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以
小班日常那些事
成都市双流区西航港常乐幼儿园
小一班课程故事
一日生活皆课程,课程来源于生活,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处处都是教育的契机。幼儿从入园开始的各个环节,都在无形之中传递着教育理念。陈鹤琴先生说过:“凡是儿童能自己做的应该让他自己去做,凡是儿童自己能想的应该让他自己去想。”
习惯养成教育是幼儿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环,而自主发展,在幼儿阶段的重要性日渐凸显。3-6岁作为培养幼儿自主能力的关键时期,幼儿的自主意识已经开始萌芽,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学会自主,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我们的小社会。
小班幼儿的自主培养应着重关注幼儿的自我服务,发展其生活自理能力。生活自理能力是幼儿独立性发展的第一步,它不仅能促使幼儿更好地自我服务,适应幼儿园这一“小社会”,更使幼儿责任感、自信心以及自我解决问题能力得以发展,更是为幼儿一生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在一日生活环节中,小一班的老师和孩子们开启了这些故事……
我是书柜小主人
一天晨检后,班级外的走廊里传来一阵呼唤“李老师,李老师,我的书包放不进去,请帮帮忙!”
于是,抓住这个契机,带领孩子们一起“欣赏”我们的书包柜。问道:“宝贝们,每天放书包你们都遇到了哪些问题呢?”
李老师我的书包都放不进去了
老师,我要换衣服我找不到我的书包
老师,我放不整齐我的书包,应该怎么放呀?
讨论方法
把书包压一压,再放进书包柜里
可是新的问题又产生了
我的书包找不到了
在书包柜上贴上照片,就能找得到了
我们可以请爸爸妈妈帮我们在书包上写上名字
看!我们的书包放的整整齐齐的啦。
每天一早幼儿来到班级就会自主地收放整理书包柜,拿出汗巾放好,并把书包带整齐地放在书包柜不会掉落出来,全程孩子自己动手不需要老师帮忙。因为他们都会找到属于自己的书包柜标志,每个孩子都很自豪地说“我是书柜小主人”。在整理书包柜的过程中,不仅锻炼了幼儿的动手能力,还提升了幼儿的细心观察能力。
取餐我排队
排队是孩子们每天都要做的事,它看似是一件小事,在小班可是一件“大事”。最近孩子们的队伍里总会传出这样的声音……
老师,我先来的,他插队
不对不对,是我排在前面的
老师,我刚才站这儿的
排队大讨论
随着班级出现越来越多的排队问题,于是老师组织幼儿展开了“排队大讨论”。
为什么要排队?
不排队可能会摔跤
不排队可能会撞到其他小朋友
不排队可能会在上下楼梯发生危险
通过图片观察、小组讨论,孩子们知道为什么要排队,排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便利。
要怎样排队呢?
排队要一个接着一个排
不能推前面的小朋友
我们排队要像开火车一样整齐
通过讨论以后,每在班级早点时间,幼儿会自主踩小点排好队,并保持好距离有序跟进。
排队,是小班幼儿的生活常规之一,是幼儿自主能力的体现,也是培养幼儿规则感和秩序感的重要途径。培养幼儿自主排队的意识和能力,让幼儿知道排队的好处,理解排队的规则,认同并能主动遵守排队规则。
盥洗、喝水那些事
天天已经好几次坐在小椅子上把裤子尿湿了,恩恩也会在午睡时偷偷在被子里“画地图”。于是,利用晨间谈话时候,决定和孩子们讨论一下如厕、洗手、喝水那些事。
什么时候上厕所、洗手、喝水?
借助主题环境中一日流程的作息安排表,和孩子们共同梳理了各环节过渡时间的盥洗流程。
这些时候,老师会提醒:
去厕所要告诉老师吗?
关于去厕所,孩子们有很多的体会,也都有“尿裤子”的经验,我们一起看了这些绘本:
我们的约定
1.在教室内自由活动的任何时间都可以自主选择盥洗、喝水。
2.如果是在户外,需要寻求老师的帮助,找就近的厕所。
3.当老师坐在小椅子上开展集体活动或是谈话活动的时候,小朋友去上厕所是需要举手告诉老师的。
怎么样才不会尿裤子?
要自己去厕所,不能憋着
睡觉前不能喝太多水,睡觉前要去上厕所
如果不会脱裤子可以叫老师或是小朋友帮忙
要告诉老师或者自己主动去
上厕所、洗手、喝水是幼儿园小朋友每天都要经历很多次的一件平常事,我们常常说孩子的生活让孩子自己做主,成人为孩子创设舒适的生活环境,而生活环境绝不是设备、材料等物质资源的简单累加,而是利用它们创造出来供幼儿主动、自由活动的条件和机会,这些才是促进幼儿自主意识以及自我服务、自我选择等能力发展的关键。
良好的习惯养成从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体现,事情虽小,但意义深远。孩子们在这一过程中获得了秩序感、归属感、自我认同感,表征、书写、表达、统计等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真正体现了“一日生活皆课程”。
幼儿作为独立的个体,我们秉持着对他们的尊重,认真聆听他们的心声,给他们自主选择和自由活动的机会,给予他们更多的信任和放手,帮助他们提高自主意识、发展自主能力。自理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会继续观察、等待、培育相信并期待小小的他们将会继续带给我们巨大的惊喜。
【资料】李丹
【编辑】新闻宣传小组
【初审】徐漫
【复审】杨情情
【终审】胡慧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