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麻风病患者,消除社会歧视

健康   2025-01-21 17:57   重庆  
全面消除麻风危害
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2025年“世界防治麻风病日”























2025年1月26日是第72届“世界防治麻风病日”暨第38届“中国麻风节”。提起麻风病很多人会有恐惧感,如今随着医学的进步,到现在已变得可防、可治。目前,社会对于麻风病的误解与歧视依旧存在,使得曾经的患者及其家庭继续承受着不公对待和社会的冷漠。

在2025年世界防治麻风病日来临之际,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麻风病,消除偏见,共同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一:什么是麻风病?

麻风病是由麻风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性疾病,可侵及皮肤、上呼吸道黏膜、眼睛和周围神经等组织。

二:麻风病是怎样传染的?

1.传染源:未经治疗的麻风病患者;
2.传播途径:正常人通过长期与未经治疗的麻风病患者密切接触和呼吸道传染;
3.易感人群:多见于515岁和30岁以上的人群、免疫缺陷人群和具有遗传易感性的人群。
三:麻风病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1.皮肤损害:这是麻风病最常见的症状,包括斑疹、丘疹、结节、斑块等。皮损可能呈现浅色、浅黄色或淡红色,边界模糊,广泛对称分布于四肢伸侧、面部和躯干等部位;
2.神经受累:麻风病会侵犯周围神经,导致神经粗大、疼痛或触痛,以及相应的功能受损,如感觉异常(蚁行感、麻木感)、运动功能障碍(手足运动障碍、肌肉萎缩、畸型)等;
3.眼部病变:麻风病可能导致虹膜睫状体炎、角膜炎等眼部病变,表现为视力下降、眼痛、畏光、流泪等症状;
4.淋巴结及内脏器官受累:在麻风病晚期,可能累及淋巴结、睾丸、肝、脾等,表现为淋巴结肿大、睾丸萎缩,引发阳痿、乳房胀大、不育等问题。
麻风反应:在麻风病的慢性过程中,患者可能出现麻风反应,表现为原有皮损或神经炎症状加重,伴有发热、头痛、乏力等全身症状,以及结节性红斑、急性虹膜睫状体炎、急性睾丸炎等并发症。
四:出现哪些症状或体征需要排除麻风病?

1.诊断不明的慢性皮疹(三个月以上);

2.皮疹不痒不痛且久治不易缓解;

3.酒醉面容,眉毛稀疏脱落;

4.四肢局部皮肤感觉麻木或麻刺感或皮肤无汗;

5.面部或耳垂出现肿胀或结节肿块;

6.神经粗大、疼痛或触痛;

7.手或足发生无痛性伤口、溃疡或容易烧/灼伤;

8.闭眼不拢、口角歪斜、手掌指肌肉萎缩或出现爪型手、垂足;

9.慢性皮疹基础上突发的水肿性红斑;

10.结节性红斑损害。

五:麻风病如何治疗?

1.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麻风病治疗的主要手段,常用的药物有氨苯砜、氯法齐明和利福平。这些药物可以有效抑制麻风杆菌的生长和繁殖,减轻症状,控制病情发展。患者在使用这些药物时,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注意观察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定期复查;

2.手术治疗:对于麻风病引起的局部畸形和功能障碍,如爪形手、垂足等,可以通过手术治疗来改善。手术治疗可以矫正畸形,恢复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手术治疗需在病情稳定后进行,术前应充分评估手术风险;

3.康复治疗:麻风病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职业治疗和心理治疗等。康复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减轻残疾程度。患者应积极配合康复治疗,根据个人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

六:麻风病如何预防?

1.控制传染源:积极发现和治疗麻风病患者,特别是多菌型具有传染性的患者。对患者的亲属及密切接触者进行定期体检,以早期发现新患者;
2.切断传播途径:对有传染性的患者进行必要的隔离治疗。患者的衣物、被褥、毛巾、食具等物品应单独分开,并定期消毒。接触患者后应及时洗手; 
3.保护易感人群:在麻风病流行地区,对麻风菌素及结核菌素试验均为阴性的密切接触者,特别是儿童与青年,可给予卡介苗接种。有条件时,可给予有效的化学药物进行预防性治疗;
4.提高免疫力:加强营养,增强体质,提高自身免疫力;
5.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避免皮肤破损,避免与麻风病患者共用物品;
6.健康教育:加强麻风病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麻风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7.定期体检:与麻风病患者有长期接触的人群,应每年主动接受健康检查,并注意自己身上可能出现的麻风症状,一旦出现可疑麻风症状即找专业医生就诊。

全面消除麻风危害,促进社会文明进步,是我们共同的责任,让我们以科学的态度面对麻风病,以关爱的行动温暖患者,用实际行动消除对麻风病的恐惧和歧视,共同创造一个健康、平等、包容的社会环境!
END


侯晓茹

医学硕士

主治医师


国药重庆西南铝医院
肿瘤/营养/感染科主任
加拿大温哥华城市医疗集团访问学者

中国抗癌协会CRPC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癌症基金会肿瘤心理协作组常委

中国生命关怀协会肿瘤无创专业委员会常委

北京肿瘤防治研究会常委,肺癌、乳腺癌、缓和医疗分委会常委


曾在三级医院临床工作30多年,从事肺癌、乳腺癌、头颈部癌、妇科肿瘤、消化道肿瘤及淋巴瘤等实体瘤的化疗、靶向、免疫治疗;超声及CT引导下肿瘤精准穿刺、囊肿硬化治疗、射频消融等微创治疗;癌痛全程管理;在肿瘤姑息治疗等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在肿瘤心理学,缓和医疗,建立安宁疗护病区,推行“全人照护”方面做了很多工作。

内容来源 | 陈硕
供稿科室 | 肿瘤/营养/感染科
总值班电话 | 023- 65809490
急救电话 | 023-65808120
声明 : 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重庆西南铝医院
医院资讯传播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