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符呵笔写,椒酒过花斟。”
当新年的第一缕阳光洒下,我们迎来了大年初一。
这一天,是辞旧迎新后的全新开始,是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的美好时刻。
大年初一,标志着旧年已经过去,全新的一年正式开启,人们怀揣着对新一年的美好期许,迎接新的机遇与挑战。
在今天,中国人的传统习俗有拜年、贴春联、吃饺子等等。
那么除了这些,还有哪些是我们必须知道的习俗呢?
在北方,饺子是必不可少的,它形如元宝,寓意着来年财源广进。有的家庭还会在饺子里包上硬币,谁吃到了,就预示着这一年都会有好运气。
南方则有吃汤圆的习俗,圆圆的汤圆,象征着团团圆圆,有象征年年有余的红烧鱼,还有寓意步步高升的年糕。一家人一边吃着美食,一边分享着过去一年的点点滴滴,温馨又幸福。
年夜饭吃的不仅仅是食物,更是亲情的凝聚,是对过去一年的总结,也是对新一年的美好期许。你们那是吃饺子还是汤圆呢?
贴春联是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都要做的事情。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它以对仗工整、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美好形象,抒发美好愿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从明代开始盛行。
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添喜庆气氛。
当我们把崭新的春联贴在门上,红底黑字,瞬间就有了过年的氛围。而且,春联上的内容也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生活的向往,希望新的一年能够平安顺遂、事业有成。
贴窗花也是除夕的传统习俗之一,它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
窗花的图案丰富多样,有寓意吉祥的花鸟鱼虫,有象征福气的福字,还有表现民俗风情的各种图案。把窗花贴在窗户上,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来,窗花的影子映在屋里,增添了浓浓的节日气氛。
图片源于网络,侵删
而且在古代,人们认为贴窗花可以驱邪避灾,给家人带来好运,虽然现在更多的是作为一种装饰,但它所承载的美好寓意一直流传了下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燃爆竹是除夕的重要习俗,有着悠久的历史。传说,很久以前,有一种叫“年”的怪兽,每到除夕就出来伤人。人们发现“年”害怕红色和响声,于是就用燃烧竹子发出的爆裂声来驱赶它。后来,就演变成了放爆竹的习俗。
虽然现在有很多城市为了环保和安全,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但在一些农村地区,依然保留着这个传统。除夕夜里,当新年的钟声敲响,噼里啪啦的爆竹声此起彼伏,仿佛是在向过去一年告别,迎接新一年的到来。
它不仅增加了节日的热闹气氛,也寓意着辞旧迎新,把不好的东西都赶走。
祭祖是中国人慎终追远的传统习俗,在除夕这一天尤为重要。
人们会准备丰盛的祭品,如水果、糕点、肉类等,摆放在祖先的牌位前,表达对祖先的思念和敬意。每年除夕,全家人都会早早起来,先把屋子打扫得干干净净,然后开始准备祭祖的东西。
向祖先汇报过去一年家里的情况,祈求祖先保佑新的一年家人平安健康。通过祭祖,感受到家族的传承,让孩子了解自己的根在哪里,增强家族的凝聚力。也是对先人的缅怀和家族文化的传承。
发压岁钱是孩子们最期待的环节。每年除夕,长辈都会把用红包包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
压岁钱,也叫“压祟钱”,寓意着辟邪驱鬼,保佑孩子在新的一年里平平安安。
以前,压岁钱都是长辈们亲手给孩子们,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很多人会通过微信红包发压岁钱。但不管形式怎么变,那份祝福的心意是不变的。
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
在古代,守岁有两种含义:
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
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
现在守岁,是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吃着零食,聊着天,一起等待新年的钟声敲响。
等到零点钟声敲响,大家一起欢呼,互相拜年。这是对过去一年的不舍,也是对新一年的美好憧憬。
点击 👇 下方卡片 关注我,加 ★ 星标★
VIPKID英语,学练测评一体化,为您提供一站式英语学习方案
6大亮点匹配您的学习需求:
❖精选北美优质外教,100%来自美国和加拿大;
❖打磨11年教材体系,让孩子听得懂、学得会;
❖翻转课堂模式,课前-课中-课后;
❖效果保障,150万+学员效果保障;
❖退费保障,随时可以申请退费;
❖专业服务,班主任关注孩子学习。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速领免费试听!#VIPKID
#VIPKID家庭语言学习的陪伴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