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师笔记】肠道门诊,挤满抑郁、焦虑病人

百科   2024-11-03 10:01   北京  
   
本公众号仅做分享使用
图片来源:摄图网
原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K4GDE105_hPZFDEmwYMLXg

本文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 真实故事计划(ID:zhenshigushi1)

作者:谢高苗

原标题:肠道门诊,挤满情绪病人


越来越多的人去肠道门诊看病,并试图通过饮食调整、补充益生菌等方式来疗救,可收效甚微。胃肠道被称为人体的第二大脑,是重要的情绪器官,许多肠胃病症都只是情绪病的躯体化。

情绪器官



出现肠胃病症状,刚好是林历工作状态变得糟糕后。2023年中,林历在公司的项目被停,感受到危机的项目成员开始思考后路。作为项目负责人,林历一边安抚同事,一边要赶紧想办法重新启动项目。内外的压力一起涌来,首先变坏的是他的睡眠。有时候他躺在床上想事情到三四点睡不着,翻来覆去,床单被身体给卷得皱皱巴巴。


很快,他的肠胃开始感到不适,腹内在饭后会有一些疼痛,咕嘟乱叫。在此前,林历是一个喜欢吃的人,靠的就是一个好肠胃。出现肠胃症状之初,林历觉得可能是吃的东西不合适、不干净,并没有太在意。当时新闻报道幽灵厨房做外卖的事情,他赶忙把外卖戒了,可每天拉肚子的次数却越来越多。


不吃辣,戒掉冰美式,禁绝了一切生冷的饮食,林历感到自己的肠胃正越发脆弱。现实中,林历的项目和工作也处于即将崩解的边缘。团队逐渐在解体,项目重启无望后,几个参与方动了撤资的想法,目的是及时止损。为此,参与方还安排了一顿宴席请林历吃饭,席间轮番逼迫林历,要拿钱走人。


那段时间,林历的肠胃几乎崩了,有时一天要跑厕所八九次。有时上完厕所,他整个人都脱水了。林历有些绝望地感到,不仅是工作可能没救了,自己身体已然垮掉了。感到病情严峻,林历在家人催促和自己的恐惧心理中开始就医。从一家三甲医院的肠道门诊开始,林历的看诊经历长达一年,辗转多家医院,直到2024年七八月,医生在做了许多排除法后,推断林历患上了肠应激综合征。



“这个病受情绪影响比较大。”主治医生告诉林历,他的肠胃病或许跟他的压力和焦虑有关,建议他调整身心,在这个基础上按时吃药。在北京各大医院消化科和肠道门诊奔走的这一年,林历想过所有可能,甚至包括癌症,唯独没有考虑过肠胃不适的源头可能在于心理。


临近大学毕业时,李思伦也开始感觉到胃痛。他去医院开了杀菌的药,服药到第三周时,肠胃问题却开始加重,每天控制不住地腹泻,一天跑许多次厕所,晚上失眠,白天也没有精神。为了应对毕业季写论文、找工作的种种需要,他不得不喝大量咖啡强行提振精神。和林历一样,李思伦最初也觉得自己应该得了肠胃病,是个小问题,“两三个月就能治好。”


没想到,一病就是7年。在辗转求医的过程中,李思伦被医生确诊“肠应激综合征”。肠应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又称大肠激躁症,是一种功能障碍性综合征,特点是在没有器质性病变的情况下,出现腹痛或腹部不适、排便异常的症状,分为便秘型、腹泻型、混合型(便秘和腹泻交替出现)和不定型四种类型。导致这种综合征的原因至今未有定论,但除了遗传和生理因素外,国际上已对它的一种显著病因有了共识:与精神心理因素高度相关。

在与肠应激综合征斗争七年后,32岁的李思伦终于敲响神经内科门诊的门,确诊了中度抑郁与焦虑。医生为他开了两款常见的抗焦虑与抑郁的药物。让李思伦没想到的是,效果立竿见影。吃药后的两三天,困扰他多年的腹泻症状消失了。在广州中山医院的临床心理科,他再次填写了几百道题目的量表,被医生告知,自己的肠应激综合征主要就是由焦虑引起的,“你应该早点来看(精神科)。”



近年来,科学界开始逐渐关注人类胃肠与大脑神经系统的交互影响。从2004年日本科学家须藤信之和千田洋一的一项小鼠研究开始,科学界关注到肠道菌群在焦虑症、抑郁症中的潜在作用,逐步提出肠—脑轴(gut–brain axis)的概念:这是大脑和肠消化道两个器官间的沟通系统,肠道菌群等生物化学信号可以在系统中传递,使得大脑感知的压力传导到肠胃,让肠胃成为情绪的“晴雨表”。

人们开始逐渐意识到,肠胃是人体的“第二大脑”,不仅与消化相关,还是一个情绪器官。数据统计显示,患者大多是24~30岁、30岁~40岁的中青年,其次是12~18岁青少年。在病因上,“出于学业与工作压力的焦虑抑郁”是最大致病因子。


情绪的疗救



和林历一样,很长时间里,李思伦都觉得自己得的是肠胃疾病而非精神疾病。他毕业于某知名高校的心理学专业。“抑郁症啥样的,我应该知道啊,我不能是抑郁症吧?”抱着这样的想法,他一直没有去看精神科


2023年11月,在持续胃胀、便秘、反流、呕吐、胃痛半年后,31岁的自由职业者罗西,终于在北京友谊医院的消化内科得到了转精神科的建议。在北医六院,她确诊了重度焦虑和中度抑郁。和李思伦一样,也是在服用精神科药物的第三天,罗西就拥有了一个健康的肠胃,鲜少再反复。


确诊肠应激综合征后,林历开始尝试更多关注自己的身心。夜晚躺在床上辗转反侧的时候,他不再像往常那样想着明天的工作,而是先关照自己的情绪,安慰自己“失眠也没关系”。在没有办法改变外部现状的时候,他能改变的只剩下内心的情绪。


到今年7月,停顿的项目重新启动,参与方也逐步撤出。压在林历身上的石头一颗颗挪动,项目的业务滚动起来,工作也逐渐忙碌起来。林历发现,尽管自己还没有去看精神科,肠胃的症状已经消失了。
‍‍

如果您对心理学、家庭教育感兴趣,想学习一些专业的心理学和家庭教育知识来帮助自己和家人建立起良好的心态,应对生活中的种种压力,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报名咨询,您也可以直接联系招生老师:15070973005(肖老师),15270868146(朱铭老师)报名咨询。


欢迎关注 知行365心理健康家庭教育平台(全国终身学习品牌)

知行365
知行365,幸福千万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