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讲陇史:民国风云(5)——袁世凯为何对甘肃保持沉默
对甘肃保持沉默,任由内斗!
民国初年,袁世凯的无奈选择
民国初年,天下大乱,各方势力轮流登场。袁世凯是众多势力中最强的一方。他一手创立了北洋军,成为前后主导中国达十五六年之久的军事集团。
令人奇怪的,拥有庞大势力的袁世凯,在民国初年的甘肃响应“共和“问题上,却一直保持沉默状态。直到其亲信张广建入甘为止。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袁世凯,对甘肃保持沉默的?
1民国初年,甘肃大乱局
老王讲陇史有些年头了,现在讲的是民国风云,请师友们先关注转发一下哦,省的以后你找不见!民国初年,甘肃局势非常混乱,各方云集头面人物兰州,争权夺势,各出奇招。其中有顽固的保皇派,有独立散乱的宗社党,有潜伏待机的革命党,有心怀叵测地方实力派,有满清官吏遗老遗少派,有趁机而动江湖豪杰……这些人各不相让,更加剧了甘肃各地混乱局势。
在满清末代皇帝没有宣布退位前,甘肃局势控制在陕甘总督长庚等人手中。在长庚、升允的主导下,保皇派宗社党等结成同盟,疯狂打击革命党。民主志士酝酿的兰州起义,因此而失败。东进镇压陕西革命军的甘军更是高奏凯歌,逼近咸阳,陕西革命党的形势一度岌岌可危。1912年2月12日,末代皇帝宣布退位了,在长庚升允等人的有意隐瞒下,直到三月初,甘肃民众才普遍知道这个消息。黄钺等人发动秦州起义,直接断了保皇派宗社党,在西北为满清复国的梦想。迫使末代陕甘总督长庚,携带两万两银子跑路。升允则在别有用心的地方实力派的保护下,在西宁躲了起来。
此时,满清官员中的布政使赵惟熙走上了前台。
赵惟熙(1859年——1917年),字芝珊,江西省南丰县人。或许是他去世于民国初年的缘故,关于他的资料,并不多,而且研究他的人也不多,有资料的师友们给老王发一下。
他自幼随父入蜀,求学于壁山名儒郭兰塘,光绪十六年(1889年)已丑科进士。他先为翰林,后为地方官。这一点,和民国书法家潘龄皋有点相似,也是入翰林院,后为地方官。赵惟熙也善于书画:他的“书法碑帖融合,气格旷达,沉雄洒脱中寓凝重、老辣、生涩,给人情思隽永,意境清新之感。”同潘龄皋相比,他的书法似乎更有个性。虽然两人同样善书,但潘的书名要远远大于赵惟熙。这似乎是个谜。
赵惟熙自翰林院编修,而会试同考官、国史馆总纂、陕西学政、贵州学政等职务。在清末新政中,他与举人吴复安改银川书院为宁夏府中学堂,这是今天的银川一中前身。后来,赵惟熙从宁夏知府,升任甘肃巡警道,再代理甘肃布政使。
这时,辛亥革命的风暴席卷全国,陕甘总督长庚、甘肃布政使赵惟熙,被推上了风口浪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