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文静老师近4篇文章

文摘   2024-07-26 20:00   中国香港  



 ✦ 

点击蓝字

关注小曹


“一只传播学咸鱼”为您带来的


传播学前沿观点


来源

网络



  

现任职务:新闻学院副教授

研究方向:人际传播、健康传播

任教课程:《传播理论研究》《传播研究方法》《人际传播研究》《事实核查:证据与推论》

学历学位:传播学博士,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

获奖情况:

1. 中国人民大学吴玉章青年学者

2. 香港城市大学媒体与传播系访问学者

3. 2020年度中国人民大学优秀科研成果奖 (Examining social capital, social support, and language use in an online depression forum: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and content analysis)

4. 中国人民大学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2019优秀项目优秀指导教师(指导项目“青年女性在社交媒体平台和网络社群中共享HPV疫苗信息的行为研究”获得国家级优秀奖)

5. 国际传播学会年会人际传播分会最佳论文奖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Division Top Paper Awards)

6. 香港城市大学2017年度暑期访问学者 (CityU Summer School’ 17 Fellowship. Department of Media and Communication,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联系方式:

邮箱:wenjingpan “at” ruc.edu.cn


No.1  

[1]潘文静,穆哲.“她/他这个身材很难练出来!”:谁更在乎社交媒体上身体图片的评论[J].国际新闻界,2024,46(03):55-75.


摘要:长期以来,大众媒体通过选择性地呈现某种类型的外貌或身材的特征,塑造和强化所谓的“理想身体形象”;社交媒体时代,关于外表与身材的图片、视频与文本内容也在各类平台随处可见,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个人对外貌与身材的认知。


考虑到身体形象内容在社交媒体上的普遍性和对个人以及社会的负面影响,本研究聚焦小红书平台,基于性别差异理论与社会比较理论,探讨社交媒体上的身体图片、评论内容与评论者性别如何影响社会比较、激励与负面情绪。


本研究采用2(参与者性别:男/女)×2(评论者性别:男/女)×2(评论内容:可实现/不可实现)组间因子在线实验(N=292),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后发现:在控制社会比较倾向与身体质量指数之后,女性比男性感受到了更多的负面情绪;与不可实现评论相比,可实现评论带来了更多的激励与更少的负面情绪;对于两个性别的参与者来说,同性评论比异性评论引发了更多的社会比较。


对于女性参与者,阅读女性发布的可实现评论引发了最高程度的激励情绪;而对于男性参与者,阅读女性发布的不可实现的评论引发了最低程度的激励情绪。这一结论对性别差异以及社会比较研究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No.2  


[2]潘文静.事实核查何以“出圈”——一项在线实验研究的启示[J].青年记者,2023,(23):16-18.


摘要:本研究采用在线实验方法,设计了2(纠正方式:事实核查vs.简单驳斥)×2(阴谋论心态:高vs.低)×2(话题:疫苗vs.防晒霜)组间设计,通过在线的样本服务,收集了519名参与者组成的样本


结果表明,和简单驳斥相比,事实核查新闻带来了更高的纠正方式质量感知,也带来了更高的社交媒体转发意愿。


此外,事实核查新闻带来的效果,不会受到受众既有的阴谋论心态影响,也未体现出人口统计学层面的差异。这一结论总体肯定了事实核查新闻的效果,同时也为事实核查新闻实践带来了启示。



No.3  


[3]潘文静,孙纪开,方洁.食品安全虚假信息的接触和接受:感知威胁的中介作用和健康信息素养的调节作用[J].国际新闻界,2022,44(10):74-95.


摘要:社交媒体上传播的假新闻、虚假信息和谣言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目前,与虚假信息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政治和健康话题。考虑到食品安全虚假信息在中文社交媒体上的普遍性和其对个人以及社会的负面影响,本研究聚焦食品安全虚假信息接受及其传播机制。


基于风险的社会放大理论框架,本研究假设食品安全虚假信息的接触会正向预测个人对其接受程度,并且在这一过程中,感知威胁会起到正向的中介作用,而健康信息素养会起到调节作用。


通过对腾讯新闻用户发放APP内置在线调查问卷,本研究共获取22706位用户的回答,进行分析后发现:在控制人口统计学变量影响之后,食品安全虚假信息接触正向预测虚假信息接受,感知威胁在这一过程中的中介作用显著;和健康信息素养高的用户相比,虚假信息接触与感知威胁之间的关系对于健康信息素养低的人来说更强。


本研究得出的结论有利于进一步理解虚假信息的传播方式,以及致使其形成的社会心理动因,并为相应的干预实践提供指导。



No.4  


[4]潘文静,刘迪一.在线互助论坛中如何获得社会支持:结构化社会资本与礼貌原则的影响[J].国际新闻界,2021,43(04):51-73.


摘要:在线互助论坛塑造了一种全新的信息交流与意义交换的公共空间。在此嵌入式的虚拟社区内,用户共享集体身份,为某种共同目标所驱动,并在与他人的动态互动中累积社会资本,建构自身的话语策略。


基于从网页抓取的在线抑郁症互助论坛公开数据,本研究建立了论坛内用户的回帖关系网络,力图从社会资本的结构性与建构性两个层面共同讨论用户在此场域内的交流互动。


一方面,用户间讨论话题或集中于疾病信息的传递,或侧重于情感层面的沟通,而两种讨论的议题特性与用户可摄取的资源间存在关联:同参与信息讨论的用户相比,参与情感讨论的用户拥有更多的黏连社会资本与桥接社会资本,同时前者的回复分布较之后者更为偏态,资源更为集中


另一方面,用户建构自身求助话语的方式展现着其认知与心理过程,而这与他们所获得的社会支持间存在着显著关联:发帖中的非正式语言使用正向预测收到回复的数量;发帖中体现认知加工程度的语言使用与第一人称复数代词的使用正向预测收到回复的平均长度,而非正式词语的使用和情感正向性负向预测收到回复的平均长度。


本研究为在线互助小组或论坛用户寻求支持和帮助提供了实际指导,也为我国推动"互联网+医疗"的发展目标提供参考。

END



往期推荐



张幸老师近4篇文章

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传播学博士论文2018-2019

关注盲人和导盲犬群体


一只传播学咸鱼
武汉大学传播学本硕➡️香港中文大学传播学在读博士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