:以文本为模板,像季羡林先生那样,用你的情,用你的心,用“月是故乡明”为主题词,写“中秋节”推介语。在王老师组织的素养导向下的大概念教学课堂中,学生通过多个文本的阅读与鉴赏,读懂了“明月”的三重境界:山水之上,见月只是月;生命之中,见月不是月;四时之外,见月还是月。学生在真实的学习情境中习得了写“月是故乡明”的中秋节推介语的方法与技巧,同时将课堂所学知识进行抽象与内化,实现知识间的高路通迁移,即将形成将“明月文化”转化为“写推介语”的素养:抓住典型的文学意象,融入自己的主观情意。学生不仅会写“月是故乡明”的中秋节申遗推介语,还会写“粽是故乡甜”端午节申遗推介语,还会写“灯是故乡亮”的元宵节申遗推介语……这种素养会伴随学生一生,当学生在新的情境中遇到问题时,他们能够借助在王老师《最中国:月是故乡明》课堂教学中掌握的“大概念”进行类比和推理,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从而在未来的人生路上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