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丨"web 3 之父” Gavin Wood:到底什么是"web 3" ?(编译版)

文摘   科技   2022-01-04 20:21  

△图源:unsplash

INTRO.


自2021年起,关于web 3 的讨论不绝于耳,不少人将其视为“新生中的下一代互联网”,这其中少不了如美国知名投资机构(如A16Z)、加密领域知名投资机构(如灰度)等核心人物的助推,也离不开加密货币领域热潮的风起云涌。因此,在看到《连线》杂志作者Gilad Edelman 这篇关于“web 3 ”概念提出者 Gavin Wood 的访谈后,我对其进行了简单编译与个人注解,供中文互联网的web 3 关注者交流讨论,enjoy it ~


本文原载于 WIRED : 

https://www.wired.com/story/web3-gavin-wood-interview/

Author:Gilad Edelman 2021.11.29

Interpreter:Mr_Winburn (公众号:温伯恩先生

注:受限于本人水平及时间限制,可能存在部分错漏,望理解。



01
引言


于2014年首次提出“web3”这一术语的嘉文·伍德相信,去中心化技术是捍卫自由民主的唯一希望。


你有没有想过:什么是web3?你并不是个例。无论你是否被VC基金、游说组织或者难以理解的公司公告所鼓动,这个概念都已经红极一时。但很难说所有的炒作都是(真的)关于它的。


对于信仰者来说,web 3 代表着下一代互联网,而且,大概也是下一个阶段的组织社会。


据说,Web 1.0时代,这是一个去中心化、开放协议的时代,这一时期多数在线行为都涉及到导航至独立静态网页。web 2.0时代,也就是我们现在所处的时期,是中心化时代,很大一部分通信和商业活动都发生在由少数超级巨头所搭建的封闭平台之上——比如谷歌、脸书(或者称它为Meta更合适些)、亚马逊——它们名义上服从中央政府监管机构的控制。web 3 有望打破这种垄断控制,让网络世界重获自由。


从最根本层面来说,web 3 指的是基于区块链的一种去中心化的在线生态系统。搭建于web 3之上的平台和应用将不再被中心化的把关人所把持操控,而是由帮助发展和维护这些服务并以此获得所有权利益的用户们所拥有。


嘉文·伍德于2014年首创“web 3 ”这一术语,那个时候,他刚帮助开发了以太坊,这是一种地位和市场规模仅次于比特币的加密货币。现在,他创办了Web3 基金,该基金会支持去中心化技术项目,以及Parity Technologies(对等技术),一家聚焦于搭建web3 基础设施的公司。现居于瑞士的伍德上周和我视频通话聊到了web 2.0 出问题的地方,他关于未来的判断,以及为什么我们都需要少些盲信、轻信。下面这个采访是我们谈话的文字记录,为了表意清楚并尽量简练,有做过一定编辑。



02
访谈

《连线》:据我理解,关于web 3的理念提出的前提或者说基础在于当前的设定——web 2.0阶段并不好。所以在我们聊到Web 3 将会带来什么之前,你怎么看待现状所存在的问题?


伍德:我认为web 2.0 的模型更像是互联网存在之前的社会模型。如果你往前回溯500年,人们基本上只呆在他们的村镇上。他们和他们熟悉的人打交道、做买卖。一般来说,他们依赖于社会架构以确保期望可信且实际发生:这些苹果没有坏掉,或者三个星期后马蹄铁仍然完好。


这些社会规则运行良好,因为在村镇之间流动不仅困难、耗时,而且花费不少。所以你确信某人想驻留于此,他们不想被流放和拒斥。


但是当社会进入更大规模的阶段时,城市、国家和国际组织相继出现,我们开始转向这些奇怪的、承载品牌声誉的事物。原则上来说,我们创造了这些颇具权力但受到监管的机构,是为了确保我们的期望能够得到满足。(就像是)为了从事某一特殊行业,你必须满足某些法定要求。


从下面几个理由来看,这其实并不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法。理由之一是,监管新兴行业非常困难。政府响应是慢人一步的,它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反应过来。另外一个理由是监管机构也有缺陷。尤其是当他们和新兴行业密切合作时,行业和监管机构的关系经常有些类似走入了同一扇旋转门一样(互相掣肘)。


还有一个直接原因是监管机构力量有限。这事关政府投入(监管部门)的资金量。所以显而易见的是,监管总是捉襟见肘。他们或许能够监管违规巨头,但无法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保持强大的约束力。当然,监管机构和法律也有地区差异。如果你到了欧盟的某地,举办某项活动是可以的;但如果你去了另外的一个地方,这项活动可能并不被允许。当我们的社会已经进入国际全球化阶段,这些(限制)意味着你的期望仍未得到有效满足。


所以,我们需要超越这一限制。但很不幸的是,web 2.0 仍然存在于这个极度中心化的社会模型之中。


《连线》:我们真的是在讨论技术的一大败笔吗?或者我们讨论的是管理和监管以及竞争政策的失败?听起来好像你的观点是:是的,这是监管的失败,但给出的答案并不是更好的监管,而是需要一种新的技术层,因为监管失败是无法避免的。我对你的观点描述的是否准确?


伍德:是的,当然,这种(社会)模式已经不合时宜了。


《连线》:所以让我们聊聊什么会取代它吧,我们一直在讨论为什么web2.0失效了,你对web 3的简要定义是什么?


伍德:更少的信任,更多的真相。


《连线》:“更少的信任”意味着什么?


伍德:我对信任有一种特殊的理解,我认为它本质上是一种信仰。它相信某些事情会发生,世界将会以一种特定的方式运转,并且没有任何现实证据或者理论依据来说明它为什么会如此。所以我们需要更少的信任,更多的真相——我真正想表达的是,这是一个相信我们的期望会得到满足的更好理由。


译者注:伍德想表达的意思或许是——减少毫无根据的盲目信任,而是更多地讲求事实和真相,以此谋求每个人的利益和对相对公平的美好期望得到有效满足。


《连线》:听起来你是在说:更少的盲目信仰,更多的可信真相?


伍德:是也不是。我认为信任本身就是一件坏事。信任意味着你将某种权威赋予了其他人或者某些组织,而他们以某种独断专行的方式,利用这种权威。只要它变成可信的信任,它便不再是真正的信任了。可以称之为一种机制、一种理论、一种论点、一种逻辑机制——或者任何一种东西,但在我看来,这不是(真正的)信任。


《连线》:你曾经写到web 3 将会打破平台垄断,例如谷歌和脸书(Meta),你能聊聊它将如何做到这一点吗?


伍德:是的。我设想的状况是,我不知道它是否会如此进行,我的意思是,我认为这是一个(显而易见的)符合逻辑的改进。从长远来看,这势在必行。要么它无可避免,要么社会崩塌。但就具体情况而言,这是一个非常难回答的问题。


但是,好吧,就技术而言,我们拥有什么?我们拥有密码学。就其基础层面而言,密码学允许我和我的朋友无须通过公开通讯频道或者第三方,仍然能够拥有一种高水平的期望、可信的期望来进行一场私人对话。就像我们在空旷的田野里彼此交谈而且能够看到周围空无一人的那种私密性。


译者注:这里伍德有些顾左右而言他,看得出来,对于web 3如何打破巨头或平台垄断,他或许也没有明确的思路,只不过强调了这个趋势的必然性,以及基于密码学而产生的加密通讯将发挥重要作用。


《连线》:以加密通信为例,到目前为止,它似乎与企业垄断异常兼容。比如,WhatsApp提供加密通信。关于它在多大程度上确实满足了你的隐私需求这一点仍然存在一些争论,但我仍认为这是一个由拥有数十亿用户的、世界上最强力的公司之一控制的加密通信(平台)的一个例子,(你怎么看?)


伍德: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表面上看,确实如此。但是有一些重要的区别。其中之一是,如果WhatsApp在他们的服务中引入一个能够解密所有对话的密钥呢?我们如何确保这样的情况不会发生?你必须“相信”(他们)。


我们看不到代码,也不知道他们的服务如何运作,也不了解他们的主要架构。所有我们仅仅拥有的,就是对他们的盲目信任,相信他们会告诉我们的“真相”。现在,好吧,可能他们说出了真相,因为他们恐惧于如果不这样做,他们的声誉会受到毁灭性打击。


但是之后,正如我们在斯诺登事件中看到的,有时候这些公司们并没有机会将真相公之于众。有时候,安全部门能在他们的后台安装一个盒子,而且他们被告知:“你不需要关注这个盒子,禁止你对这个盒子发出评论或者作出反应,你只需要安静地坐视不管就可以。”


《连线》:听起来像是开源软件能够完成你说的事情,但你不仅仅描绘了开源软件(能做的事情)。当我们谈论web 3时,我们也在谈论区块链,这种建设互联网的完全另类的路径。所以,从技术层面上来说,你(认为应该)如何做到减少“信任依赖”呢?


伍德:我认为一定程度的真相是必需的。这里我指的是开放、透明。区块链技术使用包括密码学和一些博弈论经济学在内的多种学科知识(作为理论基础)来提供各类服务。我们需要理解这个网络的节点基础设施;它是真的点对点(运作),还是实际上只不过是由一个制造和销售硬件的公司在其数据中心所运行,而且在一个新节点上线之前还需要事先咨询(排期等等)?这些细节决定了它实际上只是伪装的web2.0,还是确实合法的开放、透明去中心化、点对点的(网络)。


译者注:同上,伍德的口风仍然是强调正统属性——开放、透明。至于合法与否?这个问题现在仍无世界范围内的定论。


《连线》:让我们深挖一下“去中心化”这个概念,我的意思是,互联网已经(高度)中心化了,是吗?互联网协议并非归某一个公司所有。虽然就实际情况来说,人们倾向于通过把关人平台(中间平台)来进行他们的操作,但他们并不一定必须这样做。你没必要在脸书上发信息,只不过它非常方便。所以当我们谈论中心化和去中心化,这意味着什么?


伍德:本质上来说,那意味着我能够以个人身份成为一个提供全套服务的生产者或者联合生产者,像世界上其他任何人一样。


《连线》:尽管如此,这真的现实吗?在我看来,很难想象除了一小撮具备高技术素养的人,外界的某个人能够切实地行使这一权利,参与到提供整套(网络)服务的进程中来。在这种情况下,听起来好像你必须有一种另外形式的中心化。或许那将不仅仅是,你懂的,一些全能型CEO们,但它仍然是只对少部分人有意义的自由。


伍德:如果你费尽心力地自学成才,并成长到足够优秀的程度,拥有你能够自行处置的权利或者自由,达到与否,这将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境遇。而且因为你并未被那些排他群体所接受,你将在做某些事情的时候在非常基础的层面受到限制或约束。如果我通过免费提供的资料,自学的足够优秀,就能够成为提供服务的联合生产者,这是一种免费的(向全社会开放的公益)服务。


译者注:我个人理解,这里伍德想强调每个人都有机会发挥自己的才能,并通过为他人提供满足其需求的免费服务而获得应有的回报,而无需借助某些“平台”、“中间人”或者“渠道”。同样,也无须遵守所谓的行业潜规则”、“行业门槛”、“行规等等。


《连线》:我去法学院学习,能说:看,任何人都能学习法律学。任何人都能进入法学院学习,然后成为一名律师。但事实上,至少在美国,这是一个准入门槛很高的行业,而且花费不低。(而且)即使法律行业的准入门槛高于编程行业,但这并不意味着你所在的行业(指互联网行业)的准入门槛是毫无意义的。我理解你所描绘的区别,原谅我,但我想知道,认为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一名web 3 的程序员专家,关于社会(分工)安排作出这样的解读是否有些太过天真?


伍德:是的,当然。原则上而言,这不仅事关是否要做一个web 3 的程序员。你应该能够发挥你的最大潜能去判断某些事情,而无须成为一个核心代码开发者。


但世界上的程序员比律师多得多,这是有原因的。


给机器编程实际上只需要掌握一种简单易学的编程语言。哪怕你是在印度的某一个小村子,只是碰巧有一个互联网网点,你也能够在一周内学会Javascript这门计算机编程语言。如果你学习的是美国法律的话,那就没办法这样了。


我并不是打算试图说服你事实上世界上每个人都能做到这一点。但关键是,越多的人能够做到这一点,进入这个行业的门槛越低,这样(对这个行业和整个世界就)越好。


译者注:我想,这个访谈的内容是有部分内容删改过的,因为有些前言不搭后语,这里伍德想强调的或许是每个人都可以进入web 3 时代,从掌握一门简单的编程语言开始,这有助于人们在这个时代成为建设者,并对这个时代拥有基础的判断评估能力。


《连线》:这个感觉还是有些抽象。读到这里的人可能会想:“我能在web 3 世界做点什么呢?”你能详细说说这个话题吗?一种确定的活动或者应用界面或者交易?


伍德:我认为web 3 应用的初期发展可能更多是web 2.0 应用的细微迭代。但web2.0无法轻易做到、由web3带来的是金融责任或者经济强力应用。就是说,个人能够以点对点的形式互相提供经济服务。


这不是关于转账这件事,而是关于发送那些确实稀有、非常困难或者在某种程度上极度昂贵的事物的事情。比如,我们能想象一下,约会软件上你能发送虚拟鲜花,但我们只能每天送出一束鲜花,无论你花费多少钱(都是这样)。因此,我们也能够想象得到,每天发送一束花给同一个人,这是他们把你记在心上的强烈暗示。这是你无法调笑以对的信号,这才是重点,你没办法花钱换取更多的鲜花。


译者注:这里伍德可能想强调的是某种意义上的平权,俗话说,“人人有一票”,而且这个票可以被个人之间任意交换,不以财富地位而转移。


《连线》:我没打算杠你,但我感觉像tinder也能增加这样的功能?


伍德:是的,他们确实可以。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确实做了——你可以在上面每天送出一颗星星。但你猜怎么着?他们是一家以营利为目的的商业公司。所以如果你能够给tinder花足够多的钱,你想送多少颗星星都能自己说了算。


《连线》:但是建立在web 3基础上的公司不会和web 2.0的公司拥有同样的市场激励吧?我可能遗漏了一些显而易见的事情,但是很难想象的到,纵观历史上的技术发展,并没有受到政治或者经济力量高度集中的影响。所以,为什么我们期待基于区块链技术和去中心化的web 3去打破这一模型呢?


伍德:我从小就醉心于科技。八岁那一年我就开始学习编程了。我从没有看到过一种现存的技术是为了限制某人的力量。正如你说的,我能想到的每一项技术都是服务于让用户拥有更多权利。他们可以做更多的事情,可以更富有,可以为更多的人们提供更快更好的服务。但区块链不做这些事情。它是完全不同的:它是一种更高效的社会架构,是一套规则。这些规则唯一的好处是确保没有人能够在这个系统中独断专行。你能够合理地确信,尤其是如果你是一个程序员,那么你能够看到这些代码并且明白它正在做正确的事情。而且你也能基于许多人紧随着这一期望加入这个网络的事实基础,相信这一点。如果这一期望没有得到满足,他们将会离开这个网络。


译者注:这里提到的期望,应该是指自由而相对公平,没有绝对的权威和专制以及对应的中心化。人们因去中心化、反垄断、反巨头的理念而加入web 3 网络的建设当中,如果web 3 网络重走web 2.0的老路,人们也会弃它而去。


《连线》:许多人已经被加密货币所吸引,因为他们将其视为推翻现存政治秩序或者中心银行力量的一条路径。但是你曾经说过web 3 将有助于支撑自由的战后秩序。你认为它将如何做到这一点?


伍德:我认为我们现有的服务和期望都处于科技可以实现的中心化力量的威胁之中。这就是事实。在脸书(即Meta)和谷歌之前,从来没有发生过这么少的人掌控如此大的力量的情况。这并不是说,我认为脸书和谷歌以及其余东西应该被取代,这并不是web 3真正的重点。


对于我来说,web 3实际上更多地是一场更大范围的社会政治运动,它正在从远离专制权威而走向一个更合理的基于自由主义的模式。


这是我能看到的维护自由世界的唯一方式,以此维护过去70年以来我们拥有的生活。这是唯一的一种可以让它继续进入未来下一个70年的唯一方法。而现在,我认为我们更像是在一个截然不同的方向徘徊不前。



03
后记


整体看下来,伍德对于web 3 的期待更多是从社会模型视角出发的,可能和他加密货币领域出身有关系,毕竟,谁都不希望别人认为自己是因为“钱”才期待web 3 的(我猜的),而是更多将目光投射到新生事物对于旧社会形态的改造意义上,而对于具体的改变路径和形态,没有给出太多的正面回答。但作为入门科普,这篇文章应该是足够的,也可以关注他在《连线》上的专栏。


web 3 无疑还处于非常初期的阶段,像是一条花园小径的分岔路口,但我们有理由相信,人类对于自由的渴望,总会生发出一些技术新芽。我们可以期待一下后续的技术发展。


翻译编辑这篇文章大概花了接近2天的时间,总共5200+字,算上引言和后记,字数大概在6200+,能看到这里的,真的很厉害,手动点赞。很久不翻译东西,确实生疏了不少,希望有给到大家一些启发和思考,可以的话,期待你的关注。



END.



(扫码添加)

注:我的微信-WinnerForget001,添加请备注“公众号读者+ID”,如果能简单做个自我介绍,那就更好了,感谢。

II· 转发即最高赞赏 ·II

我从来没见过,也不会去懂你,
我只是发出我自己独有的“频率”,
接收与否,选择权在你手里。


©️版权所有,禁止随意转载及盗用,如需转载请联系获得授权。
支持朋友圈、社群、好友转发,谢谢!


温伯恩先生
一个热衷新奇体验的多面体骰子。 你能看到的每一面,都只是我的侧面。 陈述对世界的偏见,然后以其为利剑斩开执念。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