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中国女拳手
时尚
2024-10-23 15:53
浙江
尽管巴黎奥运会落幕已久,常园的母亲仍会一遍遍在手机上回看女儿夺冠的视频,看一次哭一次。镜头里的常园,在结束一场艰难对决后脱下拳击头盔,长发散落,额头全是汗。当裁判举起她的手,宣布她夺得奥运会拳击女子54公斤级冠军的那一刻,她振臂高喊,激动地跪地亲吻拳台,又跑向场边,纵身跃进古巴教练劳尔的怀抱。这位带出过七位奥运冠军的老教练,一把将满脸泪痕的常园举起,聆听赛场汹涌如浪的欢呼。在常园夺得中国拳击奥运女子首枚金牌之后,中国拳击队(女子)连续爆发,六名参赛选手拿下3金2银,创下中国队在奥运会上的耀眼战绩。从默默无闻到集体冲刺世界巅峰,中国拳击队(女子)经历了什么?这也是常园母亲的疑问。在上百次看女儿夺冠的视频后,她一边流泪,一边心疼地问:“闺女,这十几年,你怎么熬过来的?
当我们在北京见到中国拳击队中的三位运动员常园(拳击女子54公斤级冠军)、李倩(拳击女子75公斤级冠军)和杨柳(拳击女子66公斤级亚军),并不能立刻契合想象中拳击手那种坚毅、强悍的印象。她们跟同龄人并没有什么不同,会做美甲,喜欢谈笑,喜欢时髦穿搭。身材娇小的常园反差尤其大,她在赛场上有多冷峻凶狠,在赛场下的俏丽就有多令人意外。27岁的常园拿下金牌,用了整整十五年。李倩与杨柳也都花了十七年才站上奥运领奖台。她们的成长,也是中国女子拳击漫长的搏击路。
杨柳是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人,她清楚记得,刚上初中,就有教练到学校来挑苗子,看上她的身体素质,想让她练拳击。但父亲坚决不同意。“他觉得女孩子练这个干什么,肯定会受伤。”杨柳父亲的反对,不仅是心疼女儿,也因为拳击给人的刻板印象——这是一项只属于男人的运动,暴力、血腥、野蛮。
2008年初中毕业,父亲总算同意杨柳学拳击,家人亲自把她送到内蒙古拳击队。“想的只是试试看,如果不行,就回学校上课。”河南商丘姑娘李倩从篮球转向拳击时,已经17岁。她有天生优秀的体育底子,1.80米的身高,步伐灵活,在当时内蒙古拳击队招募的几十个女孩中,十分醒目。1997年生于河北行唐县的常园,看起来温柔娇小,其实是个“假小子”,从小跟男孩扎堆,爬树、爬墙、跑跳,因为淘气没少挨揍。父亲和祖父都在剧团做武生,她也跟着学武术,练跆拳道。12岁那年,她第一次接触拳击,立刻被吸引。两个拳手近距离对攻,漂亮摇闪,每一拳都是稳准狠的爆发力,如同勇敢者的游戏。“那时候什么都不懂,就觉得拳击很酷。”常园软磨硬泡,才得到父母同意,从跆拳道改学拳击。恰逢河北女子拳击队组建,她进入迁安市九江拳击俱乐部,就此撞开属于自己的新世界。在几个女孩选择拳击运动的年代,无论中国还是世界,女子拳击都是一项小众运动,相比男子拳击,又是极其边缘化的。<<向左滑动
尽管女性参与拳击运动的时间几乎与这项运动存在的时间一样长,但是在拳击运动的大部分历史中,女子拳击比赛都是被禁止的。1904年圣路易斯奥运会上,女子拳击以表演运动的方式首次登场。在20世纪20年代,伦敦一家女子拳击俱乐部成立,引起极大争议。女子拳击表演被斥为“可耻的”,“只是为了满足一群粗俗男人的感官享受”。世界对女子拳击的争议持续百年,从未停息。虽然奥运会在20世纪中期就强调男女平等,但女子拳击依然被大多数人反对。直到性别歧视诉讼和女性平等浪潮的兴起,才推动女子拳击运动发展。2012年,国际奥委会批准女子拳击纳入伦敦夏季奥运会,英国选手尼古拉·亚当斯赢得世界首枚奥运会女子拳击金牌。十二年后,中国拳击队以3金2银惊艳巴黎奥运会。很多人好奇,这十二年发生了什么。<<向左滑动
说起这些年的经历,杨柳一句“每一天都很苦”,举重若轻。“有时候训练会戴无氧面罩跑几公里,锻炼心肺功能,跑完直接吐了。”李倩算是能吃苦的拳击手,但备战奥运期间高强度的训练,有氧与无氧训练的叠加,依然在挑战极限。她们的训练分上午和下午。上午两个半小时密集拳法训练,下午则是两个半小时有氧训练,十公里长跑和短距离冲刺跑,不断来回。一天下来,体重会掉秤好几斤。“训练完,全身发软。明明很饿,但吃不下饭。身体累透支了,但又睡不着。”李倩说。最苦的不仅是体力消耗,还有无穷无尽的重复。枯燥的重复中,还要保持高度注意力。拳击看起来简单,但又很深奥玄妙。拳击手最先面对的不是如何出拳,不是对手,而是自己。恐惧是人的本能。当对手打过来一拳,人会闭眼、扭头、躲避,拳击手却要睁开眼,迎拳而上。从十几岁开始,她们就用训练克服重拳带来的恐惧。拳击是一项综合性运动,要求力量、速度、耐力、爆发力、协调性,从头到脚都要训练。枯燥、无聊,是日复一日要面对的。
李倩是个“反应比较慢”的选手,“学东西慢,但学过的东西记得特别牢,不会轻易忘记。”她只能靠自己寻找节奏,一遍遍揣摩教练的话。怎么转胯,怎么挥拳,头怎么偏,出拳时脚怎么移动,一丝一毫都需要精准,一丝一毫的偏差也都带来不同的结果。“有时那扇门关着,有时突然就开窍。”长期训练,伤口不断结痂又撕裂,伤痛是长年累月的。“流鼻血那都是常事。有时候被打一拳,头都懵了。”杨柳轻描淡写地笑说。李倩的膝盖、腰和手腕都有劳损,有时拉伤了,还无法动弹。
痛经则是每个女拳击手避不开的话题。常园每个月都要经历一次疼痛,严重的时候下不了床,“吃点止痛药继续练”。李倩的奥运征程始于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她以李金子陪练的身份去了伦敦,李金子最终夺得拳击女子75公斤级铜牌。之后的里约奥运会与东京奥运会,李倩站上奥运拳台,遗憾的是,未能拿到金牌。一次次锤炼,让她意识到,比赛不仅是技术比拼,更是心态较量。常园在中国拳击队属于第三代选手,她进入拳击队的时间虽然相对较短、年纪也小,但成长速度惊人。几乎所有教练都会夸赞她的天赋,灵活、领悟力快、拳法有效而凶猛。“别人学一年的,我几个月就能掌握。”常园在16岁就拿到世界少年女子拳击锦标赛冠军,一路金牌加身。2021年的东京奥运会,她被视为夺冠热门。“过度自信,就会导致自负。”常园回忆当时的参赛状态,情绪过于高涨,整个人处于急躁的状态。最终,她意想不到地止步于八强。“我虽然有天赋,但是在心态、情绪这方面可能不适合拳击。”常园意识到,能站上奥运赛场的拳击手,综合素质与实力都不相上下,想要赢得比赛,更多需要的是智慧与心态,需要沉着与冷静。痛苦的低谷期,她沮丧、不甘、自我怀疑,想到了退役。教练建议她休假一年,她脱下拳击服,回到家乡陪伴父母,远离拳击世界。她一度以为,自己再也不需要拳击了。
<<向左滑动
外界看来,中国拳击队在巴黎奥运会所向披靡,赢得干净利落,仿佛血色玫瑰一夜绽放。这条路背后,是每个人各自经历的曲折与艰辛。“中国女子拳击进入奥运会这个大家庭12年,在那之前,就有李金子这些运动员在打世界级的比赛。”在第一代女子拳击手累积的基础上,她们一代接一代,用相互陪练的方式,传递拳击能量。一位好的陪练,是残酷又温暖的存在。陪练需要研究和模仿不同的拳击手的特点、拳术,拿来跟运动员进行对抗练习,有时比真正的对手还要狠。常园在状态不好的时候,她的陪练一言不发,知道她个性要强。“我们是最好的闺蜜,也是战友。有时候我们对打起来,她打我打得比跟别人还狠。”很多时候,常园已经筋疲力尽,闺蜜一拳打上来,激发她的斗志,不允许她懈怠。训练场之外,她们衣食住行都在一起,形影不离,无话不谈。在常园远离拳击的日子里,闺蜜只跟她聊生活话题。她自己发现,度过最初两三个月的轻松,心又慌张了。八个月后,常园回到国家队,闺蜜抱住她,只说一句:“我就知道你肯定会回来。”李倩也在李金子身后做过多年默默无闻的陪练,研究世界各国顶尖女子拳击手的拳法,长进很快。对她来说,陪练是从另一层面快速成长。女孩们就这样相互扶持、依靠、对抗着,备战一场场比赛,直至巴黎奥运会。
女子拳击队的飞跃,离不开一位重要人物——来自古巴的拳击教练劳尔入驻。“他是以攻代守的战术,在赛场上很有压迫性。”作为三届奥运参赛者,李倩能清晰看到拳击队的变化,在十多年成绩和经验的累积上,劳尔的进攻性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成就了我们的神秘战术”。劳尔在古巴拳击国家队有三十八年执教经验,2018年到河南拳击队执教,仅四年就让河南拳击队拿到全国冠军17人次。他初到女子拳击队,大家在高压中觉得不适,甚至怀疑。当她们适应高强度的训练,劳尔的执教方式逐渐被认可。常园和李倩夺冠时,中国观众都会留意到,赛场边那个像父亲一样拥抱她们的劳尔。说起中国拳击队的惊人成绩,老人很谦逊:“这不是我的功劳,中国运动员具备这样的能力,我只不过激发了他们。”常园夺冠的比赛视频,在网站上被各路爱好者分析解读。她一边迅捷躲过对手进攻,一边摇闪设置“陷阱”,对手还来不及反应,一记结实的迎击拳占据上风。日常枯燥的拳法训练,全印刻在她比赛的每一个瞬间。当我们问这些女孩,拳击有什么魅力时,她们给出的答案既意外又统一。
“拳击是一门艺术,它并不野蛮。”杨柳说,“当你看两个高水平的人对决,你会发现拳击都是精湛的技术,很优雅。”拳击很绅士,甚至文质彬彬。”常园从不认为拳击是暴力,真正的拳击比赛,是两个体力与实力相当的对手之间的公平较量,是力量、技术、体能和意志的搏击。在三位女拳击手身上,你也能发现某种相似性。她们性格有活跃的一面,更多是谦逊低调、自信、有一股韧劲。奥运之后,她们奔忙在各种讲座、见面会、活动、节目录制与拍摄之间,不断讲述自己的故事。这是成功的代价,也是喜悦的一种。她们都想达成一个目标,让越来越多的女孩认识拳击艺术,让这个赛道上有更多参与者。当人们热烈讨论起常园身上的反差感时,她也接纳“性感女拳击手”这种说法。这恰可说明,一个女性可以突破性格的边界,用自信与韧劲树立起另一种面向的自我。
摄影师 王海森(SENSPACE)
策划 Yvonne Zhang
采访&撰稿 单米
编辑&造型 Zoey Zou
化妆&发型 许乃天
制片 文佳佳(JIA.S)
制片助理 吴方、尤青(JIA.S)、Alex
场地鸣谢 北京北武堂散打搏击俱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