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初,为了保障由成千上万员工组成的现代企业高效运转,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快速进化。1909年“科学管理之父”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发表了《制造业者为什么不喜欢大学生》一文,此后半个世纪,美国企业管理的优绩理念从工厂进入大学、从大学进入中学、从中学开始又覆盖了整个K12教育阶段,并推动了作为配套服务的教育培训行业迅猛发展。到十年之后的一战结束,消费驱动的教育产业已经在美国生根发芽,并在优生学、管理学、心理学的支持下,制造着践行优绩主义价值观的优质人类。
二战后,美国的教育专家带着产业化的教育理念走向全球各地。首当其冲的是在马歇尔计划及其他后续经济重建计划下的西欧各国。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统计显示,日本和韩国分列世界受教育程度最高的国家排名第二位和第四位。排名一、三、五位的分别是具有大量社区学院的加拿大、只有一座大学的高收入小国卢森堡和有着悠久教育传统的以色列,第六名毫不令人意外的是美国。
优绩主义教育观在九十年代中期伴随着教育产业化和教育地产化走进中国,通过高昂的教育消费塑造了中国65后一代的家庭教育观,尤其深刻影响了Z世代的家庭关系与自我评价标准。
被“优秀”捆绑的家庭共生关系
如果您对心理学感兴趣,想学习一些专业的心理知识来帮助自己和家 人建立起良好的心态,应对生活中的种种压力,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报名咨询,您也可以直接联系招生老师:15070973005(肖老师),15270868146(朱铭老师) 报名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