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冰箱杀手”!吃了冰箱冷藏的肥肠后,宁波一女子意识模糊10多天
2025-01-15 17:49
河南
1月15日据宁波晚报报道,近日,宁波61岁的方大姐(化姓)近日遭遇了“冷箱杀手”——吃了从冰箱拿出来的菜后,她意识模糊了10多天。万幸,经过宁波市第二医院神经内科医护人员的全力救治终于转危为安。该院神经内科范伟女主任医师提醒市民食物在冰箱中存放要注意要领避免被污染。一个多月前,方大姐先是出现面瘫症状,口角歪斜、眼睛闭不上。在当地医院按 “面瘫” 治疗后,病情却愈发严重,出现头疼、高热等症状,被诊断为病毒性感染导致的脑炎,经抗病毒药物治疗后,情况仍急转直下,陷入意识障碍。家属将其转至宁波市第二医院,此时方大姐意识障碍程度加深,无法回应呼喊,不能自主睁眼,颈项强直,体温最高达 39℃,最终陷入昏迷。这些都是脑膜脑炎的典型症状,而此前抗病毒及抗生素治疗均未见效。昏迷中的方大姐接受腰穿脑脊液检查,脑脊液中白细胞数及蛋白明显增高,但无法确定是病毒还是细菌感染。血培养及脑脊液培养耗时久且不一定能检测出病原菌,鉴于方大姐病情危重,家属采纳医生建议,通过宏基因检测进行病原学判断。最终,方大姐被确诊为李斯特菌感染导致的脑膜脑炎,该病致死率高达 20%-30% 。临床上脑膜脑炎多为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少见,而李斯特菌属于特殊厌氧菌,常用的头孢菌素对其无效,这解释了前期治疗无效的原因。调整用药 3 天后,方大姐体温恢复正常,但仍处于昏迷状态。住院期间,她接受了控制脑水肿、抗炎、脑保护等综合性对症治疗。在医护人员精心治疗下,近一个月后方大姐意识基本恢复正常,能进行简单沟通。出院后,经过进一步康复治疗,她能自己站立,并在旁人协助下行走 。医生经询问得知,方大姐平时喜欢吃腌菜,常从冰箱取出后直接食用,发病前一天,她曾拿出一碟肥肠,未加热就吃了。而李斯特菌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细菌,能在低温环境下生存繁殖,冰箱有时反而成为它的 “温床”,因此被称为 “冰箱杀手”,可在冰箱冷藏室甚至 - 18℃冷冻室存活较长时间。李斯特菌是食源性病原体,食用被其污染的未经彻底清洗的蔬菜水果、未煮熟的肉类、奶制品等,细菌就可能侵入人体,免疫力低下人群更易受其侵害,引发李斯特菌脑炎 。为避免感染李斯特菌,宁波市第二医院神经内科范伟女主任医师建议:定期对冰箱进行清洁和消毒,避免食品长时间存放,及时清理易腐烂食品。冰箱存放食品时,生熟要分开,能密封尽量密封,不能密封的套上保鲜膜、保鲜袋等,减少交叉污染;冰箱保存的食品食用前要充分加热至 70℃以上并持续两分钟以上;孕妇、高龄人群和免疫功能低下人群,更要谨慎选择食物,避免食用生冷、不洁或来源不明的食品。
大道新闻
关注民生,贴近群众,情系百姓,服务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