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乐居村,这可是我一直想去的地方,乐居村离昆明城不远,就在昆明团结乡凤凰山麓,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汉彝合璧古建村落之一,因此我曾经专门去找过,因道路不熟,而没有去到。
汽车开到乐居村门口,我便迫不及待的从车上跳了下来,站在公路边上仰望着乐居村,作为传统彝族古村落,保存了相对完整的原始风貌,蕴含丰富彝族文化的传统习俗,能让人感受到独特的民族风情,只见村内房屋依山而建,炊烟袅袅,村内许多一棵印式民居建筑,以庭院为中心,方形或接近方形围绕着中心庭院,以土木结构为主,灰瓦泥墙,层层叠叠,错落有致。
据说有80多栋一颗印式的古民居建筑,老屋,古树,牌坊,构成了诗意的山居图,错落有致的一颗印古建筑分布在山坡上,蜿蜒曲折的青苔石板小路,连接着老屋,承载着历史和岁月的痕迹,与绿树青瓦相互辉映,形成如诗意山居图般的美景,从门口的牌坊进去,牌坊两边摆满了村民要销售的农作物,穿过一座架在河面的石桥,桥下的荷叶已经干枯,迎面而来的面包香味钻进了鼻孔,《九犀面包》座落在小河的边上,吸了两口香味 ,便跟着领队,顺着乐居村蜿蜒曲折的青苔石板小路,一路狂奔,穿过村子,来到了村子的后山上,踩着冬日的落叶,穿过干枯的茅草,踏上了山林徒步的征程。
冬天的山林。就连松树的大部分叶子都已经黄了,山上显得一片萧瑟,野草已经干枯,落叶植物基本上掉光了叶子,常绿植物是否在积蓄它的力量,绿叶也显得没有光泽,天空灰蒙蒙的一片,虽然没下雨,但今天的天气不好,太阳不知道躲到哪里去了,天上阴沉沉的一片,虽然有点寒冷,但大家都前行得较快,所以也不觉得冷,有的同伴坐在黄色的松叶上,忙着拍张照片,便赶快爬起来又跑,山茶花已经悄然开放,还有黄色的野菊花也像在迎接着我们,一直行走了一个多小时,到中午了,领队叫大家停下来,在山野中松树下吃起了自己带的午餐,虽然跑得累了,但山上的空气清新,让人心旷神怡,吃完饭,休息了一会儿,翻过一座山,爬过一道梁,走在没有路的山野中,行程三个多小时,来到了团结乡霖溪林风景区。
霖溪林风景区在两座山之间,是一条茶马古道,它是连接滇西,滇西北及内地的重要枢纽区域,这里是马帮运输的途经地,是把茶叶运往藏区必需经过的地方,这个区域有适合马帮行走的地形地貌,山谷,缓坡,而且有水资源和植被,能为马帮提供必要的生存资源,久而久之形成了茶马古道,我们跨过彩虹桥, 这里还有一片草坪,我们顺着山泉,沿着栈道一直往下走,被这里的管理人员给逮住,本来这里是没有人管理的马帮地带,但现在却被团结乡围了起来,要从这里通过,每一个人要交48块钱门票钱,经过一轮谈判下来同意每个人10块,不知道怎么了,最近发现在农民的地里拍一张照片,也要要求收钱。
也就是一条山沟,从山上流下一道清泉,山沟两边都是茂密的森林,一条蜿蜒的小路旁有一条清澈的泉水,顺着山泉一直往下走,便来到了霖溪林的入口,入口处有一个很大的瀑布,不知道是自然的还是人工的,山林郁郁葱葱,沿途风景优美,空气清新,溪水潺潺,古树参天,树上长着青苔。沿途都有野生的兰花,海棠花多种花草,可以带孩子们在小溪边行走,捞鱼摸虾,徒步探访茶马古道。
我们从上往下走,别人是从下往上走,我们到了门口,上了我们自己的旅游大巴,才三点来钟,大家意犹未尽,路过乐居村,希望再到乐居村逛一圈,乐居村的老房子,老庭院,猫府,我们一一拜访,别有特色,这里的面包房,排队在这里买了《九犀面包》,它是土窑面包,有多种口味,外皮酥脆,麦香味浓郁,采用土窑烤制,品尝了这里的咖啡和牛奶,这里的花椒鸡,酸汤鱼,彝家烤全羊,牛肝菌炒饭,七彩粽子都是有名的,有时间可以来一饱口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