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被“优秀”捆绑的东亚家庭:优绩主义教育观如何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

百科   2024-11-03 10:01   北京  
   
本公众号仅做分享使用
图片来源:摄图网
原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0O-EOFxjcw79H1Lp8DPNtA


优绩主义教育观走进家庭


二十世纪初,为了保障由成千上万员工组成的现代企业高效运转,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快速进化。1909年“科学管理之父”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发表了《制造业者为什么不喜欢大学生》一文,此后半个世纪,美国企业管理的优绩理念从工厂进入大学、从大学进入中学、从中学开始又覆盖了整个K12教育阶段,并推动了作为配套服务的教育培训行业迅猛发展。到十年之后的一战结束,消费驱动的教育产业已经在美国生根发芽,并在优生学、管理学、心理学的支持下,制造着践行优绩主义价值观的优质人类。


二战后,美国的教育专家带着产业化的教育理念走向全球各地。首当其冲的是在马歇尔计划及其他后续经济重建计划下的西欧各国。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统计显示,日本和韩国分列世界受教育程度最高的国家排名第二位和第四位。排名一、三、五位的分别是具有大量社区学院的加拿大、只有一座大学的高收入小国卢森堡和有着悠久教育传统的以色列,第六名毫不令人意外的是美国。


优绩主义教育观在九十年代中期伴随着教育产业化和教育地产化走进中国,通过高昂的教育消费塑造了中国65后一代的家庭教育观,尤其深刻影响了Z世代的家庭关系与自我评价标准。


被“优秀”捆绑的家庭共生关系



一些生物学家提出了人类演化的耐力追逐假说,他们认为,起源于非洲的人类,能够在与其他凶猛的、团队合作的肉食动物竞争中脱颖而出,重要因素在于人擅于在长距离追逐中狩猎。或许人经过锻炼,是可以在长达六、七个小时的耐力奔跑中跑死其他猎物,不过达尔文们预料不到,人类会把这一耐力竞赛的试炼拉伸到超过20年,把“猎物”由其他大型动物变成同类。


优绩主义教育观影响下的家庭不再是亲子团圆的场所,家庭变成了拉拉队,孩子变成了孤独的长跑者。

众多东亚家庭承担了过度的优绩主义教育观传播任务,变成了付费的教育产业产品质量监督员。“优秀”背后意味着竞争,它不是一个家庭成员的必须特质。


当家庭成员关系被“优秀”的强迫观念强行捆绑多年后,很容易形成父母与成年子女共生问题。优绩主义教育观下的家庭共生常见有四种形态:



惯性奔跑型:在子女完成需要的高等教育后,一些家庭难以想象出子女其他的可能的人生成长方式,而子女也无法立刻从可以并排8人的优绩主义赛道上拐进少有人走的自我人生小路,于是继续依从父母的期待,奔跑不停,并对外宣称自己是为了少走弯路。


惯性奔跑型的子女最终回到了家里,呼唤着父母的抱抱。他们可能最终有了体面的工作,稳定的工作,甚至寻找到了门当户对的伴侣,但往往走不出父母的控制,自己的家庭与原生家庭纠缠不清,而自己的事业成为了一种人生煎熬。


倦怠躺平型:在42.195公里的马拉松竞赛中,许多人经过补给点获得水与能量棒以持续奔跑,也有人停留在那里,退出了比赛。在175200个小时的优绩主义长跑中,一些人暂时甚至永远的经由补给点离开赛道躲进家庭,“全职儿女”成为年轻人日益增多的选择。

一些人害怕自己最终无法跑出赛道,永远像一只仓鼠。他习惯性的把原生家庭当作补给点,然而补给点无法给予充分的恢复,于是他越来越依赖原生家庭中短暂的休整,重复着“补给—奔跑”的循环,直到心理的倦怠让他最终躺倒在家里。


一些人害怕自己经历漫长的努力后,仍然在终点线前被人超越。他们与其在努力后父母仍然失望,不如提前让他们习惯失望。而既然父母总要失望,不如让他们直面最大的失望,就是自己躺在家里。



反向教育型:在优绩主义教育观影响下,几乎所有被卷入的人都会变成自卑者,父母也不例外。如果子女真的战胜了所有父母认知中的同代竞争者,那么培养出超人精英的父母,有的会完全把家庭教育的权威交给这样“优秀”的成年子女,亲子关系部分异化为师生关系。


这些子女表面上在报恩,实际上通过对父母行使权力,为人生多年受控于人,展开一场甜美复仇。在多年对子女教育的全力投入中,这些父母也丧失了评价自我的能力,他们的顺从背后是自卑者对他人的心理依赖。



断亲逃离型:一些被迫参加这场漫长的淘汰的子女,无法忍受“优秀”作为家里的唯一价值观,在成年后迅速逃离了原生家庭。他们可能逃到深圳、逃到大理、逃到纽约、逃到清迈,用各种“冷”或“热”的方式,逃到远离父母的地方,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断亲。


这种毅然决然的“断亲”背后,是成年子女精神上仍无力走出的原生家庭价值观。他们肉身逃亡了,但没能成功的作为独立个体找到与父母之间的适当边界,于是他们往往在人际关系,尤其是亲密关系中也是逃离的。


当原生家庭意识到,家庭延续的意义不是为教育产业创造产品,而是由父母之爱把孩子养育成为大人的时候,优绩主义捆绑下的家庭共生,也许会迎来束缚永远松开的那一刻。
‍‍‍‍‍‍‍‍‍‍‍‍‍‍‍‍‍‍‍‍‍‍‍‍‍‍‍‍‍‍‍‍‍‍‍‍‍‍‍‍‍

如果您对心理学感兴趣,想学习一些专业的心理知识来帮助自己和家 人建立起良好的心态,应对生活中的种种压力,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报名咨询,您也可以直接联系招生老师:15070973005(肖老师),15270868146(朱铭老师) 报名咨询。



365心理健康家庭教育平台(全国终身学习品牌)

知行365
知行365,幸福千万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