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范围内,教育兼具“基础扎实”和“理念先进”的国家并不多,新加坡绝对是其中的翘楚。
论基础,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2022年公布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显示,新加坡15岁的孩子表现优异,在阅读、数学和科学三项测试位居榜首。当然了,新加坡更是IB大考分数榜和牛剑国际生录取榜第一的常客。
论理念,看一下这个月政府的动向就明白了。AI大行其道,新加坡政府决定:2025年起向中小学提供5-10小时的AI课程模块。
2021年,随着广州新侨学校的开校,新加坡教育的试验田被带到国内。
新加坡南洋华侨中学是新加坡最顶尖的5所中学之一,培养了56位“总统奖学金”得主;
华侨中学孕育了众多才俊,曾面对美国国会舌战群儒而走红的TikTok首席执行官周受资,是从华侨中学和华中初级学院(现华侨中学高中部)毕业,走向了伦敦大学和哈佛;
华中国际学校是IB名校,2023年会考,39.2%的应届生取得40分及以上的得分,多达12名学生获得了44分。
新侨学校开设三年后,第一届毕业生也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7位毕业生被英国G5(其中包括在QS排名世界第二,英国第一的帝国理工)、美国公立常春藤、澳洲八校联盟校录取;美国Top50录取3位;申请学生100%获得全英排名前30名录取……
举两个课程的例子:
中学部的G7-G8的设计思维课程(Design Thinking),不单单让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更在锻炼“发现问题”的能力;而国际高中的天赋课程(TDP),强调学术的同时,更是在帮助学生规划未来。
我也多次看到熟悉的“新加坡基因”,而与新加坡的强关联,在年级更低的小学就已经开始了。
想了解更多学校招生信息和最新活动
👇 扫描海报二维码👇
11月2日,学校将开放探校
就在这个月,新侨学校成为了新加坡国际小学离校考试(iPSLE)的海外考试中心,也是中国地区唯一的考点。
这件事情意义深远,为什么这么说呢?
熟悉新加坡教育的家长们都知道,新加坡的小升初考试(PSLE,也称小六会考),对学生之后教育路径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著名歌手孙燕姿,曾因为紧张儿子小升初考试,特意推迟了演唱会日程。
PSLE以其高难度、严谨性和高标准在全球享有盛誉。例如,仅数学一科的考试时长就长达2.5小时,这对学生的智力和体力都是一大考验。在英语考试中,学生可能需要撰写一篇议论文,表达自己对社会问题的看法,这对于小学生而言无疑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作为iPSLE(PSLE国际版)在中国的唯一考试中心,新侨小学部基于国家课程标准,参照新加坡小学教育水平构建课程体系,并深入融合新加坡特色教学法进行教学安排。
具体来说,在iPSLE考试中的英语、中文、数学和科学四门科目,新侨小学部的英语、中文、数学和科学课程也是学习力课程的核心组成部分。
同时,成为这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国际考试的海外考点,不仅能够提升新侨学校在教育领域声誉,也会促进学校与新加坡教育机构有更频繁紧密的交流。这样一来,自然也有利于学校引进新加坡先进的教育以及教学方法。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新侨小学数学的“CPA教学法”:先通过具体的物品(比如2个苹果和1个苹果),再通过建模(比如加法运算),最后让学生们明白抽象的法则(2+1=3)。
数学课程背后还有一张熟悉的面孔:CPA数学法的创始人许泽鸿博士。他是华侨中学的校友,如今受邀在新侨学校担任教学智囊团顾问。
随着学生们的成长,新侨学校的理念,面对不同的问题,都做出了相应解答。
先从设计思维课程说起。
授课老师Mr.Roger,毕业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拥有10多年国际教育经验,曾在新加坡多所学校担任设计与技术教师,指导学生获得李光耀(LKY)学术卓越奖。
设计思维课程由一组初中生的示范课题构成。针对学生们书桌凌乱的问题,Mr.Roger对七年级学生提出了方案:设计一款收纳文具的容器/应用于不同场景的手机支架。
这其实也是新侨学校设计思维课程的初衷: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此之前,学生并没有“发现问题的眼光”,更多是对生活的习以为常。
这个课程具体分成5步,如下图所示:
鼓励学生们自驱地发现并解决问题,一直是新侨学校的重要理念。
在英语课堂上,会看见这样的景象:学生们没有端坐在座位上,而是4-5名成群讨论,就好像是茶馆中聊天的茶客。老师会抛给学生一个概念或者问题,学生们需要通过讨论给出回应。看似随意,但这就是在引导学生们合作解决问题。
初中阶段,学生需要的不仅是知识积累,更需要掌握学以致用的能力。设计思维的核心就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批判性思维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也都是新世纪不可或缺的技能。
设计思维课程也整合了不同学科的知识。例如,在设计环保项目时,需要科学、艺术、数学和社会学等多方面知识。老师当然也会提供“技术支持”,比如引导学生如何从二维到三维建立模型:
另外,发现问题的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同理心。很多时候,这是通过换位思考和交流实现的。一位G8的学生,就是经常听大人吐槽吃饭的时候忘带餐具,于是想到设计一款餐具收纳器,把餐具和便当放一起,还不忘留出纸巾的空间。
同理心不仅是为了发现问题,本身更是珍贵的品质。初中阶段就有意培养学生的同理心,我再次感叹新侨学校的育人。
到了高中,面对“学术考试”和“选专业”的双重压力,感到迷茫再自然不过。即使是后来拿到伦敦国王学院、南安普顿、利兹等16所名校offer的Melissa,在高中也有过不知所措。
Melissa一度在经济、化学、数学之间纠结得非常痛苦,甚至有想过:要不随大流报个热门的经济专业算了。
新侨学校在G9-G10安排学生进行职业探索,而这次活动也成为了Melissa的转折点。她来到中山大学实验室,一系列实验做完后豁然开朗:化学是想要追求的方向。最终,她在一众闪耀的offer中选择了香港城市大学的化学专业。
为了更好帮助学生规划未来,“天赋课程”应运而生。一方面,它把学科分得更细,能让学生进行充分探索,另一方面,采用“项目制”以及“导师制”,能保证学术的扎实,因为在录取时学生们往往也需要证明单科的学术能力。
新侨学校的天赋课程分为了两个部分:深度学习和领导力。
深度学习有四个领域可以选择:生物化学研究/人工智能与大数据项目/全球问题解决项目/知识与文化探索。领导力则会通过校园内的各种活动展示。
拿生物学科举例,它分为两个学期。第一学期侧重理论知识和实验入门,第二学期则是深度项目研究与实践。
护肤品样本的开发项目,在老师的引领下,学生们掌握了完整的实验室操作流程并实践,包括后续迭代 -研究成分-条件筛选-对照测性-测试面膜作用。
天赋课程中的深度学习,也是以大学对学生深度学习能力的高度重视为导向,以终为始,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因为大学非常看重学生深度学习的能力,它要求学生不再仅仅满足于表面的知识获取,而是要能够深入探究学科的本质,挖掘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而且,AI的融入一点都不死板,而是根据各个项目不同的特点丝滑地嵌在了其中。
全球问题解决项目,需要先发现有哪些问题,这个过程需要大量的检索,这就是AI大显身手的时候了。同学们借助AI可以从海量文献中迅速抓住重点并延伸;人工智能与大数据项目的第一个主题单元,先由老师们引领学生熟悉理论和知识,再让学生们进行与AI相关的实践——设计一款AI的App。
分门别类的设计,充分体现了课程设计的用心。进一步翻看授课老师的名册,我对课程的信心更足了:因为授课老师都是重量级的学术大咖。
师资力量是新侨学校的传统优势。
新侨学校教育督学潘兆荣博士,是新加坡华侨中学原校长(2003-2017),在该校任职35年,先后三次获新加坡总统颁发国庆勋章。
教学和管理上更是有多位新加坡教学背景的优秀老师。他们来自顶尖学府新加坡国立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有的受华中董事局直接委派,有的曾在新加坡知名中学任职,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有的因为杰出的教学成果获得新加坡教育部颁发的奖项。
天赋课程里的四个方向,由博士天团保驾护航。
生物化学研究的Dr. Arshad Malik 清华大学生物学博士,中国青年科学家博士后奖学金得主,曾任职大学副教授;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的Mr. Ben Akbari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程学及空间科技双硕士,曾参与开发北航微卫星;
全球问题解决的Dr. Fernando Camara Rieger 巴西西北区域大学区域发展博士,曾任职大学教授,精通英语葡语西班牙语,掌握法语意大利语;
知识与文化探索的Dr. Sophia He 香港大学教育学博士,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文学硕士,在中新两地拥有20年以上的一线中文教学经验。
该项目还获得中新联合研究院(CSIJRI)的支持,学生有机会进入专业实验室,在科研工作者的指导下参与到前沿科技项目的研究。
智能运动可穿戴设备研发项目导师苗春燕教授 南洋理工大学校长讲席教授(人工智能领域),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与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百合卓越联合研究中心联合主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阿里巴巴联合研究院院长,两次获新加坡总统励志导师奖;
益生菌培养项目导师张斌教授 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新国际联合研究院PI,主要从事碳水化合物化学与营养学研究;
护肤品样本开发项目导师苏健裕教授 华南理工大学教授,中新国际联合研究院南药国际研发中心主任,现任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助理,副研究员、硕士生和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天然生物功能活性物质提取分离及其生物利用、多组分功能因子相互作用等研究;
护肤品样本开发项目导师马航博士 毕业于美国罗德岛大学,现任罗德岛大学药学院研究员,担任罗德岛大学草本活性研究中心主管,中新国际联合研究院专家。
说了那么多学术相关的信息,归根结底,学术和理念是过程,为的是实现“育人”的终极目标。
而在这三年,除了名校offer,新侨学校其实已经展现出过诸多亮点:
2023年,时任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到访新侨学校,学生们主动热情接待——这折射出了领导力;
中新建交33周年,在嘉庚论坛,新侨和华中国际两校的同学们开展了深入的学习和探究,方向囊括了“收入差距”“房价压力”“新冠对青少年的影响等”。研究成果富有思辨而接地气,比如分析中国和新加坡房价上涨,根据两国情况总结出了不同原因——这背后其实就有设身处地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 点击查看视频
在不断演进的课程以及优质师资的引导下,新侨学校结出更多硕果,未来可期。
想了解更多学校招生信息和最新活动
👇 扫描海报二维码👇
11月2日,学校将开放探校
招生年级:小学G1-G6,中学G7-G10
班型:小学、初中、高中26人/班
学费(国际升学方向):
小学 G1-G6:¥201800/学年
初中 G7-G9:¥211800/学年
国际高中 G10:¥241800/学年
*住宿、餐饮、校车、校服等学杂费,按实收取。
课程体系:
提供A-Level、IBDP和HKDSE,三门国际课程体系
电话:
+86 18026443975(小学部黄老师)
+86 18024508129(初中部万老师)
+86 16602012303(国际高中部梁老师)
地址:广州市黄埔区中新知识城广州新侨学校北礼门(知明路招商雍景湾西5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