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毛主席伟大一生,要么奋斗,要么读书,身体和灵魂始终在路上。抓学习,跟毛主席学好“进货”这一招,踏遍“书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点击上方蓝字“楚沩之声”,感谢关注和指导。
毛主席谈到干部“本领恐慌”问题时指出:好像一个铺子,本来东西不多,一卖就完,空空如也,再开下去就不成了,再开就一定要进货。毛主席以“开铺子”为喻,如何增长本领,为我们支了“进货”这一招。
基层工作任务重,干部能力有五个比方:有“哪吒”三头六臂的功夫,炼就“葫芦娃”的金刚不坏之身,还要有“奥特曼”的绝世神功,又要像“忍者神龟”能吃苦受憋,更要像“大头儿子小头爸爸”永远记住自己是“儿子”群众是“爸爸”(衣食父母)。这个玩笑说法启发我们:开好本领“铺子”,用好“进货”这一招,才能当好“店小二”,成为优秀“店长”。
学好“盘货”的实招。开店铺,要盘清底子,有本明细账。毛主席1965年接见李宗仁时,突然问他的机要秘书程思远:你知道我靠什么吃饭吗?程一时不知如何作答。毛主席接着说:我是靠总结经验吃饭的。实践证明,人民军队“靠总结经验吃饭”,从战争中学习战争,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
抓学习,对本领“铺子”要经常盘点盘点,总结总结。例如知识“保持期”有多长,经验“折旧率”有多高,把底子盘清了,对“存货”心中有数,“进货”时就能手上有招。
学好“选货”的高招。毛主席的最大爱好是读书,读得最多的是马列、哲学、历史三类。这“三大件”是他“进货”的重点。1973年毛主席对许世友说:你现在也看《红楼梦》了吗?要看五遍才有发言权呢。你就只讲打仗,你这个人以后搞点文学,去读《红楼梦》吧。许世友会打仗,毛主席很看重他。但许世友的缺点是文化素养不高,让他读《红楼梦》的目的,就是补短板、强弱项。
基层干部往往感慨:老办法不能用,新办法不会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管用。这些困惑,说到底是本领恐慌。头脑中“存货“不多,工作就会”掉链子“。跟毛主席学读书,本领“铺子”中进什么“货”,要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根据需要来组织“货源”。选好购好“理论货、专业货、新鲜货、营养货“,就能化解因“缺货”带来的本领恐慌。
学好“进货”的硬招。抓学习,贵在坚持。毛主席认为:人到五十五,才是出山虎,要活到老、学到老,真正的学问是在“无期大学”积累起来的。如何读书?怎么进货?毛主席支了两招。一是当联系员:跳出书本,联系现实来理解和发挥。二是当评论员:要学以致用,对书本内容有所评论,有创造性发挥。
将学习“软指标”变为“硬约束”,要拓宽”进货“渠道。毛主席坚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学习路上“踏遍青山人未老”。他的伟大一生,要么奋斗,要么读书,身体和灵魂,始终在路上。向毛主席学习,深入田间地头、乡间小道、街头巷尾,就能广辟“货源”。向书本学习,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就能汲取智慧,充实本领“百宝箱”,让能力“水涨船高”。
学好“产货”的妙招。闭门求学,其学无用。学习之妙,贵在运用。毛主席农家出身,只有中专学历,没读过军校,为什么能成就伟业?领袖不是一天炼成的,将“有字之书”与“无字之书”结合,是一大成功秘诀。毛主席1917年来宁乡游学,打下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思想根基。1919年留法勤工俭学,毛主席反复考虑后做出不出国的决定,因为他觉得留在国内研读中国社会这部“无字之书”,对增长本领更为有利。事实证明,他的选择没错。
向毛主席学习,坚持学以致用,看准货,多进货,产好货,见招拆招,见招出招,本领“铺子”就会货源充足、品种齐全。不当“书包子”,不做“清谈客”,有效破解工作中遇到的“说不上话、支不出招、帮不了忙”等难题,就能在实干中增长本领,用实绩来检验学习成效。
作者简介:汤命强,湖南省党员教育培训省级讲师,长沙市“名师名课”十大名牌讲师。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先后供职于高中、党校、政协、宣传部、人大等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