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粉世家>>第二集,金燕西对冷清秋求而不得,追而不到,越追不到的东西越觉得她好,为了追到冷清秋可谓煞费苦心(配图:来自网络,侵删)
金燕西开车追到了学校门口,跟冷清秋一个擦肩,却没能相见。回家看到丫鬟的一条辫子,还是觉得冷清秋的两条辫子更好看,金燕西对冷清秋求而不得,追而不到,为了追到冷清秋可谓煞费苦心,把手伸到了学校,让校长给清秋的国文老师放假,金燕西自己担任了冷清秋的国文教师,冷清秋依然对他视而不见,让金少爷心中产生了巨大的挫败感。
在课堂上不禁讲起了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最伤心的是离别,更何况又逢这萧瑟冷落的秋季,这离愁哪能经受得了!谁知我今夜酒醒时身在何处?怕是只有杨柳岸边,面对凄厉的晨风和黎明的残月了。这一去长年相别,相爱的人不在一起,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气、好风景,也如同虚设。即使有满腹的情意,又能和谁一同欣赏呢?金少爷在讲课的时候,不禁一阵伤感涌上心头。多少次跟在冷清秋的后面,却不能跟她表达心意,多少次睡梦中相会,醒来却依然是迥然一身,日思夜想,爱而不得。
越得不到,越觉得她好,这种说法是有一定的道理。一方面,当我们得不到某个东西时,往往会在心里对其进行理想化的想象。因为没有真正拥有和体验过它的全部,所以我们便会放大它的优点,把最好的想像都放在她的身上,而忽略其可能存在的缺点。同时,得不到会激发人们的好奇心和渴望,这种强烈的情感会进一步加深人们对它“好”的认知。
另一方面,人性中常常存在一种“稀缺效应”。越是难以获得的东西,我们越觉得它有价值。这可能源于我们的竞争本能和对独特性的追求。然而,也并非所有得不到的东西都真的那么好。有时候我们的渴望可能只是基于一时的冲动或者错误的认知。当我们真正得到后,可能会发现它并不如想象中那么美好。而且,过度执着于得不到的东西,可能会让我们忽略身边已经拥有的美好,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和失落,太过执着真不是一件好事。
冷清秋努力的坚守着内心的那份清冷和矜持,试图在金燕西的追求中保持清醒,每一次与他相遇,每一次被他那灼热的目光所注视,都会在她平静的心中投下涟漪,但未来的路中,不知道如何抉择,在纷繁复杂的人世间,自己本是那一抹清冷的秋意,守着自己的一方宁静,自从遇到了金燕西,自己的生活便被这位富家公子,投入了一颗巨石,泛起了阵阵的涟漪,但自己只是普通人家的女孩,被这样帅气潇洒的富公子追求, 对未来却充满了忐忑,害怕失去自我,害怕迷失在不属于自己的世界中,所以冷清秋始终坚持着自己的那份矜持。
白秀珠与金燕西青梅竹马,白秀珠一直喜欢金燕西,而金燕西只是拿他当妹妹看待,她经常往金家跑,希望能与金燕西结为秦晋之好,她一直视金燕西是她的男朋友,对金燕西含情脉脉,从门当户对上来说他们如果结合,在某些方面会更有一定的优势。从经济层面来看,双方家庭经济状况相当,在婚后生活中可能较少因某些问题产生矛盾。例如在消费观念上更容易达成一致,不会出现一方过于节俭而另一方大手大脚的情况。在面对重大经济决策,也可能会更好地协调,共同做出较为合理的决定。
从社会地位角度讲,门当户对意味着双方家庭在社会上的地位较为接近,这可能会使他们在社交圈子的融合上更加顺畅。双方的亲朋好友也更容易相互接纳,减少因社会阶层差异带来的隔阂和不适应。从文化价值观方面,相似家庭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人往往有较为相近的价值观、道德观和生活方式。在教育子女、处理家庭事务等方面更容易达成共识,减少冲突和矛盾的发生。
当然,门当户对并非是婚姻幸福的唯一决定因素。真挚的感情、相互的理解、尊重和包容同样至关重要。有时候,不同背景的人结合在一起,也能带来新的视角和活力,促进彼此的成长和进步。所以,不能简单地说门当户对的结合就一定更好,每对夫妻的情况都不同,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来判断,何种结合更适合自己。但像金燕西,一向是喜欢玫瑰的,怎么会喜欢了百合,所以相对来说,门当户对能更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