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加观察:Temu的半托管模式如今面临多重挑战,其中最大的瓶颈依然是供应链问题。
特别是中大件产品,由于流量不足,许多卖家选择了弃货,导致库存积压严重。相较于小件产品,中大件产品的需求和流量远不及预期,而大量全托管卖家涌入,使得半托管模式难以为继。美国市场订单占比最大,但日韩和欧洲市场表现平平,尤其是在欧洲,入驻门槛高、法规复杂,导致许多卖家在投入之前就放弃。
1. 供应链和海外仓挑战
海外仓的操作问题让卖家苦不堪言。成熟的海外仓操作效率低、费用高,而不成熟的海外仓虽然灵活,但经常出错,导致发货、收货问题频发,甚至出现拿货跑路的现象。对于中大件产品,许多卖家转向自建海外仓,避免了第三方仓库操作中的常见问题。然而,对于初次尝试Temu半托管的卖家来说,依赖海外仓的问题频出,特别是在货物派送环节,一些不正规账号的操作导致罚款现象频繁。
2. 产品问题与同质化风险
Temu半托管主要涉及大件、重货和抛货产品,但这些产品更新迭代速度较慢,市场同质化严重。比如帐篷类产品,全年可能只有少数新款,而大量产品同质化让市场竞争加剧,利润空间被进一步压缩。这种情况下,产品差异化成为了卖家维持利润的重要手段。供应链的垂直化深度以及创新能力,将直接决定卖家能否在平台上长期生存。
大部分做Temu的卖家还是新手,依赖1688等平台采购的货源,缺乏独立设计能力的卖家在竞争中很快就会被淘汰。真正能够在平台上生存的,是那些拥有独特产品和垂直类目深度的卖家。
3. 市场表现与区域差异
美国市场目前占据了Temu订单的60%以上份额,但日韩市场表现较弱,订单仅占比10%左右。尽管Temu声称日韩市场的日活跃用户达1500万人,但流量并不大,导致许多卖家对这些市场缺乏兴趣。此外,日本市场差评率和退货率较高,让卖家对可能的罚款感到担忧。
在欧洲市场,复杂的认证和法规如VAT、EPR、包装法等,使得许多卖家在面临高昂合规成本时选择放弃。相比之下,美国市场入驻门槛较低,成为了大多数卖家的主要目标,但竞争也随之加剧。
4. 政策调整带来的不确定性
Temu不断调整政策,从一开始的补贴吸引商家,到逐渐收紧政策。这种调整虽然是平台发展过程中的常规操作,但却给卖家带来了高度的不确定性。对于卖家而言,抓住每次政策调整带来的红利是关键。如果能够敏锐捕捉市场动向,商家仍有机会在Temu上盈利。
Temu团队本来想在服装类目有所突破的本托管,也面临的很大的瓶颈:供应链问题。
尤其是在主流产品和服装类卖家上遇到了较大的挑战。服装类卖家,尤其是那些拥有较强独立设计和生产能力的大卖家,往往不愿意与Temu继续合作。这主要源于Temu此前的商业策略,导致部分卖家感到被"过河拆桥"。因此,许多大卖家选择避开Temu,转而专注于亚马逊或独立站等其他平台。
在半托管模式下,Temu对货物供应依赖巨大。然而,迁移主流产品到Temu上会有较高的成本,尤其是对于已经在亚马逊等平台上运行成熟的大卖家,他们不愿意为此冒险。与此同时,新产品从开发到最终上市的周期较长,特别是对于大宗货物,通常需要半年时间才能完成一个集装箱的运作。这使得许多卖家望而却步,进一步限制了Temu的产品丰富度和竞争力。
此外,拼多多通过直接对接工厂、跳过中间商的模式,在短期内实现了快速循环和供应链闭环。然而,工厂在产品设计、潮流把握以及跟进能力方面相对不足,无法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拼多多本身也缺乏足够的趋势判断能力,无法有效评估哪种趋势值得押注,哪种不应追随。因此,虽然通过工厂直连模式能够降低成本,但从长远来看,这种模式在产品创新和时尚引领能力上存在较大风险,尤其在与亚马逊等成熟平台竞争时难以建立强有力的差异化优势。
Temu若希望在美国市场上对亚马逊形成冲击,可能需要改变策略,减少对卖家的短期收益收割,鼓励卖家群体抱团发展,提升平台的供货和服务能力。此外,与工厂的合作模式也需要进一步优化,提升设计和生产的灵活性及前瞻性,以更好地满足美国市场的快速变迁需求。
然而,与亚马逊不同,Temu并不具备长期稳定的商业模式。平台为了迅速扩展市场,不断调整策略,卖家无法像在亚马逊那样依靠单个产品长期获利。Temu的频繁变化使得卖家必须灵活应对市场变化,否则很容易被淘汰。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