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重点
一项有趣的研究表明,我们会在和陌生人见面握手后的几十秒到几分钟内摸自己的面部。
大多数感冒药都是对症治疗,而非直接攻击病毒,因此,这些药物根本不存在耐药性的问题,难受了就得吃,别硬挺。
引言
感冒不吃药七天能好,吃药一周能好。
作为一个清醒的现代人,你理应跟上医学和生物学对感冒的最新科学理解。
本文将从预防感冒,治疗感冒两方面为你介绍那些有着扎实数据支撑的研究结论。
先有一个基本认知:感冒是由病毒诱发的,病毒尺寸极小,很容易随风飘飞,能经由眼睛,鼻腔和口腔等部位侵染人体。
有了上述基本认知,你很容易找到三个预防感冒的思路:降低环境中的病毒密度,减少病毒接触机体的机会和加强自身免疫。
让空气再湿一点
首先来说第一点,降低空气中的病毒密度,这可以通过一个加湿器来实现。
在寒冷的冬季,空气中的水蒸气大都遇冷凝结,这会直接导致空气变得干燥。
问题就出在这,病毒在干燥环境中“无拘无束”,能一连飘浮上几个小时甚至几天;相反,在潮湿的空气中,水汽会裹挟病毒,形成更大的颗粒,这让它们更容易落到地面或其他物体的表面上。
更重要的是,水蒸气本身也能杀伤病毒。想象空气中的一小团粘液,它会不断吸附各种杂质,从而不断改变酸度和盐度,这能让部分病毒粒子招架不住,失去活性。
总的来说,潮湿的空气更不利于病毒的传播,不过也不能太潮,因为那是细菌和真菌喜欢的环境。
少摸脸
第二点,减少用手触摸面部的频率。
作为机体的第一道物理防线,皮肤能帮我们阻挡大部分外界病原体,这也让那些裸露在外的部位成了感冒病毒的入口,比如眼,鼻和口。
我们并非生活在真空中,而手部又是能最高频接触外界病原体的部位。不仅如此,你还很爱摸自己的脸。
一项有趣的研究表明,我们会在和陌生人见面握手后的几十秒到几分钟内摸自己的面部,回忆不起来也没关系,因为这些动作很多时候都是你在下意识中完成的。
另提一句,这种行为是一种写在我们基因里的快速了解他人的方式,因为触摸面部能让你有机会闻到刚刚有肢体接触的那个人的体味,而体味能反映对方当下的生理状态。
知道了这一点,你应该就能有意识地控制自己摸脸的频次,这对于预防感冒至关重要。
加强免疫功能
最后,打铁还需自身硬,特别是如果能在病毒进入机体的第一个关口——鼻腔中,将病毒消灭,那就不会引发后续感冒症状了。
免疫功能的加强是长期的事,它跟睡眠,饮食息息相关,并非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
但这里有两个你马上就能用起来的小动作:保暖和多晒太阳。
首先是保暖。
大多数人的经验是受凉了就容易感冒,然而寒冷并非感冒的原因。当你感到冷时,机体会优先将血液供给内脏和躯干,而选择性地“放弃”远端的四肢,这是你冬天手脚冰凉的原因之一。
鼻子,显然也不属于核心区域,也就是说,在寒冷的冬季,鼻腔部位供血减少,而免疫细胞是需要搭乘血液来到达鼻腔的。
另外,在冷空气中,鼻腔内的血管会收缩,为的是减少热量损失,而这进一步阻碍了免疫细胞的运输。
最后,鼻腔中的溶菌酶和各种免疫蛋白在湿润的环境下“杀敌”效果更好,而寒冷的冬季往往就等于干燥的空气。
因此,保持鼻腔的温暖潮湿就是在加强免疫功能。
另一点是光照。
冬天里,我们总是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的,同时室外活动的时间也会大幅缩短,这很容易导致晒不够太阳,进而诱发维生素D缺乏,而维D又是巨噬细胞分泌抗菌肽的关键物质。因此,你也可以试着在冬天补充一些维D,来加强免疫。
如果你运气没那么好,还是被感冒病毒打败,那还是有些办法能让你舒服点的。
首先还是一个基本认知:对于引起感冒的大多数病毒,人类医学都几乎束手无策,我们只能任它们在机体中自生自灭。
换个说法,大多数感冒药都是对症治疗,而非直接攻击病毒,因此,这些药物根本不存在耐药性的问题,难受了就得吃,别硬挺。
退烧镇痛
先说最难受的情况:又烧又疼。
常用的药物有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两种药的效果高下千人千面。
在感染后,免疫细胞释放前列腺素E2进入感染部位“杀敌”,副作用是疼痛,因为前列腺素E2还能刺激此时你敏感的感觉神经末梢。同时,前列腺素E2还能直接影响体温调节中枢,升高体温,帮助机体“烧死”病毒。
布洛芬可以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起到退热镇痛的作用;对乙酰氨基酚则更像“掩耳盗铃”,它是通过阻断脑中的疼痛受体来起到镇痛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两种药物都会有些副作用,布洛芬会刺激消化道,对乙酰氨基酚会加重肝脏代谢的负担,具体服用方法和注意事项需要严格遵医嘱。
整体而言,对乙酰氨基酚按照说明书服用,安全性还是非常高的,它也是唯一一种可以安全用于3~6月龄婴儿和孕妇的解热镇痛药。
缓解鼻腔症状
鼻塞,流鼻涕和打喷嚏,光是看着这些词就已经不舒服了,它们是感冒治疗的重头戏。
机体为了更高效地运送免疫因子到达病原体感染前线,特意将这些前线部位的血管扩张,同时增强血管和黏膜的透过性,让免疫因子畅通无阻地到达战场。
鼻腔中,位置本来就不大,再一扩张,妥妥的鼻塞。
同时,血管和黏膜的渗漏导致了流鼻涕。
至于打喷嚏,那是在上述效应的合力下,感官神经末梢忍无可忍后的突然爆发。
不管是流鼻涕还是打喷嚏,都是为了尽可能地将病原体和它们的“尸体”排除身体。
既然源头在于鼻腔血管的扩张,那么症状缓解的思路就变得清晰起来:让血管收缩,伪麻黄碱就有这个功能。
当然我们还可以继续往上游追溯,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加几乎都“归功”于组胺。因此,直接抑制组胺的作用就能缓解鼻腔的难受,这对应感冒药中的抗组胺药,如马来酸氯苯那敏。
虽然鼻腔和呼吸道血管会扩张充血,但发烧期间面部皮肤的血管却会收缩,所以会脸色苍白,如果面色青紫(紫绀),则表明肺脏功能出问题了,此时病人已经严重缺氧。
镇咳祛痰
最后一种症状:咳嗽和咳痰。
和鼻腔类似,病原体引发呼吸道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加,炎症物质大量分泌,和病毒颗粒一起混悬成黏液,在呼吸道中积聚,不断刺激着那里的神经末梢,导致咳嗽。
症状缓解有两个方向,一为镇咳,二为祛痰,前者作用机理形同“吸毒”,宗旨是让神经系统“迟滞”,常用药如枸橼酸喷托维林(咳必清);后者的思路在于稀释痰液,使其能被更好地从呼吸道中排出,典型的药物有溴己新、氨溴索、乙酰半胱氨酸等。
由于大部分感冒药都几乎包含上述三种药物,所以最好不要多款感冒药混着吃,一不小心就容易药物过量,那就得不偿失了。
流感特效药
上面三类药从未将矛头对准过病原体,那是因为人类现在拿大多数的感冒病毒都毫无对策。幸运的是,对于症状更为严重的流感,我们有更好用的武器:玛巴洛沙韦和奥司他韦(即达菲)。
奥司他韦能结合流感病毒表面的一种刺突蛋白,让新合成的病毒难以从宿主细胞中释放,从而阻断病毒在体内进一步的复制和传播;玛巴洛沙韦则可以直接阻断病毒的复制。
关于二者用法的辨析请在微博搜索“庄时利和”(你会发现宝藏的,不谢)。
奥司他韦的作用靶点是病毒表面的神经氨酸酶,所以奥司他韦对新冠病毒和鼻病毒、腺病毒等引起的普通感冒均无效,因为这些病毒表面都没有神经氨酸酶。
最后的话
总的来说,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常见疾病,虽然我们目前对大多数感冒病毒无法束手无策,但通过科学的预防和症状缓解方法,我们能够更好地管理感冒,减轻症状。
在预防感冒方面,通过加湿空气、减少手部接触面部的频率以及加强自身免疫功能,我们可以有效地减少感冒的发病率。
当感冒发作时,针对症状的药物可以帮助缓解不适。退热镇痛药物如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可用于降低发热和缓解疼痛。针对鼻塞和流鼻涕,伪麻黄碱和抗组胺药物等可有效减轻这些症状。对于咳嗽和咳痰,镇咳药和祛痰药有助于缓解相关不适。
此外,对于严重的流感症状,特效药物如奥司他韦和玛巴洛沙韦可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
参考资料: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3b4y1s723/?spm_id_from=333.337.search-card.all.click&vd_source=1a187ae35da0ac903fffd185ee9b0224
https://mp.weixin.qq.com/s/gi1azECYcY-K1mebiIk31g
https://mp.weixin.qq.com/s/VqYfPecwzfRWR4XPc4KsuA
https://mp.weixin.qq.com/s/Bg4ngyrwwrcXsneqn4AcYw
How to Prevent & Treat Colds & Flu - Huberman Lab
https://www.dedao.cn/course/article?id=a8QZdRM1OmLxVvGz1MJG69rgYPjqWp
https://www.dedao.cn/course/article?id=nAge3MrB5aPdV5nl5QJwD2ky4jvENQ
微博:庄时利和
喝咖啡的正确姿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