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掉手机颜色:灰度模式对数字幸福感的影响 | 论文选介

文摘   2024-08-27 20:00   中国香港  
随着移动连接变得无处不在,智能手机设备既促进个人的自主性,带来诸多便利,同时也抑制个人的自主性,使用户缺乏自制力,出现注意力分散等问题,影响用户的数字幸福感。为了回应公众对数字幸福感的关注,智能手机开发者已经个人提出了各种策略,以更好地控制他们的智能手机使用。其中一种未得到充分研究的自我推动干预是关闭智能手机屏幕的颜色,即灰度化。尽管先前的研究表明,灰度化可以减少屏幕使用时间,也有研究通过监测灰度在智能手机行为(屏幕时间和手机解锁)使用频率、调查用户的主观体验方面的功效来弥补这些研究空白。但目前尚不清楚全天候使用灰度化如何影响日常数字幸福感,如对智能手机使用情况的控制感、过度使用感和网络警觉性的影响。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归纳灰度智能手机的特点,分析灰度智能手机模式对数字幸福感的影响。

灰度模式的内涵及特点
灰度模式(即关闭智能手机屏幕颜色)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数字自我推动工具,是一种改变智能手机屏幕外观的设计。它最初是为色盲者开发的,但最近它被认为是一种限制智能手机使用的有效工具,例如能够减轻压力、提高生产力以及睡眠质量(Dekker, et al., 2023)。虽然灰度模式保留了智能手机所有的基本功能,但降低了其美感。
灰度模式通过对颜色的干预发挥其功能,而颜色对用户的影响正在增加。智能手机旨在获得并保持用户的注意力,这是通过使用明亮的饱和色彩来完成的,这些颜色对用户具有吸引力(Wolfe et al., 2004)。研究发现,与灰度模式的实用型(即公共交通型)和享乐型(即游戏)应用版本相比,彩色应用版本明显带来了更多的刺激、喜欢、感知吸引力和更积极的整体用户体验(Silvennoinen et al., 2014)。灰度模式的智能手机功能对用户来说似乎不太有趣,从定性上讲,Holte 和 Ferraro (2020) 发现灰度智能手机屏幕显示“无聊”和“烦人”,但有些人认为脱离颜色是一种“解脱”。尽管它可以保持相同的通信功能,但当数字显示器中没有颜色时,它似乎不那么令人满意和愉快(Holte et al., 2020)。
灰度模式应用在不同领域产生的效果有所差别。与基于文本或音频的应用相比,灰度化对基于图像的应用的使用影响可能更大。尽管灰度可能会影响整体屏幕时间,但很明显,特定应用程序在它们是否主要基于图像或文本提供信息方面存在差异。例如,社交媒体设计有醒目的颜色并且经常用于分享视频和照片(Schreiber, 2017),图像是视觉的刺激,而文本侧重内容理解,与专注于文本或声音的应用程序(例如,WhatsApp、Gmail、Spotify)相比,基于图像的内容的灰度化对于视觉的影响更直观(Dekker, et al., 2023)。

灰度模式如何影响数字幸福感
数字幸福感的动态系统模型认为设备特定因素不仅会影响用户使用智能手机的客观行为,还会影响用户对智能手机使用情况的主观评价。数字幸福感直接受到用户对智能手机使用的情感和认知评估的影响,灰度通过影响智能手机的使用,进而间接改善数字幸福感。(Dekker, et al., 2023)。
首先,灰度模式通过关闭屏幕颜色来影响用户的感知控制。对智能手机使用的感知控制被视为数字幸福感的关键指标(Vanden Abeele, 2021)。智能手机应用程序旨在让用户“着迷”,许多人发现很难规范自己的使用行为,并觉得他们的智能手机使用失控,如人们将在社交媒体上被动滚动与缺乏控制联系在一起(Lukoff et al., 2018)。灰度模式将彩色屏幕转换为黑白显示,去除了色彩的强烈对比和鲜艳度,减少用户在互联网中的投入,进而提升个人对智能手机的控制感。
其次,灰度模式通过减少屏幕的吸引力来影响用户的社交媒体浏览和其他时间的花费。随时随地的移动连接带来了许多优势,但人们可能会认为他们的设备使用率太高,产生过度使用的情况。这种对智能手机过度使用的看法被描述为屏幕时间“毫无意义且令人不满意”(Fasoli, 2021)。尽管灰度不会直接限制屏幕时间,但用户可能会发现更容易减少无意义和不满意的手机使用(例如,在社交媒体上无意识地滚动)(Lukoff et al., 2018)。
最后,灰度模式通过改变永久连接的心理,影响用户的在线警惕性。在线警戒由三个维度组成:显著性、反应性和监控(Klimmt et al., 2017)。在使用智能手机的过程中,显著性是指不断思考智能手机上正在发生的事情的认知状态;反应能力是指对智能手机提示(如通知)的敏感性和响应能力;监控描述了一种主动使用智能手机来跟踪正在发生的事情的趋势,而不一定由通知触发(Johannes et al., 2021)。已有研究发现自我报告的每日屏幕时间与在线警觉性相关(Le Roux et al., 2022),这表明当屏幕时间减少时,在线警觉性较低。灰度模式将通知的紧迫性变灰,改变用户时刻在线的警惕心理和监控状态。

灰度模式的干预对数字幸福感的影响
Dekker研究结果显示数字幸福感的三个直接指标(感知控制、感知过度使用和在线警惕)在灰度的干预下显著改善,灰度能够降低智能手机的吸引力,使人们在手机上花费的时间减少,是减少屏幕时间和提高数字幸福感的有效策略(Dekker, et al., 2023)。
第一,灰度模式增加用户对智能手机使用的控制感。在灰度模式下,用户的使用不受限制,并且可以访问相同的功能,但灰度使手机使用变得不那么愉快,从而更容易停止使用。Holte和Ferraro在他们的研究中发现,将手机切换到灰度一周的人在手机上花费的时间显着减少,每天的屏幕时间减少了 37.9 分钟。他们发现,特别是与手机不是灰度时相比,个人使用社交媒体和互联网浏览的时间更少(Holte et al., 2020)。因此,通过削弱智能手机满足感的显著性,使得智能手机的使用频率下降,这反过来又降低了使用智能手机的欲望。因此,将智能手机设置为灰度的个人可能更容易通过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来抵制使用智能手机(Holte et al., 2023)。
第二,灰度模式能够改善用户对智能手机使用的认知评估。根据数字幸福感动态系统模型的预测,设备特定因素的变化导致了对智能手机使用的认知评估的改善。设备的简单更改可以为用户在使用智能手机时提供更大的自主权(Dekker, et al., 2023)。具体来说,灰度既降低了对智能手机过度使用的频率,又增加了对智能手机使用的控制感(Vanden Abeele, 2021)。屏幕时间减少的研究表明,降低智能手机的吸引力会使人们在手机上花费的时间减少。但由于干预,每日手机解锁的数量并没有发生变化,这意味着个人查看手机的频率与基线周一样高,但随后使用手机的时间较短(Dekker, et al., 2023)。灰度降低使用的有趣性,从而减少用户的主动使用,进而改善用户在使用中的认知。
第三,灰度模式的设置可以降低用户的在线警惕性。具体地说,灰度可能会影响在线警惕的三个维度。通过降低智能手机的使用吸引力和回报性,人们可能不太倾向于不断思考自己的智能手机(即显著性)并积极监控设备上发生的事情(即监控)。同样,由于灰度干预,反应能力可能会降低,因为红色通知徽章(即,应用程序图标右上角的红色圆圈显示未读通知的数量)的灰度可能会降低其感知的紧迫性(Kozyreva et al., 2020)。研究中参与者发现在精神上更容易脱离手机,对通知的反应较慢,并且不太忙于通过智能手机监控在线领域。这似乎证实了检查行为通常是在潜意识中发生的,而且通常甚至不是由于通知等外部线索的结果,这强调了其已知的习惯性(Heitmayer, 2021)。然而,一旦个人以灰度模式查看他们的手机,他们可能会觉得他们对再次脱离接触有更多的控制权。
此外,灰度减少了屏幕时间,但这并没有导致更高的生产力,灰度也没有改善自我报告的睡眠质量。也许这也可以解释为参与者仍然像以前一样频繁地查看手机,这可能会打断他们的工作流程,从而干扰他们的生产力。这种可能的解释与最近的研究表明,检查习惯强度可以预测与学习相关的拖延症(Meier, 2022)。同样,对于睡眠质量,灰度可能在减少深夜使用或遏制就寝时间拖延(Liu et al., 2021)方面效果不明显,因此不会影响睡眠。








用户从智能手机上去除颜色一周可显著减少屏幕时间,改善对智能手机使用的认知评估,并减轻压力,但却无法提高生产力或睡眠质量(Dekker,et al., 2023)。这些关于灰度模式的研究发现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即通过改变数字设备的吸引力,用户可以保留或重新获得对使用设备的控制权。鉴于其广泛的可用性,智能手机上的灰度设置提供了一种简单的解决方案来改善数字健康状况。



往期推荐



什么颜色的食物图片能成爆款

密歇根州立大学2019-2023传播学博士论文

黑神话 悟空相关论文


参考文献:

Dekker, C. A., & Baumgartner, S. E. (2023). Is life brighter when your phone is not? The efficacy of a grayscale smartphone intervention addressing digital well-being. Mobile Media & Communication, 0(0).
Fasoli M. (2021). The overuse of digital technologies: Human weaknesses, design strategies and ethical concerns. Philosophy & Technology, 34(4), 1409–1427.
Giraldo-Luque S., Aldana Afanador P. N., Fernández-Rovira C. (2020). The struggle for human attention: Between the abuse of social media and digital wellbeing. Healthcare,8(4), 497.
Holte A. J., Ferraro F. R. (2020). True colors: Grayscale setting reduces screen time in college students. The Social Science Journal,60(2), 274–290.
Holte, A.J., Giesen, D.T. & Ferraro, F.R. (2023). Color me calm: Grayscale phone setting reduces anxiety and problematic smartphone use. Curr Psychol 42, 6778–6790.
Johannes N., Meier A., Reinecke L., Ehlert S., Setiawan D. N., Walasek N., Dienlin T., Buijzen M., Veling H. (2021).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nline vigilance and affective well-being in everyday life: Combining smartphone logging with experience sampling. Media Psychology, 24(5), 581–605.
Klimmt C., Hefner D., Reinecke L., Rieger D., Vorderer P. (2017). The permanently online and permanently connected mind: Mapping the cognitive structures behind mobile internet use. In P. Vorderer, D. Hefner, L. Reinecke, C. Klimmt (Eds.), Permanently online, permanently connected: Living and communicating in a POPC World (pp. 18–28).
Lukoff K., Yu C., Kientz J., Hiniker A. (2018). What makes smartphone use meaningful or meaningless? Proceedings of the ACM on Interactive, Mobile, Wearable and Ubiquitous Technologies,2(1), 22:1–22:26.
Le Roux D. B., Parry D. A. (2022). Investigating predictors of online vigilance among university student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People, 35(1), 27–45.
Schreiber M. (2017). Audiences, aesthetics and affordances analysing practices of visual communication on social media. Digital Culture & Society, 3(2), 143–164.
Silvennoinen J., Vogel M., Kujala S. (2014). Experiencing visual usability and aesthetics in two mobile application contexts. Journal of Usability Studies, 10(1), 46–62.
Vanden Abeele M. M. P. (2021). Digital wellbeing as a dynamic construct. Communication Theory, 31(4), 932–955
Wolfe J. M., Horowitz T. S. (2004). What attributes guide the deployment of visual attention and how do they do it? 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 5(6), 495–501.
Zimmermann L., Sobolev M. (2023). Digital strategies for screen time reduction: A randomized field experiment. Cyberpsychology, Behavior, and Social Networking, 26(1), 42–49.



往推荐




歇根州立大学2019-2023传播学博士论文

黑神话 悟空相关论文

南京大学2024年传播学博士答辩



一只传播学咸鱼
武汉大学传播学本硕➡️香港中文大学传播学在读博士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