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崔永元口述史中心
由中国传媒大学发起并主办的第十届中国口述历史国际周,将于2024年11月4日—10日如期进行,主题为“用记忆触摸历史”。本届口述历史周详细日程如下:
年度纪录影像展映
11月4日-11月6日
中国口述历史国际周十年之际,组委会特别邀请到:
·青少年口述历史影像短片集锦;
·纪录电影《里斯本丸沉没》;
·纪录片《两岸家书》;
于11月4日至6日连续三晚进行放映及交流。
活动将围绕口述历史的多元呈现与应用,深入探讨口述历史在青少年教育、个体记忆挖掘以及历史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应用与影响。
口述历史国际沙龙
11月5日-11月8日
口述历史国际研习营作为中国口述历史国际周的重要版块之一,于活动十周年之际,特别策划改版为“口述历史国际公益沙龙”,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分享口述历史及相关领域的实践经验、研究成果与前沿理论。旨在通过更加聚焦、深入的专题分享,进一步拓展与探索口述历史研究的深度与广度。
01
寻根:历史纪录片导演
与历史学家的共识研究
Arthur Benjamin Jones(罗飞)
英国电影制片人、导演
02
新加坡口述历史实践
赖素春
原新加坡档案馆口述史中心高级研究员、新加坡国立大学兼任助理教授
03
口述历史访谈:
从唐德刚先生谈起
李菁
前《三联生活周刊》副主编,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访问学者
04
镜头前的访谈特点
敬一丹
电视节目主持人、记者,连续三届金话筒奖获得者
05
人工智能时代的口述史
杨祥银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06
回顾和展望:与中传口述史
中心共同走过的十年
定宜庄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07
叙利亚与阿拉伯地区
口述历史的过去与现状
Mayassa Deeb
叙利亚文化部文物与博物馆技术研究院院长
Nermeen Al Nafra
叙利亚大马士革大学高级翻译学院院长
口述历史周年度特展开展
11月6日起
“缝缝补补——女性的禁锢与解放”口述历史周年度特展将于11月6日开展。
本次展陈在旧物的信息梳理过程中生成,力图通过回忆日常生活的细节,触摸历史演进的脉搏。
口述历史主题胶片电影放映
11月7日
本片改编自阿尔巴尼亚著名作家、诗人阿戈里的作品。影片的最大特点是倒叙,由主人公的七位战友扛着他的铜像去他家乡作为主轴,并穿插每个人对他的回忆。
口述历史年度项目大展
11月8日起
该版块旨在展示口述历史研究和实践的新成果,以静态展陈、视频展示等多样化的形式让更多的口述历史项目、机构、书籍和影视作品为大众所知。自2015年起,得到了海内外数百家口述历史机构、单位和组织的积极响应,有效推进了口述历史的多元化应用。
今年报名本版块的国内外项目三百余个,入选项目将于11月8日起在活动现场展陈区域及组委会官网等渠道展出。
静态展陈:2024年11月8日-2025年10月24日
视频展示:2024年11月8日10:00-17:00(口述历史年度项目大展短片集中放映)
国际研讨会
11月9日
作为中国口述历史国际周活动的重要学术版块,该环节始终致力于中国口述历史业界共识的探讨、国际视野的展望及本土特色理论的建设,并有幸见证了中国口述历史事业的蓬勃发展与壮大历程。
口述历史为连接过去和现在、讲述者与访谈者、历史学与公众社会提供了广阔空间,因而要不断迎接新任务与新使命。相应地,口述历史的发展一直伴随着技术的迭代与进步,从影像记录与呈现到人工智能时代的数字革命,新技术对口述历史记录方式、操作规范、访谈伦理等方面已然形成无法回避的新挑战。在广泛运用口述史方法书写多元历史的同时,中国口述史学界也已在有意识地关注史实与记忆、回忆与叙事、技术与伦理等多层面问题。
主旨发言
09:00—12:00
中国传媒大学24号楼三层会议厅
致 辞:
林 卉,中国传媒大学崔永元口述历史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中国口述历史国际周发起人
主持人:
王宇英,中国传媒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刘书峰,中国传媒大学教授、《中国广播电视年鉴》副主编
发言专家:
Guy Salvatore Alitto(艾恺),芝加哥大学荣休教授、北京语言大学梧桐汉学学者讲席教授、世界汉学家大会理事
王明珂,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通信研究员、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客座讲席教授
Nermeen Al Nafra ,叙利亚大马士革大学高级翻译学院院长
Mayassa Deeb ,叙利亚文化部文物与博物馆技术研究院院长
梁元生,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荣休教授、中国文化研究所当代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张 藜,北京大学科学技术与医学史系教授
熊卫民,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教授
张 锦,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
张海荣,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郭 平,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教授
武黎嵩,南京大学口述历史研究中心主任
专题研讨(一):口述历史的记录与呈现
时间:14:00-15:00
地点:中国传媒大学24号楼三层会议厅
主 持 人:
孟慧丽,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高级讲师
评议专家:
定宜庄,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郭 平,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教授
主题 | 机构 | 发言人 |
草根记忆:支前民工视角中的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以广西田东县为例 | 英国伯明翰大学全球史 | 彭祈遇 |
多模态口述历史语篇制作策略 | 中国传媒大学人文学院 | 张雅洁 |
中国传统陶瓷技艺口述历史时代意义审思 | 景德镇陶瓷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 邵 晨 |
以“口述+影像”为方法的民间手工艺实践研究 | 扬州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 | 张培洋 |
专题研讨(二):口述历史的传播与传承
时间:15:20-16:30
地点:中国传媒大学24号楼三层会议厅
主 持 人:
武黎嵩,南京大学口述历史研究中心主任
评议专家:
张 锦,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
赖素春,原新加坡档案馆口述史中心高级研究员、新加坡国立大学兼任助理教授
熊卫民,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教授
主题 | 机构 | 发言人 |
“锅包肉”:口述历史、影像史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研究 | 黑龙江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 | 高龙彬 |
探寻北漂者的文化想象与精神地图——北漂诗人口述史样本梳理与解析 |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 黄 华 |
以海为途,为海发声:口述历史视角下社会群体参与福建船政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 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 | 孙婧怡 |
论黄埔抗战老兵与其他抗战老兵口述访谈内容的差异 | 南京戎耀退役军人帮扶中心 | 薛 刚 |
专题研讨(三):口述历史的探索与回响
时间:14:00-15:00
地点:中国传媒大学24号楼二层会议厅
主 持 人:
张明巍,中国传媒大学崔永元口述历史研究中心首席记者
评议专家:
刘书峰,中国传媒大学教授、《中国广播电视年鉴》副主编
王宇英,中国传媒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主题 | 机构 | 发言人 |
中国演播艺术家口述史研究的方法、意义与价值 | 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 | 曾志华 |
形象与价值:中国播音口述史的声音记忆建构 | 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 | 黄安妮 |
工业时代的回响:合钢职工口述史中的媒介记忆 |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 | 朱力诚 |
文化记忆与个人生命史研究:基于藏书家林坚及其书友的口述访谈 |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 | 张天娇 |
专题研讨(四):口述历史的关怀与关切
时间:15:20-16:30
地点:中国传媒大学24号楼二层会议厅
主 持 人:
龚伟亮,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评议专家:
张海荣,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张 藜,北京大学科学技术与医学史系教授
主题 | 机构 | 发言人 |
口述历史与社区教育——以“为家乡做口述史”为例 | 海原县睿德公益服务中心 | 马雨露 |
作为关怀实践的口述历史:以对云南省麻风康复者的口述史访谈为例 |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 | 马 可 |
口述历史教育在中国:现状、特征与方法 |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智慧研究院 | 江 泓 |
新文科视域下本科院校历史学(师范)专业课程建设研究——以《口述历史概论》为例 | 南通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 张若愚 |
“口述历史之夜”暨第十届
中国口述历史国际周闭幕式
11月9日
“口述历史之夜”为分散在全国各地的口述历史项目提供了更具体的展示平台,今年又将有十个体量、深度、成果、影响力等方面均突出的项目登台分享他们的访谈故事。
中国口述历史国际周
中国口述历史国际周是中国传媒大学崔永元口述历史研究中心在持续进行口述历史访谈和资料收集的同时,为推动这一领域学术交流与国际传播活动而搭建的一个国际性平台。由口述历史国际学术沙龙、年度纪录影像展映、口述历史年度项目大展、年度国际口述历史项目分享和“口述历史在中国”国际研讨会等众多版块组成。
自2015年起,口述历史周已连续举办九届,吸引了来自中国大陆及港澳台、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瑞典、意大利、澳大利亚、南非、伊朗、日本、韩国、印度、新加坡、蒙古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数千位口述历史同人的参与,线上线下逾百万人次的互动,已成为中国口述历史界的重要年度活动。
*本活动最终解释权归中国传媒大学崔永元口述历史研究中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