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昆明旅游最应该去的是官渡古镇,它才是真正的古镇
做为昆明人,也是第一次来官渡古镇,官渡古镇地处滇池北岸,宝象河下游,是古滇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早在唐代这里便是南诏王游览滇池时理想的驻足之地,宋代被命名为“官渡”元代与昆明同时设县,明清已成为商业手工业很发达的乡镇,是一个誉满滇中的古渡口,也是昆明历史文化名城古镇之一。官渡古镇面积不到1.5平方公里,却有上百间保存完好的一棵印式民居,还有一些商业店铺,寺庙建筑。
站在广福路上,看到官渡古镇精致的牌坊,宽阔的街道,整齐而又光滑的石板路,石板路旁种满了整齐的桂花树,街两边的建筑,错落有致,雕梁画栋,一颗印式的民居,古色古香,陈旧而不失雅致,经过岁月的雕琢,却依然能看出雕刻工艺的细腻,精湛,房屋的门窗,梁柱,檐口,都能看到精美的木雕装饰,木雕图案丰富多样。花卉动物。几何图形,栩栩如生,体现了当时工匠的高超技艺,房子一般2~3层。
还有部分房屋墙面,枋上有彩绘装饰,据说官渡古镇的房子在建设时充分考虑了周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的协调性,建筑的高度大小色彩都与古镇的整体风貌相契合,形成了一种和谐统一的美感。在古镇中,有些建筑还是螺丝壳墙体,它是用螺丝壳和着粘土舂夯而成,因为官渡古镇靠近滇池,螺丝壳资源丰富,当地的居民巧妙地利用螺丝壳作为建筑材料,不仅坚固耐用,而且具有独特的地域特色,成为官渡古镇建筑的一大亮点。
官渡古镇的“一颗印”式民居,是传统院落住宅的主要形式。其一般为三间正屋,左右各有耳房。正房为双坡屋顶,耳房为向内的单坡顶,从整体上看像一颗古代官员使用的大印,故而得名。这种建筑风格具有较高的辨识度,是云南地区传统民居的典型代表,不仅布局紧凑,而且能够适应云南当地的气候特点,如夏季可避雨防晒,冬季可保暖防寒。
官渡古镇历史上是多民族、多文化交融的地方,其建筑风格也受到了多种文化的影响,它融合多元建筑元素。土木结构为主,房屋的主体结构多采用土木材料,木材用于搭建房屋的框架和支撑结构,土墙则起到围护和分隔空间的作用。这种土木结构的建筑方式在云南地区较为常见,能够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同时也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
空间布局合理, 院落式布局,多数房屋采用院落式布局,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院落内可以种植花草树木,为居民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也体现了云南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和对自然环境的热爱。正屋通常是家庭活动的主要场所,如客厅、卧室等;耳房则可作为厨房、杂物间或客房等,满足了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古镇的建筑风格融合了多个朝代的特色,唐代的寺庙、宋代的塔楼、元代的鼓楼、明代的石桥和清代的民居等不同朝代的建筑在此汇聚,犹如一部活生生的中国历史长卷。
官渡古镇的美食文化也极具特色,官渡粑粑是当地的著名小吃,有胡麻馅和花生馅等多种口味,此外,还有凉粉、炸洋芋、烤臭豆腐、木瓜水、腌菜、小锅米线、泡鸡脚、甜白酒等各种云南特色美食,让游客可以大饱口福。官渡古镇是一个集历史文化、宗教信仰、建筑艺术、美食文化和商业活动于一体的特色古镇,具有很高的游览价值和文化价值。
古老的商业街里面,整齐统一的房子,房屋前后都有珍稀的树木。比如桂花树,滇朴树,银杏树错落有致,分布在店铺的前后,整齐而又和谐。官渡古镇是真正的古镇。它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时光的长河中,仿佛在诉说着昔日的繁华与喧嚣,漫步其间,能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氛围,每一处遗迹都是一段故事,每一个角落都散发着古朴的韵味。 那座座历经风雨的庙宇,香烟袅袅,钟声悠扬。寺中的佛像庄严肃穆,见证着古镇的变迁与人们的信仰传承。所以,到昆明旅游最应该去的是官渡古镇,它才是真正的古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