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看了一个关于内卷的笑话。
说是有两个武林高手,武功一直旗鼓相当,又都想成为天下第一。
于是一个高手下了狠心,自宫,练就了葵花宝典,心里想:这下我终于可以第一了。
谁知另一个高手,也选择了自宫,练就了辟邪剑谱。
两个人依然旗鼓相当。
但都没了下一代。
耶伦又来了。
这是她做为美国财政部长的第二次访华。
我翻了下她最近的twitter——
来之前,3月大部分时间都在表彰Biden的通胀法案对家庭部门创造高薪工作、降低能源成本所起到的作用。再之前就是和智利(锂矿供应链)、沙特(旧能源)、阿根廷(美元爱好者)会面以及参加巴西举办的G20峰会。
关于这次来访的意图,几家美媒都表述为“对中清洁能源方向产能过剩的担忧-挤出欧美的相关生产就业机会”。
换句话说,就是美国财政在相关领域砸了几千万的补贴,一抬头有要打水漂的风险。
有了欧洲汽车工业的“教训”,美国制造业联盟最近搞了一份报告——
我扫了一眼报告,大概意思就是如果不加大力度管控中国出口的低价和堵上墨西哥漏洞,将会冲击美国的汽车产业。
也就是给耶伦们施加压力。
原本耶伦的压力就不小,之前提到过牙买加体系日渐衰弱的核心,是美债长期失控的风险不断被传播和计价。
彭博最近一篇文章说经济学家们搞了100次关于美债未来走向的模型,其中88次都显示失控。
我们知道债务只是财政的一个工具,美债失控,也意味着财政失控plus,在这种预期下所以也不难理解为啥黄金屡创新高——
而财政一个关键点,就是产业要能产生“利润”(税收)来提供债务增长的支撑。
这个世界越来越奇妙,以前都是根据收入来定债务空间,现在是为了挤出债务空间,要想办法创造收入。
旧产业饱和下,新产业当然是各经济体下注的目标,但当大家的目标都集中在一起时,卷,就不可避免。
而且卷常常是一种双输模式,。
根据荣鼎最新的数据,中国的产能利用率确实并不高——
这导致了出口价格最近一年来大幅走低——
企业处于以利润换市场的状态——
它的代价很明显——削弱内需,猛攻外需。
它的风险也很明显——外需随时都可能提升贸易保护强度,以使得低价空间消失。
这就是耶伦此行想要传达的讯息之一——准备抬升相关产品的关税了。
我认为站在不同的立场上,显然这个矛盾是很难调和的。
回想一下,耶伦上一次来,就很关心中房的情况,她的内心,应该是极度希望中国宏观继续大力刺激房地产的,注意那段时间,华尔街机构也出了很多报告来助推。
从长期战略角度,只有中房不断吞噬居民部门利润,才能最低成本的延缓中国的产业升级。(想一想三体人进攻地球前,派智子来封锁地球科技,中房=智子)
但她也应该知道,当居民债务和人口结构到达上限时,自然规律会倒逼政策转向。这也是Biden不断加强技术保护的原因(相比于中房,这是高成本)。
坦白说,美国的问题并不在于中国的出口,而在于自己的财政失衡——它无法兼顾经济金融化下,日益扩大的阶层差距和产业向虚,还要carry全球。
它只是频繁的利用中国的问题(包括IMF前一段时间的表态),来舒缓自己的债务地雷,以达到美国版的“以时间换空间”。
频繁出现的地缘冲突也说明美国的绝对控制能力正在下滑,只是靠相对的经济优势继续想维持全球的利益分配格局。
巴菲特等如果不是敏锐的捕捉到了美元危机信号,是不会轻易去帮日本站台的——因为日本经济并没有解决结构性问题——只是日本在地区上更好的执行了美元体系的流动性诉求(耶伦不会怪日本超额贬值)。
也就是侧面加大对中的压力。
压力越大,集中就越明显。
这又进入了扩张投资的老路,只不过老产业不能用,都在新产业上。
所以站在不同的立场,矛盾无法调和。
但真的没有解吗?
仔细想想,有,还是各自的内部。
欢迎加入星球(超百本有意思+不能买到的书;日更;让你快速了解全球经济和金融的背后逻辑)
最终建立自己的魔镜体系
每天不到1块2-扫下图二维码(星球1满4000人后,可以进星球2,每天更新内容一样)
加入星球如有技术问题,参考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