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25岁药店女孩凌晨跳楼自杀,戳穿无数成年人最心酸真相:你努力工作的样子,真的很可悲

文摘   2025-01-07 15:52   山西  

80后,体制内混迹十余年,笔名悟道,希望能悟道。专注民生、体制、职场。善于从细微之处见真章。


01

「你知道凌晨三点的小黑屋是什么样子吗?」

对于25岁的小芳来说,那是一个永远都不该经历的时刻。

胃里空空的,手指冰凉,蜷缩在角落里。

那天她七点到药店上班,连轴转到晚上十点才下班。

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连泡面都没来得及煮,手机就响了。

领导在电话那头说:「立刻回公司,有公款支出要核实。」

就这样,深夜十一点,两个同事把她关进了一个没有窗户的小房间。

讽刺的是,同事们还给这个房间起了个"玩笑"名字 - interrogation room(审讯室)。

一个接一个的问题砸过来:

「这笔钱去哪了?」

「为什么要私自处理?」

「你知不知道这是违规的?」

小芳一遍又一遍地解释:「那是活动剩下的公款,用来填补药店过期药品的损失,以前一直都是这么做的...」

声音越来越小,到最后几乎听不见了。

上厕所的时候,同事还要从外面把门锁上。

凌晨三点,饥肠辘辘,精疲力尽,小芳签了检讨书,还要赔付一万多元。

但第二天早上七点,手机又响了。

「检讨书写得不合格,重新来过。」

就是这样一句简单的话,成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一个25岁的生命,从17层纵身一跃。

这个年纪,本该是充满希望的时候。

药店的工作看起来体面,但实际上压力大得要命。

白天要面对各种各样的顾客,晚上还得整理库存、核对账目。

每天在药店里,她经手的都是治愈他人的药品。

可是谁又能治愈她日渐憔悴的身心?

这样的事情,不是个例。

现在的职场里,类似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

只是大多数人都在默默承受,直到承受不住的那一刻。

你以为自己在努力工作,在为生活拼搏。

但在某些人眼里,你的努力,不过是他们可以继续压榨你的理由。

02

其实,这样的故事远不止她一个。

前几天看到一条新闻,一个互联网公司的员工小王,才工作半年,就被诊断出了重度抑郁。

他的上司特别爱在团队会议上批评人。

说着说着就变成了训话:「你看看你这工作态度,这么简单的事情都做不好,你觉得你适合这个岗位吗?」

「我批评你是为你好,你要是听不进去,那就真的没救了。」

最开始,小王还会试图解释。

后来他发现,解释完了还是要挨骂,干脆就不说话了。

每天早上醒来,他要在床上发呆很久,才能说服自己去上班。

回到家后,他总是不停地想:「我是不是真的很差劲?」

「是不是我太不努力了?」

「为什么别人都能做好,就我不行?」

这样的PUA,在职场里真的很常见。

有个医疗公司的事情前段时间在网上闹得挺大。

员工杨某因为不同意调岗,公司直接让她抄《心经》,还收走了她的电脑和文件。

这种惩罚小学生一样的做法,偏偏发生在一家正经公司里。

在某国企工作的小李的遭遇更让人无语。

她的领导总是在下班前给她安排一堆私活:「帮我整理下周末培训的PPT」「这个资料你帮我重新做一下」。

每次小李想拒绝,领导就会说:「你觉得以你现在的位置,说不要做合适吗?」

小李很清楚,如果得罪了领导,以后的晋升和调动就更难了。

于是她只能忍着。

直到有一天,她发现自己已经很久没有好好睡过觉了。

还有更多的人,选择了「精神离职」。

小张就是这样,他在一家大厂工作。

刚入职的时候,他总是干劲十足,主动加班到很晚。

可是三年过去了,既没有晋升机会,工资也涨得很少。

现在的他,早就对工作失去了热情,能完成工作任务就行,从来不会多做一步。

说到底,这些职场里的精神控制,都是在不断消耗着年轻人的热情和尊严。

更糟糕的是,很多人已经觉得这很正常了。

「领导骂你是为你好」「年轻人就该多吃苦」「这种情况很普遍的」......这些话,好像在说我们就该承受这些。

可是,工作真的应该是这样吗?

03

这些天,我一直在想江西这个女孩的故事。

说实话,我们每个人都能在她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

谁没有被领导PUA过?

谁没有被画过饼?

谁没有被逼着996?

说白了,现在的工作就是一场变相的压榨,但是我们都在这场游戏里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

最讽刺的是,25到30岁这个年龄段的压力是最大的。

这个年龄,本该是充满干劲和梦想的时候,结果每天都在担心:今天领导又要骂人了吗?

工资什么时候能涨?

我到底还能在这个岗位上待多久?

数据显示,63.65%的白领遭遇过职场PUA。

也就是说,在一个办公室里,差不多每三个人就有两个人被PUA过。

更可怕的是,面对这种情况,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选择了沉默。

66.42%的人选择默默离职,52.98%的人只敢跟同事吐槽。

真正敢站出来维权的,只有可怜的6.49%。

我们总说要靠自己努力,但努力的代价不应该是放弃尊严,更不应该是搭上自己的生命。

前段时间看到一个调查,约40%的职场人有心理问题。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在一个地铁车厢里,差不多一半的上班族都在承受着心理压力。

但是,这些问题真的无解吗?

其实不是。

2020年有个数据挺有意思:34.4%的人选择换工作,10.5%的人选择创业,9.8%的人选择裸辞。

这说明什么?

说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与其在一个伤害自己的环境里煎熬,不如勇敢地选择改变。

工作只是一份工作而已,它不值得你搭上整个人生。

所以,当你遇到不合理的要求,请记住:

  • 你有权说不

  • 你可以收集证据

  • 你可以寻求法律援助

  • 你可以向工会申诉

  • 你随时可以选择离开

这不是软弱,这是对自己负责。

毕竟,工作是为了更好的生活,不是为了活着而工作。

我知道改变很难。

但是,总要有人先站出来,总要有人说第一个「不」。

也许那个人就是你,也许正是你的勇敢,能给更多人带来改变的勇气。

觉得悟道写得还行的,帮忙点个免费的关注和赞吧,咱们明天再见


悟道空间
体制内奋斗十余年,见了太多,想说点真话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