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茶颜悦色是什么?”为什么小县城的孩子学不过大城市的孩子?
文摘
2023-12-21 23:09
广东
去年有套卷子,一篇实用类文本阅读,分析为什么现在年轻人热衷于喝奶茶,“奶茶成瘾”背后的原因、危害和解决办法。有一道选择题里问,某城市新开了一家茶颜悦色,人们排队八小时买奶茶,这种现象反映出了年轻人的什么需求?学生却很委屈地问我:茶颜悦色是什么?我们从来没听说过啊!那一瞬间我才意识到: 对这些一个月放一天假,完全隔绝电子产品的小县城学生来说,“茶颜悦色”确实是一个非常遥远而陌生的概念。我说:茶颜悦色是个卖奶茶的网红店,所以它满足的应该是人们的网红打卡需求,而不是社交需求……我并不是想说见识、眼界、阅历这些无法克服的东西,小地方和大城市毕竟生长环境不同,在这些方面不可能做到完全公平。我们能上网,就算不刻意去了解,大数据也会把很多火爆的信息推到我眼前来,所以我们自然而然就知道茶颜悦色是什么。而我的学生平时不上网,不看新闻(倒是规定每天晚饭后半小时的新闻时间,但都上成自习了),所以他们过的其实是一种与世隔绝的苦行僧式的生活,外面的世界再广阔再精彩,都与他们无关,他们在高考之前,都是一无所知。因为现在的高考选拔机制,语文学科“改革方向越来越注重情境性,强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所以就有了这样的矛盾——出题人觉得你作为一个高中生,是应该听说过茶颜悦色的,但实际小县城的高中一味压时间,恨不得一天有48个小时,剥夺了一切休息娱乐放松的方式,连学生去吃饭都要求用跑的(跑起来才有紧迫感),又怎么能给你了解外边信息的渠道和时间呢?高中生都知道,感动中国是万能作文素材,写议论文要讲究素材新鲜(这样才能体现出你是一个关注社会,关注时事的学生),所以每年的感动中国,都会找个晚自习统一放给学生看。但是这个节目太长了,时长两个小时,宝贵的两个小时啊!至于学生写作文要用,那还不简单,印点人物素材,早读背背好了。记得2017年全国一卷的作文材料,是十二个“中国印象”关键词,目的是让外国青年了解中国。其中有“共享单车”“移动支付”“高铁”等等,当时在网上引起热议,有一种观点说,对于小城市的学生来说,这些词语对他们太陌生了,不是身边耳熟能详的常见事物,又怎么能代表他们熟悉的中国呢?但也有人说:这组关键词里也有“美丽乡村”,对城市孩子也是不熟悉的,那么总体来说还是公平的。这样的讨论看多了,后来慢慢我觉得,“美丽乡村”和“乡村”不同,美丽是一层遥远而模糊的滤镜,它恰恰是城市孩子心里的那个乡村。陶渊明笔下的“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不是真正的农村,因为真正的农村院子里面定会有鸡屎有牛粪,不可能“无尘杂”,也会有许多农活和人情往来,不至于“有余闲”。写一篇关于“美丽乡村”的作文,让外国友人对中国的田园牧歌式生活心向往之,它过滤掉了所有真实的残酷和想逃离的现实。我自认为是有教育理想的老师,而目工作这些年,身边也遇见过和我有一样教育理想和信念的同事。但是我们能做的一切,在整个河南小县城重点高中的大环境下,都太微不足道,太无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