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earch|华北电力大学王祥科团队采用单分子陷阱有机框架材料实现对乙炔/乙烯的高效分离

学术   2024-11-13 20:11   北京  

工业乙烯(C2H4)生产过程,如烷烃脱氢和石脑油裂解,通常会产生微量乙炔(C2H2)作为副产品。从C2H4原料中去除C2H2具有巨大的经济和实际意义,华北电力大学王祥科团队报告了一种“单分子陷阱”策略,可以在极低的压力下优先捕获C2H2分子,大大提高低压下C2H2相对于C2H4的吸附选择性。实现微量乙炔的分离,相关文章以“Single-Molecule Traps in 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s for Selective Capture of C2H2 from C2H4-Rich Gas Mixtures”为题,发表在Research上。

Citation: 

Zhou Y, Xie Y, Liu X, Hao M, Chen Z, Yang H, Waterhouse GIN, Ma S, Wang X. Single-Molecule Traps in 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s for Selective Capture of C2H2 from C2H4-Rich Gas Mixtures. Research 2024; 7: Article 0458.

https://doi.org/10.34133/research.0458

研究背景

乙烯(C2H4)是石化工业中最重要的产品之一,广泛应用于有机化学品和聚合物的生产。然而,工业C2H4生产过程,如烷烃脱氢和石脑油裂解,通常会产生微量乙炔(C2H2)作为副产品。从C2H4原料中去除C2H2具有巨大的经济和实际意义,因为痕量C2H2会对需要高纯度C2H4的聚合和合成应用产生不利影响。


目前大多数痕量C2H2去除方法都是能源密集型的,并且运营成本高,这促使人们寻找能够以低成本去除C2H2的物理吸附剂。已经开发出沸石、多孔碳和MXenes等多孔材料来从C2H4中去除C2H2,但由于选择性差和吸附能力低,它们的分离过程通常不令人满意。这促使人们寻找具有高C2H2吸收能力和对C2H2/C2H4具有高选择性,且可在实际条件下运行的基于共价有机框架材料(COFs)的吸附剂。

研究进展

华北电力大学王祥科团队报告了一种“单分子陷阱”策略(图1)。通过在COF-1中一维(1D)孔道壁上巧妙构造出的由N、O、H原子组成的“单分子陷阱”,可以在极低的压力下优先捕获C2H2分子,从而大大提高低压下C2H2相对于C2H4的吸附选择性。这一研究结果与工业上纯化C2H4原料的实际挑战息息相关。

图1 COF-1的“单分子陷阱”策略

通过分子模拟的方法,清晰地说明了结构与分离性能关系,验证了COF-1在分子水平上对C2H2和C2H4的吸附亲和力差异,是去除痕量C2H2的关键(图2)。


图2 对COF-1具有更高的C2H2亲和力进行分子层面解释

未来展望

这项工作表明,可以利用COF 1D孔道中特定功能组的协同作用从富含C2H4的工业气体混合物中去除痕量C2H2。通过清晰地说明结构与分离性能关系,指导了合理调节局部微环境,用于开发从工业生产的C2H4中去除微量C2H2的COFs物理吸附剂,为实际工业生产中从富C2H4原料中有效去除痕量C2H2提供了一种有前途的新策略。

作者简介


王祥科,华北电力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1995年获兰州大学学士学位,2000年获兰州大学博士学位。后加入法国SUBATECH实验室担任研究员,并加入德国卡尔斯鲁厄研究中心担任亚历山大·冯·洪堡研究员。专注于纳米材料的合成及其在能源和环境污染管理中的应用,以及对环境中放射性核素物理化学行为的表征。


往期回顾

Research观点|新能源技术之光热相变储能材料—天津大学封伟课题组新展望


05

09-2024

Research|四川大学王玉忠院士团队提出基于聚合物真实燃烧数据的阻燃研究新范式


02

09-2024

Research|单细胞-空间转录组学研究首次发现GP73调控肝癌血管生成-广西医科大学梁嵘/林燕/叶甲舟团队新进展





添加编辑微信 | 加入科学家社群

和Research主编面对面

验证请写明 姓名+单位哦

《Research》是中国科协与美国科学促进会于2018年共同创办的定位为国际化、高影响力、世界一流水平、综合性、大型OA科技期刊,是美国《Science》自1880年创刊以来第一本合作期刊。主要发表先进能源、先进制造、先进材料、人工智能、环境科学、柔性电子、健康科学、信息科学、微纳科技、量子信息、空间科学,11个热点交叉领域突破性原创研究成果。主编(中国)为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包为民,主编(国际)为欧洲科学与艺术学院院士、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教授崔天宏。第二届编委会由许宁生、高松、黄如、李兰娟、饶子和、俞书宏、崔铁军等国内外70余位院士在内的190余位编委组成。2024年成立了青年编委会,有86位青年学者参与。已被CAS、CNKI、CSCD、DOAJ、EI、SCIE、INSPEC、PMC、Scopus、SAO/NASA Astrophysics Data System数据库收录。IF=8.5,CiteScore=13.3,综合类Q1区。


欢迎相关领域的科学家们踊跃投稿,关注和使用期刊的出版内容。

网址:

https://spj.sciencemag.org/research/

e-ISSN: 2639-5274

p-ISSN: 2096-5168

CN: 10-1541/N

DOI Prefix: 10.34133

Research科学研究

关注交叉学科热点领域



Research科学研究
《Research》是《Science》自1880年创刊以来进行海外合作的第一本科技期刊,由科技导报社2018年出版,主要发布交叉学科热点领域的最新突破性科研进展。《Science》为《Research》提供国际化的出版平台和推广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