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 我在 Web3 」小专栏,之后会在公众号聊一些自己关于 Web3 方面的认知,如果你也在关注或者深入参与 Web3 相关的事情,欢迎交流。暌违已久,所以先从 Web3 方面的经验说起,一方面是整理自己的过往经历和思路;另外一方面是希望作为一点经验教训,供参考或者提醒注意。当然,以下所有内容都为个人视角总结,不需要偏听偏信,最重要的还是 DYOR (DO YOUR OWN RESEARCH 做自己的研究),做个为自己负责的成年人。
Web3 的起源和价值与金融属性息息相关,因而天然具有“逐利性”,无论是整体市场,还是伸出其中的不同角色,乃至每一个个体,都是逐利的。没什么好掩饰的,大多数人来 Web3 就是为了赚钱,无论是资本、机构,还是组织、项目、社区、个人,否则有谁愿意进入一个 7*24*365 全球实时进行的高风险领域呢?
所以有人开玩笑说,要记住来 Web3 的初心,有人问初心是什么?答曰:初心就是赚快钱。可以说,如果没有暴富效应,现阶段缺少刚性需求生态支撑的 Web3 活跃人数还将继续下跌。这是由发展周期决定的,所以很多时候大家都说“卖飞永赚”,是真的如此。微盈利总比割肉止损甚至割无可割强。当然,这也从侧面说明,现在市场仍然拥有一定的非共识机会,如果每个人都涌入这里,而且大家都能赚钱,很明显这是不符合客观事实和逻辑的。除此以外,市场逐利的意思也代表着,如果能够想清楚自己的目的,思考“市场(资本)会奖励那些使其扩张的行为”,那么寻找更多的潜在高收益标的就更有把握了。谁(组织/个人)能够更高效、更低成本地调动资源,谁就掌握了主动权。这也是 Web3 目前存量资金有限,市场处于板块轮动阶段的原因之一。
毫无疑问,作为社会属性动物,人类的关系网络从原始社会发展到现在乃至更远的将来,仍将存在。进入 Web3 并且有着持续停留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像社交软件一样,是因为这里有你沉淀下来的社交关系网络,所以,找到那些值得信赖、共同成长、不断发展的关系网络,对于 Web3 人群来说是必修课。
小到一次线下活动或者线上Space/会议,大到行业标志性事件/新近热门新闻,参与其中、发表看法、交换意见、结交同道,都是构建自己的关系网络的重要基石。
过去的这 1-2 年,在很多社区、组织和不同的人交流学习的过程,都让我受益颇多,早到最开始的 Unknown DAO、Next DAO、Bankless DAO、Glow DAO、Nation3、Magipop DAO、AAC(Asian Alpha Club)、NFT 先锋队,以及 Weirdo Ghost Gang(WGG 小幽灵)社区、VR Future社区,再到现在还比较经常活跃的 321 DAO、0xCreator DAO、WhoKnows DAO、Palace 86,虽然很可惜的是,中间有很多社区和 DAO 组织消失在了时间之中,但这里每时每刻还在有人去建设更多的社区,从这一点来说,Web3 最大的价值可能是提供了一个全球关系网络的可能。至于如何构建自己的关系网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我能说的只有2句话:二是人总会找到与自己脾性相和的人,如果暂时没找到,不妨等一等。
“不要把鸡蛋放进一个篮子”的风险分散方法,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但 2022 年 Web3 的发展过程不得不让我们重新思考所谓的“仓位管理”问题。
分散风险的前提在于可选方案的对冲性或者相对稳定性,而在 Web3 ,这个前提条件往往很难 100% 保证,如果你在去年5月份买了 ust 和 Luna,又在 11月 买了 ftt 并且所有资金都放在 FTX,而且今年3月份所有的资金都是 usdc,相信你能更好地理解我这句话的意思。
所以,如果可以的话,希望大家做好自己的仓位管理,一般可以参考以下原则:
1,不要调用超出自己承受能力的资金杠杆。
比如超过自己可支配现金流的 50%-80% 进行 Web3 方面的投资,甚至借钱投资,或者加高倍杠杆操作,对于大多数个人来说。
2,尽量持有一定比例的“ Web3 稳健资产”,比如 BTC、ETH 和不同种类的稳定币。
比如按照 30%+30%+30%+10% 的比例调控仓位,BTC 和 ETH 作为 Web3 的“支柱性资产”,可以站到个人仓位的 50 %左右。
3,根据市场热点和风向进行仓位置换调整,尽量不要“一条路走到黑”。
比如根据大盘变化、山寨行情以及市场热度等反馈,适时适量适当地调整自己的投资组合,宁可少赚一点,也不要山顶吹风或者低点割肉。
提起常识,大家可能并不陌生,但是提起反常识,大家可能一下反应不过来,举个简单的例子大家就知道了。
很多 Web3 的群,以及推上的推文帖子都会发起投票,最简单粗暴的,就是看涨跌,但奇怪的是,很多时候,市场的走向和大多数人的看法都是相反的,所以反常识现象便一再发生。无论是从 2021 年由 NFT 、Metaverse、DAO 带起来的 Web3 牛市,还是从 2022 年年初的牛末熊初,亦或者每个月都在“见证历史”的 2022 年来说,有太多寄予厚望的项目倒下、也有很多突围而出的黑马,更有惊天巨雷告诉我们“一切皆有可能”、“大而不倒在 Web3 尤其是 Crypto 领域至少不是金科玉律”。
同样,usdc 的脱钩回锚也算是反常识效应的一大体现,不少人在银行暴雷之时惊呼不妙,但却没有考虑到此时情况和主体迥异于以往。结果就是,有的人套利赚钱,有人炒股赚钱,但也有不少人做空亏钱。
至于 NFT 项目更是玄虚,甚至单凭简单的反常识也很难概括一个项目是金子还是沙子,但反常识效应却屡见不鲜。靠近反常识现象,思考反常识逻辑,利用反常识效应,赚取反常识财富,这就是 Web3 的必要组成部分。
相信大家在很多地方都读到过类似的观点:“ Web3 是普通人现在能够把握的唯一机会”。去除掉那些无脑鼓吹的成分,目之所及的范围,Web3 确实是一个相对拥有更多可能性的领域,尤其是在 AI 浪潮的冲击下,这里几乎成了人类所剩不多可以坚守的阵地。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 Web3 是一个不劳无获的地方:没有交互,那自然空投没你的份;没有参与,那自然组织回报与你无关;没有白名单,那自然只能拍大腿羡慕别人。和 Web2 很不一样的点在于,Web3 的任何服务和应用都不是免费的,哪怕是 free mint 的NFT 或者一笔转账,也需要向区块链底层生态的重要角色——矿工支付一笔 gas 费;所以在 Web2 中那种可以通过自己的时间或者数据免费地享受某些服务的情况很少,但同时你可以通过花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去做研究、刷交互、提意见、改 bug、做产品、搭平台、搞项目、拉生态,只要你想,这里随处是机会,而且门槛相对比较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
行动不一定总是有物质回报(也可能被反撸、有沉没成本),但不行动注定只能望洋兴叹、徒叹奈何。如果说 Web3 这个行业的一大特质,相信“奖励创新者、奖励先发者”会是一大共识,尤其是基于可溯源、相对透明化的区块链技术构筑的价值网络,对于早晚的判定能够通过区块高度进行清晰定义。
不论是 EIP 标准的建立,还是平台的搭建、用户量的积累、项目的运作等等,早人一步就是很大的竞争优势,因为早,所以快;因为早,所以稳,因为早,所以大;因为早,所以强。(当然,早而自矜、早而傲慢、早而停步的没有未来)而对于个人来说,能够早人一步掌握关键信息、早人一步获取关键资源、早人一步拿到激励,进而早人一步落袋为安(卖飞永赚 🤣 )。基于目前的阶段来看,我个人认为,如果要将 Web3 与互联网发展阶段对比的话,我们大概处于 1995-1999年 的阶段,即将迎来 2000-2002 年的互联网最后一波泡沫的到来与破裂,标志性事件可能是 BTC 最后一次减半,即总量固定在 2100 万。基于这个判断,在整个行业尚未如互联网早期阶段分化为较为明确的版图之前,我们做的事情,其实都是“碎片拼图游戏”,因此也需要顺应这种思维。所以,我们其实都是在一片森林之中不断探索的旅人,而且这座森林黑暗阴森,处处都有陷阱,稍有不慎就可能万劫不复(资产被洗劫一空),而我们能够选择的,就是根据前人的“地图”(教程、研报、视频、分享等等资料),收集信息碎片,找到适合自己的那条路,抵达属于自己的那个终点(比如资产增加、财富自由、数字游民、主权个人云云),最终和全世界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不同肤色、不同种族的人拼凑出一块完整的“加密森林”的拼图。
就像上面的那几句话一样,承认自己能力的有限和把握机会的有限性,认识到这一点很重要,所以哪怕是在 Web3 ,也需要确定一些自己的主攻领域和方向。在进入 Web3 之前,其实我对于这个行业的“傲慢与偏见”并不少,除了常规的“社会偏见”和“环境压力”影响以外,更多地是因为觉得这个行业应该充满了利用情绪去煽动他人的骗子、伪君子、狂信徒,以此换取金钱收益。但真正进入这个市场之后,我发现,情绪是非常正常且客观存在的一件事情,尤其是带来巨大不确定性的市场情绪,因为它的存在,博弈才存在更多可能性。所谓的“买在无人问津,卖在人声鼎沸”,做到这一点的重要前提就是,理解市场情绪,识别不同情况下,多数人和少数人的情绪分别处于什么状态,这样才能做到在情绪高点卖出,在情绪低点(通常也是市场低点)买入,也就是所谓的“低吸高抛”,而非相反。不仅如此,除了市场情绪,需要正视的,还有自己的个人情绪和主观感受。踏空、卖飞、割肉、站岗,都会引起不同的情绪波动,而在各种情绪的驱使和影响下,如何做出自己的投资决策和确保交易动作不会变形,真的很考验人。
Do Not Trust, Just Verify.在许多人的眼中,尤其是原教旨主义的 BTC Maximum, Web3 世界应该是一个 Trustless 的空间,Not your key, Not your coins,一个 Code is Law 的领域,一个无需信任的去中心化生态。所以,理想状态下的 Web3 是不需要信任的,但反过来说,这正凸显了信任在 Web3 的可贵之处——毕竟,这里充斥着太多的骗局、Rugpull、土狗盘,匿名团队很多时候成了跑路的代名词。有句话说“圈子很小,不要乱搞”,正是当下 Web3 现有用户量有限的真实写照。在爱惜羽毛和应割尽割之间的选择,孰是孰非,自己把握就好。
有鉴于此,声誉价值的重要性被进一步放大了。而且,毫无疑问,链上声誉价值和链下声誉价值同等重要。本来最后一条想写“承认失败”的,但是想了想,好像很多事情也很难称得上是“失败”,反倒更像是不足——可以弥补、完善、加强的不足。
Web3 的财富效应仍然存在,所以才会有那么多人趋之若鹜;但 Web3 又是一个过于笼统的概念和极为庞大的范畴,这就决定了在这里,没有人是全知全能的,每时每刻都有各种各样的项目像雨后春笋一样冒头,一部分消失在时间的侵蚀下,一部分停滞于市场的摧折中,一部分坚持在建设的沉默里,一部分辉煌在发币的热浪中,只有最终极少数的项目能够成为这个巨大生态(同时又是一个加密货币微型经济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事情就是这么个事情,这些还是具备一定资源的项目或者平台,都生存、发展的如此艰难,更何况资源、信息、本金可能远远不如的个人呢?所以,在 Web3 ,有相当一部分人,甚至大部分人都是无法通过投资获利来赚取超额甚至巨额财富的,这是我们每个人都会逐渐认识到的一件事情,人的时间、精力、运气、社交范围等等都是有上限的,所以会有挂错单的时候,会有买错币的时候,会有看错时间的时候,会有被骗、被盗、被黑的时候,这些都是很正常的经历。承认自己的不足,敬畏市场、敬畏时间、敬畏技术,也是很正常的心理。
当然,承认不足并不是告诉大家,这里没有新的机会了,我们都是 loser ,我们只能混吃等死,相反,承认不足是为了之后变得更好——可以复盘得失,可以学习他人,可以提高能力,可以研究项目,可以做的事情有很多,而这正是 Web3 的魅力所在——拥有希望,拥有可能性,拥有赚取认知奖励的机会,一个项目就可能蕴含翻身机会,一个产品可能就是暴富阶梯,一个 NFT 可能就是一顿猪脚饭/海底捞/满汉全席。在外界处于剧烈变革甚至空前的危机处境之中,不被宏大叙事所蒙蔽,不被过激言论所影响,不被意见气候所压迫,保持自己内在小宇宙的稳定和平静,这就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
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收获自己想要得到的体验和回报,这样就很好。
注:我的微信-wenser8,添加请备注“公众号读者+ID”,谢谢。©️版权所有,禁止随意转载及盗用,如需转载请联系获得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