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法国国民议会出台了一项法案。
法案里规定,幼儿园、小学以及初中的孩子,在校园里不准用手机。
根据法国统计机构数据,截至2018年,在1200万法国中小学生中,有86%的人拥有手机,而这一比例在2011年仅为20%。
看来,孩子有网瘾几乎是全球家长和老师的烦心事。
而让家长头疼的是,他们没办法像学校那样直接下禁令,让孩子彻底不碰手机。
因为很多时候,越禁止孩子玩手机,他就越好奇,越不想屈服于你。
01
不让孩子玩手机会有什么后果
phone
一味制止孩子玩手机会有什么后果呢?
很多家长可能都有这样的经历:孩子整天抱着手机刷视频、打游戏,喊他吃饭、写作业,他就敷衍两句,接着玩。
有些家长会简单粗暴地制止,命令孩子“不行”“不可以”“不能玩”,甚至会没收手机、摔东西、装监控。
但这些做法往往会激起孩子更强烈地反抗和叛逆。
就拿我亲戚家的孩子来说吧,一个小姑娘,叛逆期来的太晚,高中的时候才开始。
当时她马上要升高三,父母对她玩手机的行为极为不满,频繁没收手机,但因为学习需要偶尔还是会还给她。
一开始,小姑娘还会乖乖听话,但次数多了,内心的抵触情绪愈发强烈。
每次父母拿走手机,表面上不吭声,转头就哐哐摔门。
为了能玩手机,小姑娘就开始想尽各种办法。
晚上不吃饭,偷偷省下钱,买了一部便宜的二手手机,每次父母没收手机的时候,她都会拿出来玩。
后来这件事还是被她父母发现了,因为反抗心理,她和父母之间的关系也很紧张。
为什么家长越是制止,孩子越是对着干呢?
因为孩子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想法和需求。
父母过度限制他们的自由时,孩子就会通过拖延、撒泼、不配合等方式表达不满。
02
孩子沉迷手机的关键是什么?
phone
想让孩子彻底不碰手机,根本不现实。
心理学上有一个名词,叫做“禁果效应”。
指的就是越禁止的东西,人们越好奇,越得不到就越想拥有。
孩子也一样,你越禁止他玩手机,他就越对手机感兴趣,越想拿到手机,甚至会撒谎、偷窃。
一旦拿到手机,就会争分夺秒地玩,对手机的依赖和上瘾也就越来越深,这就是“不禁不为”“越禁越为”。
因为打破孩子的网瘾并不是靠简单的阻止就能打消的,要是禁止能管用,教育也就没那么难了。
加上现在科技进步的速度超乎想象,今天防住了手机,那下次出了新的智能产品,家长还能防得住吗?
这不,前段时间就刷到了一个ar眼镜,据说是带有眼镜功能的蓝牙耳机。
对待电子产品,疏导比封堵更有效,首先要找到孩子沉迷手机的关键原因。
2020年,未成年网民数量多达1.83亿,上网普及率达到94.9%。
数据显示,网上学习、听音乐、玩游戏,是未成年网民的三大主要网络活动,62.3%的未成年网民会经常在网上玩游戏。
尽管对于未成年人玩游戏的管理很严格,但依旧存在使用家长的账号登陆游戏的情况。
超过三分之一的小学生从幼儿园就开始接触网络,而且这个比例还在逐年上升,孩子们接触网络的年龄越来越小。
很多家长觉得孩子沉迷手机的原因是因为自制力差,或者是游戏太有诱惑。
但实际上,孩子被手机吸引,往往是因为现实生活里的很多需求没得到满足。
亲子关系越差,孩子越容易沉迷网络游戏;相反,父母和孩子关系好,对孩子关心多,孩子就不太容易沉迷。
一旦孩子在家里感受不到温暖,得不到父母理解和支持,就会到网络世界里寻找精神安慰。
03
怎样引导孩子正确用手机?
phone
比起一味禁止,教会孩子合理使用手机、培养他们的自控能力才是更重要的。
1、和孩子一起制定手机使用规则。
制定好每天玩手机的时长,并且要严格遵守,如果听话了就延长玩手机时间,不听话就减短时间。
这么做,是为了让孩子明白,制定规则不是为了限制他们,而是希望他们学会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
2、丰富孩子的课余生活。
可以给孩子报兴趣班,不管孩子能不能坚持下来,只要是他喜欢的,都能转移一定注意力。
这样能让孩子体验到专注做事的感觉,还能收获成就感。
当孩子发现有比手机还有趣的事情,自然就会主动放下手机了。
3、家长要以身作则
之前听董宇辉在直播时说,有父母向他请教该怎么助力孩子好好学习 。
他是这么回答的:起码得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父母要是爱看书,孩子慢慢也会跟着养成看书的习惯。可要是父母自己整天手机不离手,却不许孩子碰手机,孩子肯定心里不服气。
所以在孩子面前,哪怕忍着,父母也要少玩手机。就算不爱看书,也不妨拿本书做做样子。
点击 👇 下方卡片 关注我,加 ★ 星标★
VIPKID英语,学练测评一体化,为您提供一站式英语学习方案
6大亮点匹配您的学习需求:
❖精选北美优质外教,100%来自美国和加拿大;
❖打磨11年教材体系,让孩子听得懂、学得会;
❖翻转课堂模式,课前-课中-课后;
❖效果保障,150万+学员效果保障;
❖退费保障,随时可以申请退费;
❖专业服务,班主任关注孩子学习。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速领免费试听!#VIPKID
#VIPKID家庭语言学习的陪伴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