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条大家经常说的“真理”,可能是“误区”

文摘   财经   2023-11-10 06:15   新西兰  


误区1:我国债务率很低

真相:如果你做过企业信贷审批就知道,子公司的债务,是要合并到母公司一起核算的(为此我以前经常熬夜做简易合并报表)。

国内特色的债务扩张模式,并非像欧、美、日那样由央行的资产负债表负责,而是由地方GOV+地方平台+地方银行+影子银行来运作。

根据荣鼎的合并计算,截至2022年末,我国的公共债务率已达GDP142%,尽管在隐性债务这块,我认为估算还是偏保守——

 

这个数字,比日本和部分欧洲国家低,但比美国略高(美国去年公共债务率126%,加上州债务总计不到140%)——

 误区2:钱不进房地产,就一定进股市或者炒物价

真相:今年居民部门的资金走向,已经“驳斥”了这种想当然的说法。大家选择了更保守的“存款”,即使存款利率下行。

究其原因,一个是要计算相对收益率,比如沪深300的下行——

 

另一个是人们的预防意识增强,像日本的1990年代一样——

股市的复苏,需要流动性+盈利+汇率叙事共振,才能吸引人们将资金导入资本市场。

误区3:少生一点,就业压力就不大了

真相:在上篇文章已经解释过这个问题,少一个主力劳动人口(20-54岁),就会同时削弱供给、消费需求两端的力量。而且我也用了很多国内商品(别墅、汽车、手机、衣服)的对比趋势,可以看到,生产者对于经济是很重要的——

 

如果经济的下行幅度超过中枢线,那么失业率就会增大。

所以要想就业市场均衡,更多应该考虑供需结构,如果一端产能过剩,另一端需求不足,“少生”只是恶化的结果。

误区4:中国的人口基数还是很大

真相:对于经济来说,人口结构>人口基数的作用。

我们想象一下,有两个团体要打架,A团体10个人,B团体5个人,谁会赢?

看基数,10个人赢面大。

但如果我告诉你,A团体10个人有8个老人,而B团队5个人只有1个老人,谁会赢?

经济亦是如此。

我根据七普数据,梳理了国内人口结构的变化,可以做个参考——

 

误区5:以后没有劳动力了,可以依靠移民

真相:首先,吸引高质量移民的前提,是国内居民部门步入发达经济体的收入水平,上次我比较过一个数据,就是人均GDP,中国目前的人均GDP仅是日本的1970年代——

 

而中国的居民部门收入/GDP的比例又比日本低很多(中国43%、日本近60%),意味着从人均收入角度,比1970年还要更早。

对于高质量移民者来说,日本的福利/工资明显更有优势。

我们可以看下中国与发达经济体的历年移民趋势——

 

国内的问题还不在于净流入,而是连续几十年处于净流出。

说明福利差虹吸人力资本,货币利差虹吸货币资本。

如果不追求高质量移民,而只追求低质量移民的数量,那么面临一个问题,福利怎么给(会否挤出国人的本就不高的福利支出),医疗、教育、养老,给国民待遇?

参考当下的欧洲吧。

误区6:城市发展快是一件好事情

真相:我之前引用了很多数据来说明,城市富了,但城市里的人不一定富。

很多专家,都喜欢用“城市建设-房价上涨”来自圆其说,却从来不提房价下跌时,人们的净资产为负数时,大家会意识到自己到底“背负”的是财富还是债务。

以前说这个话,一定会招致很多人“喷”,因为他们愿意相信专家的“胡扯”。

但现在,当房价下跌时,当媒体曝出过度建设带来的巨额债务时,且当巨额债务导致很多人的收入(减薪)或就业不稳定时,那些“蒙在鼓里”的信徒是否才幡然醒悟。

没错,像一个家庭一样,当你工资2万时,去过月薪10万的生活,可以吗?你办了很多信用卡,去支撑10万的生活,那几个月,确实过得很爽。

然后呢?

误区7:债务不是债务,是福利

真相:然后专家就开始忽悠——内债不是债。既然内债不是债,为什么要让涨房价来逼迫居民部门透支现金流去扛鼎?

为什么化债的时候,要降低存款者的存款利率?

对于普通居民部门来说,要的不是降息吧?要的是存款有合理的利率吧?

在做企业信贷审批的时候,老板都喜欢和我说:我有多少多少资产,这个资产会如何升值。

但我只看现金流。

只有现金流不断健康扩张,才是这家公司给股东、员工的福利。

所有扯资产的,我在印象分里就开始“警惕”了。

误区8:债务变成财政收入,可以更好的支撑就业

真相:如果债务,变成直达居民部门的现金流补充,尤其是消费弹性更好的中低收入群体,那么财政乘数是高的。

但如果债务,不断进入钢筋水泥和低效建设,那么这个财政扩张,只能美化表面的宏观数据。

可能宏观数据会从4变成5,但是人们的生活反而因为资源挤出,压力更大了。

为什么呢?

因为钢筋水泥等,都属于广义财政,也就是变相的财政货币化,保宏观的现金流了。

我昨天文章提及这点,保谁,有待商榷。

日本的一个教训是,持续让僵尸企业和产能过剩滞留在经济内,严重压制了下一个周期的打开,也就无法盘活企业-居民的良性循环。

误区9:房子,人们都是买涨不买跌

真相:这句话存在的本质,是始终认为房子是金融属性。

宏观到现在都没有摘掉“房住不炒”,就是想去掉房子的金融属性。

有钱人可以追求更好的居住品质,并为此支付更高的价格,但这个定价权,要和普通居民的住房市场相隔离。

一旦隔离,两块市场都是消费商品属性。

就像有人愿意去开几百万的豪车,也有人开几万块的代步车,也有人愿意坐公共交通工具,大家都根据自己的收入/意愿来自由决定自己的支出。

那为什么宏观要去金融属性呢?

我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经引用过社科院的计算,实际上2018年开始,房地产对国内GDP已经负向拉动,虽然它的影响力很大,能拉动很多产业,但也挤出了更多产业。

然而直到当下,还有专家在重复“房地产是支柱产业”。

支柱,不是说大,就是支柱,而是要对居民部门的生活或收入有正向影响,才算是支柱。

那么如何观测金融属性是否消失?

就看城市的房价收入比,是否回归到正常区间,不再赘述。

误区10:现在通缩了,应该大放水。

真相:这真是要命。中国式的缩、胀,固然是由市场供求影响决定,但市场供求的变化,其实藏着一根主线——双轨制。

它影响了供给侧的变化,也影响了需求侧的变化。

如果能收缩一点广义财政的工具,那么供给侧量和需求侧购买力会再均衡。

我解释一下。

居民部门承担了广义税负,宏观集中后投入到拉动工业企业的投资,投资会产生GDP,数据好看了,但这是在居民部门的现金流转移给工业部门的基础上,实际会导致工业产能过剩+居民需求疲软。

所以缩,不是想当然的就要放水。

谈及缩,大力鼓吹放水的专家,有一个算一个,都是有“目的”的,有私心的。

市场缺钱吗?

你从金融视角可以看到,套利部门流动性充裕、实体部门投资现金流充裕,但经营现金流、居民部门现金流紧张。

这不是放水能解决的。

甚至,放水会恶化。

误区11:都发钱,等于不发钱

真相:一个老爷站在大街上派发肉包,对于刚饱吃一顿的人来说,对肉包一点兴趣都没有;但对于饥肠辘辘的人来说,这就是生活的希望。

希望,会汇聚在一起,形成社会的动力。

当它能自足时,就会加入反馈社会的队伍。

如果因为这句话,就剥夺了它,才是不幸。

而且,为什么说这句话的人,可以决定发不发?

我只知道,关起门,不一样在定向“发钱”吗?

误区12:软着陆没有代价

真相:硬着陆的代价很高,所以软着陆就变成了一个“褒义词”。

我在之前的文章解释过,软着陆不是没有代价的,只是代价所体现的主体不同。

大家一定要明白一点,资源是有限的。

当你选择把有限的资源去保住一个东西时,在电车实验里,其实是放弃了另一个东西。

我认为抱着软着陆的想法,去做,反而是在加大硬着陆的风险。为什么?

因为挫伤了“基本面”。

当然,这不仅是指中房,也是指美债。

误区13:那么经济一定悲观,没有投资方向吗?

真相:恰恰相反,只有彻底了解清楚宏微观经济所处的周期、趋势时,才能真正拥有正确的态度。

不是盲目乐观,但对未来抱有希望;

不陷入悲观,但必须纠正别人把趋势拖入死角。

对于投资,当然有很多角度,是可以让个人对冲或减缓焦虑的,只是这需要足够正确的讯息积累和储备,才能不断调整自己的配置。

就像我之前说的,从人口红利就有不同的角度可以设计自己的长短期投资。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问题,

每个时代也有每个时代的机遇。

要做猎人,不要让自己变成“猎物”。

以上是我浅薄的思考,仅供参考。


扒一扒俩行长落马的背后

从马老师的祸从口出说起


欢迎加入星球(超百本有意思+不能买到的书;日更;让你快速了解全球经济和金融的背后逻辑)

最终建立自己的魔镜体系

每天不到1块2-扫下图二维码(4000人后会提价

入星球如有技术问题,参考下方——

南半球聊财经
人生很妙,世界很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