迤萨古镇是建筑在海拔1000多米的山梁上,有着天空之城的美誉

文摘   2024-12-31 16:34   云南  

迤萨古镇是建筑在海拔1000多米的山梁上,有着天空之城的美誉

早上8点从昆明出发,汽车经过玉溪,建水,石屏, 下午1点汽车一路翻山越岭,来到了红河县的迤萨古镇。迤萨古镇是彝族人居住的地方,因为山梁开阔,而命名其为迤萨,在清朝乾隆前发现有铜矿,陆续有人进入开采,历时100多年,人气渐旺。 1853年铜矿停业,因为缺水,周边又没有农田,难以农耕,迤萨人开始走马帮,驮运食盐,后来走出国门,到达越南老挝等地,经营日用百货,获利颇丰。马帮人发财以后,在迤萨建盖了大量的中西合璧四合院,形成了独特的江外建筑大观园,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众多的迤萨人在东南亚经商定居,使得迤萨成为了侨乡,红河县在外华侨就有1万多人,75%的归侨侨眷都生活在迤萨镇。

迤萨古镇是一座盖在高山上的小镇,建筑依山而建,是建筑在海拔1000多米的山梁上,有着天空之城的美誉。在过去,这样的地理位置有利于防御外敌,建在山顶可以利用地势的高差,构筑易守难攻的防御体系,在动乱时期能够更好地保障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当地居民可能受到传统风水观念以及祖辈居住习惯的影响,选择在山顶居住,他们认为这样的位置在自然气场等诸多观念中有比较好的寓意,同时也继承了先辈的居住传统,形成相对集中的山顶聚落。

汽车经过红河县城, 在迤萨两个字的门楼前停了下来,只见这里的建筑,错落有致,青灰色的砖石,古朴而又雅致,踩着一级一级的石板台阶,踏过镇前的石板广场,进入了这里的院子,它既有明清时的四合院,雕梁画栋,又有法式的洋楼拱门圆窗,中西合璧。

我们走进了钱二官大院,这是一座极具特色的古建筑 ,中西式砖木结构的两层楼,双坡瓦屋顶,建筑结构大量运用砖凸,房间也多,天井大小不一,外观风格中西式砖木结构二层楼,双坡瓦屋顶,大量运用砖凸装饰,大门顶、入院门头、一楼楼顶、门窗、走廊砖柱支撑间等都是大跨度砖凸 。建筑面积2300平方米,有60多间房间和六个大小不一的天井 。房屋建设不规则,进门无明显导向性,拐弯多,高低不等,给人幽深、迷惑、严静之感。内部房间无立柱、无横梁,间顶均为青砖卷顶构成,窗户均为青砖构成,内有江南砖砌花窗、法式回廊、窑洞式拱顶  。

姚家大院是一座中西合璧的城堡式建筑,建于民国中期1944年,建筑从外观看,像一座城堡,有很强的防御能力,四周墙壁厚达70公分,由青砖包裹土坯砌成,建筑融合了法式建筑风格,为三层三进四合院跑马转角楼,利用陡坡地形做成高低错落的台状地基。一层有博物馆序厅等,二层有马帮商号等,三层有跨国经商、观景台和回廊。大门、阳台和墙壁处均设有防御射击孔,大门顶装饰有欧式“钟表”“十”字等立体图形。外结构与走廊以西式建筑风格为主,内部建筑属中式风格。屋脊两端有赶马人用的马灯象征福星高照归航灯塔,还有赶马人用的烟筒象征防毒辟邪。

何树森家建筑,是正规2层楼四合院,结构为5间六耳,六间厅,正堂为飞角重檐歇山顶,整个房屋的木料为椿木。迤萨古镇部分建筑采用中式穿榫暗销扣锁连为一体的木层架结构,能防震抗裂。像姚初民居整幢楼没有一根钢筋,全部用进口的红椿木支砌,木层架结构采用中式穿榫暗销扣锁连为一体,可防震抗裂 。

迤萨古镇东城门,建于1944年,3层楼双瓦顶砖墙,长方形结构。一层是城门,是东部进入县城的唯一通道。迤萨古镇拥有江南建筑大观园的称号,建筑多为依山而建的传统式四合院和中西合璧的精美建筑, 采用了中式合璧的长处,既有中式合璧的走马转角楼,又有法式风格,大门装饰有十字架,六角挂钟,还有屋顶的法国式铺砌。

迤萨古镇的街道多由石板铺成,狭窄蜿蜒,错综复杂的小巷连接着各个院落,形成了独特的空间格局。站在钱二官住宅的2楼,远眺群山巍峨,连绵不断,蜿蜒红河,红河奔腾流淌的河水在阳光照耀下波光粼粼,远处群山连绵起伏,山峦在云雾缭绕中若隐若现,与蓝天白云相映成趣,古镇内错落有致的分布,在山梁上的古建筑群尽收眼底。

青瓦屋顶、雕梁画栋、四合院等建筑风格独特,连绵不断的山峦,田野,河流,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这里的1000多米的海拔位置使得古镇能够拥有较好的视野,并且结合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形成了“城是一座山,山是一座城”的独特景致。部分老屋的颜色在岁月侵蚀下与周边红土山地环境相融合,呈现出一种自然的、带有历史沧桑感的色调,承载着历史的沧桑与厚重 。

迤萨古镇的建筑,展示了劳动人民的智慧,那融合了中原文化与边疆民族特色的屋宇,飞檐斗拱灵动欲飞,雕花门窗精致细腻,每一处细节都凝聚着先人的巧思。土黄色的外墙在岁月的磨砺下更显质朴坚韧,承载着历史的厚重。错落有致的布局既适应了山地地形,又形成了独特的防御体系,防火、防盗、防风,无一不体现出对生活的深刻洞察与应对自然的绝妙策略,它们宛如一部部无言的史书,静静诉说着往昔的辉煌与艰辛,让后人得以一窥先辈们非凡的创造力与顽强的生命力,令每一位到访者都不禁折服于这份来自民间的伟大智慧传承。



私语l
发表一些自己的作品,增加生活情趣.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