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建水朱家花园,就像进了迷宫

文摘   2024-10-24 13:18   云南  

走进建水朱家花园,就像进了迷宫

建水朱家花园位于云南建水古城的建新街中段,是清末乡绅朱渭卿兄弟建造的家宅和宗祠。朱家花园占地2万多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有大小天井 42 个,房屋 214 间。整组建筑规模宏大、空间景观层次丰富、变化无穷,具有较高的建筑艺术价值。它有着“西南边陲大观园”的美誉。主体建筑呈“纵四横三”布局,为建水典型的“三间六耳三间厅,一大天井附四小天井”式传统民居的变通组合体。整组建筑陡脊飞檐、雕梁画栋、精美高雅。庭院厅堂布置合理,空间景观层次丰富且变化无穷,形成“迷宫式”建筑群。

朱家花园的建筑融合了内地文化与边疆文化,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其门窗雕刻精细,内容多样,既有利于通风,又使人感到美观。房内的床、桌、椅、凳等均是紫木雕,是清代风格的体现。朱家花园见证了朱氏家族的兴衰变迁,也反映了建水的历史和文化。园内的宗祠、庙堂、居室、园林等都展示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建水朱家花园是一座具有丰富历史文化内涵和较高艺术价值的建筑群,是了解建水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窗口。

朱家花园坐南朝北,从进门到出来的顺序,朱家花园的入口为垂花大门,门头上方高悬着三重错落有致、优雅精美的檐枋,上面分别雕镂出富有寓意的图案,如第一重檐枋上透雕出几尾游鱼和两条金龙,寓意“鱼跃龙门”等。大门前有一对刻着龙凤图案的石鼓。左侧沿街的10间“吊脚楼”与其后的“跑马转角楼”相连,这里曾是朱家经营进出口贸易的“朱恒泰”总商号,用于账房和物资供应铺面等。右侧前为家族祠堂,祠堂前有水池,水上有戏台、亭阁、庭荫花木等,水池边有护栏。

中部院落,空花墙与月宫门:进门后,迎面是一道透空花墙,上面开着一道月宫门,正上方有“循规蹈矩”四个字,“行规蹈矩”一词在建水朱家花园中是一种体现家族规范和准则的象征表述。字面意义上,“循规蹈矩”原指遵守规矩,不敢违反。在朱家花园,一进大门的花墙拱门正上方刻有“循规蹈矩”,背面刻有“谨言慎行”。这八个字是朱家“礼制”“宗法”在居家生活空间的应用,是当年朱氏家族对家庭成员的行为准则和规范要求。朱家希望家族成员能够遵守道德规范、礼仪制度,在行为上符合传统的社会秩序。例如在家族内部,长辈住正房,晚辈住厢房,长工佣人住漏角,这种居住安排就体现了严格的等级秩序和规矩。

背面则是“谨言慎行”,在朱家花园中,“谨言慎行”有着重要的意义。“谨言慎行”从字面意思理解是言语谨慎,行为小心。在朱家花园的建筑布局里,这四个字与“循规蹈矩”相对应。这体现了朱氏家族的家训理念。

穿过月宫门,正前为三大开间的花厅,花厅为卷棚顶,两侧置美人靠,主人可在此赏花观鱼后小憩,四面廊坊上均雕刻着精美的图样。花厅内悬“中将第”匾,是朱朝瑛参与辛亥革命临安起义后获中将衔时所制。

《含玉楼》最初为朱家小姐的绣楼:在早期,含玉楼是朱家小姐做女红、读书、休闲的场所。作为小姐的绣楼,其建筑具有一定的私密性和独立性,并且环境相对安静。后来含玉楼功能发生了转变,成为了朱家的私塾。这意味着它成为了朱家子弟接受教育、学习知识的地方。整体建筑结构巧妙、造型玲珑、彩绘精美,为教学活动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含玉楼是朱家花园中具有重要功能和独特风格的建筑,它见证了朱家的生活方式和家族文化的传承与变迁。

在朱家花园的建筑装饰中有“兄弟连科”的元素。这是一种具有美好寓意的表达。“兄弟连科”体现了对家族子弟科举高中、兄弟相继在科举道路上取得成功的期望。在古代社会,科举是进入仕途的重要途径,家族非常重视子弟的科举功名。

花厅前是花园,左右对峙透空花墙将其自然分隔为东园和西园。花园正前有荷池,树丛、苗圃、花圃散布其间,形成一座既典型而又富地方特色的南方私家园林。豪宅东面是朱氏宗祠,也是一套三进院落。在墙壁上刻着五百多字的“朱子家训”,前有池名“小鹅湖”,池前建有水榭,是朱家的戏台,池上石栏两面还刻有24幅诗词书画和浮雕。宗祠后面是家族的议事厅,当年的朱氏兄弟们在这里商议国家朝政、家族事务。

整个朱家花园,院落层出迭进,房舍格局井然有序,空间景观层次丰富且变化无穷,形成“迷宫式”建筑群。其建筑内雅外秀、形制规整、布局灵活,环境清幽、色彩淡雅、装修有度、结构统一,具有较高的建筑艺术价值。

朱家花园还有梅馆, 兰庭,竹园, 菊园,紫藤园, 梅馆,以梅花为主题,院落的板壁和门窗上多绘制有梅花题材的诗词楹联,充满浓厚的文化氛围和艺术气息,体现了对梅花高洁、坚韧等品质的崇尚。能清晰地看到民居“纵三横四”的布局,建筑风格与整体的朱家花园相得益彰,但因地势稍低,是朱家子孙的居住地,也体现出家族对子孙后代的期望与培养,希望他们如梅花般拥有坚韧的品格。

 兰庭,是朱家的正房,是朱家核心人物朱朝瑛居住的地方,是朱家的主体建筑,所以在整个朱家花园中占据重要地位。兰花自古以来被视为高洁的象征,朱朝瑛居住于此,也体现出当时人们对他的一种期望,或者他自身所秉持的如兰花般高洁、爱国、坚贞不屈的精神品质。其面门为三间,两边带廊门,是“三间六耳三间厅”的典型布局,建筑风格既体现了传统民居的特点,又有其独特的地位象征。

竹园,园中的亮点在于“五福门”。这是一个雕花屏门,寓意幸福美满、长命百岁,体现了对长辈的美好祝福以及对家族长辈的敬重。主要是供长辈们居住,从居住安排上也能看出朱家对长辈的尊崇以及家族内部长幼有序的传统秩序。

菊园,院中的大水缸是一大特色,称为“门海”,又叫吉祥缸。既可以蓄水防火,这是出于实用功能的考虑,在古代建筑中,防火是非常重要的;又可以用作赏花观鱼,从观赏角度为庭院增添了生趣。菊花本身具有高雅、淡泊的气质,菊园的整体风格也相对淡雅,与其他几个园子相互呼应,共同构成了朱家花园丰富的园林景观。

紫藤园,紫藤园内种植着紫藤花,当紫藤花盛开时,一串串紫色的花朵垂挂在藤蔓上,形成一片美丽的紫色花海,为花园增添了浪漫、优雅的氛围。紫藤的藤蔓攀爬在架子上,形成了一片绿荫,使得园内环境清幽宁静,是人们休闲、放松的好去处,也为整个朱家花园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与其他园子的热闹相得益彰。

此外,朱家花园还有朱家宗祠、后花园等重要区域。整个花园建筑精美、布局巧妙,是汉族建筑艺术和当地少数民族建筑艺术相结合的产物。

朱家花园的“四水归堂”是一种建筑布局形式所蕴含的寓意表达。“四水归堂”中,“四”指的是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归堂”则是指雨水顺着斜坡屋面流向天井,汇入院中。其具体寓意是聚财纳福:在传统文化中,水主财。四方的雨水流入天井,象征着四方之财如同天上之水,源源不断地流入院墙之内,有汇聚财富的美好寓意,体现了朱家期望家族财运亨通、财富不断积累。肥水不流外人田,雨水汇入院中而不是流到外面,意味着家族的财富、福气等都能留在自家,不会外流,反映出一种希望家族兴旺发达、长盛不衰的愿望。

这种建筑形式和寓意,既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精妙设计与独特智慧,也承载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家庭、财富、福气等的美好追求和向往。

朱家花园有个“蓄芳阁”,“蓄”有积聚、储存、保留之意,“芳”通常指代花草的香气、美好,在这里可引申为美好的事物、品德、才艺等。“蓄芳”即储存、积聚美好,意味着这里是一个能够培养、汇聚美好事物和品德的地方。蓄芳阁是朱家女子接受教育的地方。在古代,女性接受教育的机会相对较少,但大户人家会重视对家族中女子的培养。朱家请了先生在家里讲学,这里便成为朱家小姐们读书习字、学习知识的场所,让她们能够增长才学、培养品德,为家族增添文化底蕴。

走进朱家花园,就像进了迷宫,到底走了多少地方,自己也没搞清楚。站在朱家后花园中,看到了朱家当年的繁荣兴旺,一切富贵荣华如过眼云烟。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家族的起起落落,兴衰坎坷,令人感慨万千。 那些曾经辉煌一时的家族,在岁月的流转中,有的如璀璨流星,刹那间绽放光芒后便悄然消逝;有的似坚韧的胡杨,虽历经风雨沧桑,却依旧在历史的角落中留下一抹倔强的身影。家族的命运,与时代的浪潮紧密交织,在风云变幻中演绎着各自的传奇与悲歌。

兴盛之时,门庭若市,高朋满座,财富与荣耀仿佛触手可及。然而,命运的轮盘却常常在不经意间转动,一场变故、一次危机,便可能让曾经的辉煌土崩瓦解。荣华富贵转瞬成空,留下的或许只是残垣断壁和后人的无尽叹息。 但正是这些家族的兴衰历程,构成了人类历史丰富多彩的画卷。它们是时代的见证者,记录着社会的变迁、人性的善恶和人类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从这些起起落落中,我们看到了生命的脆弱与顽强,也领悟到了人生的无常与珍贵。



私语l
发表一些自己的作品,增加生活情趣.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