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幸老师近4篇文章

文摘   2024-07-03 20:01   中国香港  

 ✦ 

点击蓝字

关注小曹


“一只传播学咸鱼”为您带来的


传播学前沿观点


来源

网络

个人简历:

张幸,深圳大学传播学院新闻系助理教授。四川大学文学学士(新闻学,2017),香港科技大学理学硕士,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传播与新媒体,2023)

近年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多篇SSCI期刊论文。曾获国际传播学会(ICA)健康传播分会最佳学生论文奖(2023)。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等多项科研项目。


主要研究领域:

公共关系,危机与风险传播,科学传播,健康传播


No.1  


Zhang, X. (2024). Parsing the Interactive Construction of Crisis Memory on Social Media: From a Memory-Agenda Perspective. Journal of Broadcasting & Electronic Media, 68(2), 218-242.


本研究应用议程设置和议程建构理论,探讨社交媒体促进的互动记忆议程。专注于COVID-19期间在中国社交媒体(微博)上构建的非典危机记忆,对危机记忆建构的两种竞争性方法(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进行了实证测试。


首先进行内容分析以识别各种危机记忆叙事,然后进行排序分析、交叉滞后相关分析和多重回归二次分配程序,评估不同用户之间第二级(叙述显著性)和第三级(叙述网络)危机记忆议程的相互影响。


研究结果显示,在构建危机记忆中,某些用户的记忆议程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媒体用户在危机记忆议程的两个层面上对公众产生影响,而这种在线危机记忆建构也遵循自下而上的方向。



No.2  


Zhang, X., Chen, A., & Jin, J. (2024). Chinese scientists’ mediated participation in public outreach: Multiple direct and personal norm-mediated predictors. 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 09636625241237927.


新媒体技术的崛起已经改变了科学传播的格局。对科学家在不同媒体环境下参与传播和可能预测因素的研究很少。


基于对中国8,533名科学家的全国调查,本研究考察了科学家通过传统媒体和社交媒体参与公共传播意图的多个直接和个人规范调节的预测因素。


我们的研究发现了两个一贯的直接预测因素(过去的传播参与和个人规范)和两个不一致的直接预测因素(描述性规范和内在奖励),这些因素仅在中国社交媒体上参与时才具有显著性。


此外,研究结果表明,个人规范在各种社会规范(描述性和主观)和奖励(内在和外在)对中国科学家参与传播意图的影响中起着显著的调节作用。这些研究结果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得到了讨论。


No.3  


Zhang, X. (2024). Roles of crisis memory narratives in public health crisis responses: An experimental study based on the stimulus-organism-response theory. Journal of Public Relations Research, 36(1), 72-90.


当发生新危机时,围绕过去危机的叙事经常被密集地创作并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这些共同构成了当前危机传播中的一种危机记忆,这些叙事被称为危机记忆叙事。


本研究通过对中国成年样本(n=745)进行在线实验,研究了公众暴露于不同类型的非典危机记忆叙事(即民族主义、英雄主义、身份、创伤、批评和历史参照)对其认知、情感和行为应对新冠肺炎当前公共卫生危机的影响。


基于刺激-有机体-反应理论,测试了一个并列串联中介模型。


总体研究结果表明,危机记忆叙事对行为反应(即支持行为意向)的直接影响有限;


然而,对认知反应(即感知威胁、效力和政府可控性)和情感反应(即积极和消极情绪)的影响是显著的,而这些反应在某些类型的危机记忆叙事与支持性行为意向之间起到了重要的中介作用


No.4  


Zhang, X., & Nekmat, E. (2023). Incorporating competition and comparisons into crisis communication: How competing organizations respond to industry crises. Public Relations Review, 49(3), 102324.


危机沟通研究通常侧重于单个组织如何根据其自身的情境因素战略性地应对危机。然而,通常会涉及多个竞争组织参与对同一危机的应对。


通过分析中国两起行业危机案例,本研究提供了竞争性危机沟通的见解,这不仅涉及危机响应时间和策略,还包括参与同一危机的不同组织之间的竞争和比较。


对社交媒体上组织声明的分析揭示了竞争组织采用的危机响应策略的差异程度。


对在线媒体报道和社交媒体上公开帖子的分析结果进一步表明,利益相关者对不同组织危机响应的比较可能会影响利益相关者对组织的情绪和声誉认知。最后,讨论了组织在行业危机沟通中作为先行者或后手者应对的竞争优势。


END



往期推荐



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传播学博士论文2018-2019

关注盲人和导盲犬群体

“寒门”真的难出“贵子”吗?——揭秘背后的稀缺心态


一只传播学咸鱼
武汉大学传播学本硕➡️香港中文大学传播学在读博士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