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巴黎综合症?丨祛魅与平常心

2025-01-10 22:59   广东  

这些年,有个网络热词叫做“祛魅”。中文互联网的语境中,很多事物要么是被过度神话的东西,被吹爆后迅速被锤爆;要么是被妖魔化的事物,经过深入了解后发现并不如传闻可怕。

这让我想起另一个概念——巴黎综合症。这个看似遥远的心理现象,其实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期待与失望紧密相连。  

巴黎,这座被誉为浪漫之都的城市,在无数文学作品、电影与广告中,被描绘得如梦似幻。艾菲尔铁塔的璀璨灯光、塞纳河畔的柔美风情、香榭丽舍大街上的奢华店铺,无不让人心驰神往。

但是每年都有一些游客,尤其是日本游客,因巴黎与他们想象中的完美形象差距过大而患上了巴黎综合征。这种综合征表现为失望、焦虑、甚至身体不适,医生们将其归结为“文化冲击”的极端形式。  

为何巴黎会让人产生这样的心理落差?

一方面,是巴黎在全球范围内被过度“神话化”,被塑造成浪漫与优雅的终极象征;另一方面,则是现实中的巴黎,充满了交通堵塞、卫生问题以及冷漠的都市人群。

正如哲学家叔本华所说:“人生的幸福,往往取决于我们期待值的高低。”当你满怀憧憬而来,却发现现实并非童话,失落几乎不可避免。  

一个流传甚广的故事是日本文学家川端康成的一段巴黎旅行。川端康成一直向往巴黎,当他终于来到巴黎后,发现在雨天的街头四处皆是积水与垃圾。他写道:“雨中的巴黎没有让我感到诗意,倒让我想起了东京街头的破败。”这一切让他顿悟,巴黎不过是另一座有烟火气的城市。  

另一个更广为人知的故事是梵高与巴黎的关系。梵高曾将巴黎视为艺术的天堂,满怀热情地来到这里追寻艺术的梦想。在这个过于嘈杂和冷漠的城市,他感到极度孤独,最终离开巴黎,前往南法寻找心灵的平静。他的经历告诉我们,完美的梦想往往无法承受现实的考验。  

超高期待与祛魅的困境

在互联网时代,类似巴黎综合征的现象无处不在。我们常常因社交媒体上的美化内容而产生过高的期待,比如滤镜加持下的旅行照片、精修过的生活场景或是对某件事物的疯狂吹捧和种草。但是当我们亲身体验时,可能会发现那些看似光鲜亮丽的事物,也不过是普普通通,甚至瑕疵斑斑。  

祛魅不是简单的破坏美好幻想,而是重新认识和接纳事物的本质。无论是人、事还是城市,当我们去掉滤镜、直面真相后,才能真正与其和解。  

平常心:期待与现实的平衡

巴黎综合征的本质在于我们对未知事物抱有过高期待,而这种期待一旦被打破,就会产生强烈的失落感。生活中,我们也常因过分理想化而忽略了事物的本质,最终在失望中痛苦不堪。对此,哲学家塞内加在《人生的短暂》中曾建议:“期望越少,失望越小。”  

绝大部分的事情,我们最好都能够以平常心对待,不要有超高的期待,也不要将其想象得充满绝望。如同一个旅人走在路上,怀着一份适度的希望与期待,发现那些被祛魅后的风景,依然可以让人心生欢喜。

正宇宙观
用力思考、努力赚钱、尽情玩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