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岁女孩减肥到只剩50斤,呼吸衰竭,生命垂危,只因暗恋一个男孩…

文摘   2024-11-20 16:39   广东  

01


15岁的小玲转入深圳市儿童医院的时候,已经没有意识了。



谁能想到,165cm的她体重竟然只有24.8KG,这个体重甚至还不如一个小学生。


重度营养不良,让她呼吸衰竭,全身多处内脏受损。



原来,小玲为了减肥,将近50天没有吃过东西,只喝水。


此前父母多次将她送院都被她逃脱,这次她在家里神志不清的时候,父母再次将她紧急送院。


可惜,一切已经为时已晚。



小玲的嘴角渗血、瞳孔没有反应,这意味着脑干已经受损。


医生在将小玲抬去做ct的时候,直言自己像是在抬一床被子。




其实小玲之前是非常标准的身材,身高165cm的她,最胖的时候也不过是104斤。


但当她暗恋上一个男孩后,一切都变了。


只因男孩喜欢一个比她瘦的女孩,小玲毅然决然地开始了减肥之路。



刚开始,她只是叮嘱妈妈,做菜不要放油。


渐渐地,小玲的减肥手段变得愈加极端,到后来甚至到了完全不进食只喝水的地步。



极端的减肥方式让小玲患上了神经性厌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厌食症。


来到医院的时候,除了厌食症,小玲被检测出13种并发症,生命垂危。



如今,以瘦为美的审美标准让无数少女一步步走向极端的减肥之路。


小玲的故事也给无数的家长敲响了警钟。


每一个孩子健康长大并不容易,平时多给予孩子关注和照料才是上策


而有时,心理上的关怀比生理上的照料更加重要。


作为父母最重要的一课,就是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教会孩子爱自己。


02


2024年9月,随着中小学开学,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进食障碍诊治中心的床位变得不那么紧张了。


在该中心住院的厌食症患者中,有一大半是中小学生——父母趁暑假把他们送来住院,再赶在开学之前出院,尽可能避免休学。


患者绝大多数是女孩,共同特点是瘦,有的瘦到脱相,入院时已经严重营养不良,并伴有多种并发症。


但她们仍然害怕长胖,并因此不好好吃饭。在她们的观念中,只有瘦下来才会变美,而只要少吃就能变瘦。



姜楠是一名“暴食-清除型”厌食症患者。

这已经是她第8次到上海精卫住院。

上次住院期间,她的体重长了10斤左右,结果回家后即恢复“暴食催吐”模式,仅一周就把住院一个月长的体重掉完了。

姜楠从大学本科毕业那年开始减肥。

她从小体型偏胖,保送研究生后,她痛下决心要“和二十年来胖胖的自己告别”。

除了节食,她还通过运动减肥,天天泡健身房,仅一个暑假就减了30多斤。

研一上学期结束后,又减了30多斤。半年内,体重从150斤减到70多斤。

此时,所有人都看出她不对劲,姜楠也意识到出了问题,她曾在日记里提醒自己“可以停下来了”。

可她已经“刹不住车”。

她后来反思,之所以会这样,除了害怕长胖,可能还因为她曾体会到瘦的快乐——她人生中第一个男朋友就是瘦到80来斤的时候开始交往的。

眼看姜楠越来越瘦,母亲开始着急起来,先后带她去看妇科、消化科,还看过中医,“都说没事,加强营养就会好起来。”姜楠母亲告诉记者。

最后,是父亲从网上查到厌食症,并在一次就诊时提醒医生,姜楠才被诊断出厌食症。

此后,父母开始劝姜楠好好吃饭。当看到女儿终于“打开心结”,吃饭多起来时,他们一度感到高兴,却不知道女儿的病已经发展到一个更严重的阶段。

姜楠最初是用手催吐的,她还记得第一次吐出来的感觉——“哇,太爽了,我终于找到一个方法,既可以满足食欲,又不用担心长胖了。”


然而,潘多拉魔盒由此打开。

由于觉得抠吐麻烦,且吐不干净,姜楠后来学会了用催吐管。

她的第一根催吐管是从淘宝网上买的,卖家除了发来管子,还附送视频教程。

用姜楠的话说,不管吃多少,只要用上催吐管,吃的食物“跟洪水泄闸一样就吐出来了”。

从那时起,本已逐渐胖起来的她又迅速瘦回去,体重最低时只有50多斤。

“厌久必暴,暴久必吐”,这是姜楠总结的厌食症发展规律。

在她看来,如果当初自己对进食障碍有足够认知,在还没有发展到暴食催吐阶段去就医的话,会有很大机会康复。

姜楠的暴食和催吐后来已经成瘾。她将每次住院比作戒毒,至于毒品,“如果把抠吐比作吸大麻,那么用催吐管就是吸海洛因。”

03

“用饿死自己的方式来攻击父母

大多数厌食症患者患病都与家庭有一定关系,而在这样的家庭,父母往往从小就对孩子控制得很厉害。

“当孩子进入青春期,开始要做自己,就拒绝父母对她的这种控制,拒绝的方式之一就是不吃饭。”

上海精卫临床心理科主任、进食障碍中心负责人陈珏说,“有的孩子就是用饿死自己的方式来攻击父母。”

姜楠动减肥的念头是源于父亲。

父母从小对她要求严格,而她除了胖一点,其他方面都属于“别人家的孩子”。

读大学后,少了学业压力,她的体重进一步增加,于是父亲开始督促她减肥。

“我印象特别深,每次放假回来,我爸到火车站接我,见到马上眉头一皱,第一句话就是:怎么胖成这样?”

姜楠是在患病7年后才去住院的,其间父母曾多次劝她住院,但她一直拒绝。直到现在,她也很难解释清楚原因。

真相在姜楠的潜意识里,是整个家庭病了,而不是她一个人病了。而父母劝她住院的潜台词,是认为只有她一个人有问题,父母没有问题

姜楠内心对此不认同,但又很难说出口,就通过拒绝住院的方式来表达内心想法。

在姜楠的家庭治疗师彭素芳看来,姜楠减肥本身就是在对抗父母,“我们中国人讲,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她折磨和虐待自己的身体,其实就是在向父母表达愤怒。”

不少患者在生病之后,家庭关系会变得更加糟糕。

姜楠和父母花了三年时间,直到最近才渐渐意识到各自的问题,并最终实现了和解。

直到今年上半年,彭素芳给他们做家庭治疗时,三个人还经常吵作一团。

不过,所有的医生和心理治疗师都承认,绝大部分父母内心是爱孩子的,而这一点正是患者康复最重要的资源。

陈珏引用一位国际家庭治疗大师的话说,“家庭是(治疗)儿童青少年问题最好的一颗药”。

教育锦囊




往期回顾

· 原生家庭很糟糕是一种什么体验?为了一把10块钱的雨伞,母女俩在景区吵到崩溃…


· 谋划10年,19岁尖子生高考后杀了同学的父亲并分尸…被枪决前,他说自己解脱了(上)


· 13岁女生吃半瓶安眠药自杀,醒来后找我倾诉了两个小时

点个  和  ,让更多人看到


好奇心与想象力
天地 不慢不快 不好不坏 专心而澎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