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吉普赛人”在博鳌

时尚   2024-07-22 16:51   浙江  








4月,海南博鳌。忽远忽近的风筝排布在远方的天际,好像浮游的水母。一群人坐在距离海滩五十米之外的林荫下,眸子定定地望海。他们如鱼鹰般留意着这片海域微小的变化。当海浪卷起剧烈的轰鸣,头顶的棕榈树、椰子树与海枣树枝桠纷纷发出呼号,他们像收到信号似的站起身,麻利地戴起护膝与墨镜、头套,“风冲去了!”


这是一群典型的风筝冲浪爱好者。他们与骑电动车来往的本地人、观览的游客很容易区分开来:皮肤经过长期日晒呈琥珀色,肌肉饱满,四肢多有淤青和疤痕,以及,时刻关注着风的大小和方向。



图片由郁欣提供


风筝冲浪,顾名思义,混合着风筝、帆板、冲浪、滑水、滑板等多种运动元素,被称作本世纪最有趣的体育项目之一:脚踩一块特制的水上滑板,手持一只充气风筝,玩家借助风力的驱动于海面滑行。在博鳌的水域,时常能看到技术高超者凌空而起,于悬浮状态下做出旋转、摘板等花式动作。


这项运动最早出现在1988年美国夏威夷的海滩,千禧年进入国内。2008年在厦门,一群借风筝腾空、滑行的外国人,让当时在同片水域玩帆板、冲浪的国人开了眼界:怎么能滑行的同时还能飞行?他们四处打听这一希奇古怪的水上运动,从国外买装备,再自行摸索它的玩法。可以说,风筝冲浪在中国最初的落地和发展,依凭着水上运动爱好者们的猎奇之心。



图片由孙德秋提供



探索的过程中,他们发现,厦门并非合适的地点。风筝冲浪需要稳定的浪,更仰赖持续的、稳定的风。一般情况下,最适合风冲的风力在10-25节,即3-6级风力之间,厦门却受其地形与城市地貌影响,常年等不到适宜的风。沿着海岸线巡行,他们发现了地处台湾海峡中间的平潭,然后,再是博鳌——这座坐落于海南琼海东部的小城,每年4至6月会吹起来自太平洋稳定、湿润、强劲的南风。2014年,当国内第一家风筝冲浪俱乐部“风筝冲浪联盟”来到博鳌,它便开始被视作国内风冲的胜地。


职业风冲教练黎翔2016年在博鳌接触风冲时,这家风筝冲浪俱乐部面向的并非业余玩家,而是专业运动员——它培养了包括李鹏、李劲光在内的国内权威认证的“风筝冲浪四大高手”,以及谢伟鑫、陈逸嫚这些新生代的“空中飞人”,前者参与锦标赛类的竞速赛事,后者剑指“红牛空中之王”的花式项目。今年,风筝冲浪首次进入巴黎奥运会,陈静乐和黄齐滨两位职业风冲运动员赢得参赛资格。



坤坤
米色针织Polo衫、白色大廓形衬衫、蓝色条纹长裤

和黑色凉鞋 均为Givenchy Plage


但更多人追求的并非竞技的乐趣,而是凌空的自由和超越身体极限的可能性。2017年学习风冲后,孙德秋决定从厦门搬至博鳌,他觉得,“风冲可以借助风的力量飞到天上,飞一二十米高,那种速度和凌空的体验是无法取代的,就像在拍电影,明明是风把你带到天上去,你却好像在操纵风”。在博鳌,更多风冲人提到了同一件事——风筝冲浪是个只要一接触就会上瘾的极限运动。很多人原本只想花几天体验,没想到时间从一周、一个月、延长到三个月,最后,他们做出了留在博鳌的决定。


一个松散又聚合的社群也由此形成:松散,是因博鳌并非风冲人常驻之地,这群“海上吉普赛人”每年都要经历两至三次游牧民式的迁徙;聚合,则因他们认定了风,风去哪儿,他们就去哪儿。“追风人”可以来自天南海北,我们拍摄的博鳌风冲社群当中,黎翔是重庆人,明珠是东北人,郁欣和金泽之来自上海,孙德秋来自四川,坤坤则是山东人,他们通过滑雪、浆板、索道滑水等其他运动接触风冲,但他们如今都以大海为家,共享着同一个身份。


孙德秋

大廓形条纹衬衫、白色背心、棕色长裤和棕色皮带

均为Dolce & Gabbana






玩风冲的第六年,明珠依旧每天盼风来,盼着能有下水训练的机会。和黎翔、孙德秋、金泽之、坤坤一样,明珠如今是职业风冲教练,白天多数时间在岸上教学,但只要有时间,她必定要下水,训练新学的动作:身体在空中旋转360度后,风筝也流畅地旋转360度。



图片由明珠提供



“你知道吗?每进步一点,我真的超级高兴……高兴到无法入眠。”明珠提到风冲时,声调都有种似唱诵的喜悦。身为曾经的滑雪爱好者,她认为二者存在明确的分野,滑雪的业余爱好者难以完成空翻、360度旋转等高难度专业动作;风筝冲浪却不存在类似的天花板,它既不存在年龄、性别的限制,也不存在动作完成的极限。


如果说风筝本就是对身体极限的延伸——人类竟可以如鸟一般驭风飞行——风筝冲浪更是拓展了“极限”本身的概念。去国外追风时,明珠惊奇地发现,国外甚至存在80岁高龄的风冲者,“白天下海玩风冲,晚上去台球场聊天、打台球”,这让她消除了内心的焦虑:原来一个人的生活也可以不被年龄的天花板禁锢。



白色背心 Dolce & Gabbana

蓝色短裤 Fendi



“极限运动就是没有止境的。不管水平成长到什么地步,永远有更高的位置可以挑战。”70后的黎翔坐在一群蓬勃的年轻人当中,说话时显出智者般的淡然和审慎。“玩极限运动,情绪就是不停地在交织。只要你去挑战做不到的事情,首先肯定有挫败,有沮丧,当你某一次成功,肯定会在海里大叫,而当你的成功率越来越高,兴奋感就越来越低,就会挑战新的动作……这是一个循环。”对风冲人来说,他们的极限随时被打破,随时在流动:可以跳得更高些吗?可以再多转一圈吗?



郁欣

灰色针织坎肩、黄色格纹毛衣、黑色长裤、

粉色短裤和黑色皮鞋 均为Prada



有趣的是,与随时准备挑战自身极限相对应的,是风冲人分外平和的心态。郁欣是眼镜设计师,两年前搬来博鳌,他清楚记得,上板的第一节课,教练对他说:“别着急,人不平和,是站不起来的。面对大自然,要谦和。”着眼于效率的现代社会强调快速完成一件事,时间即是成本,风筝冲浪却从起初便告诉前来学习的人们——和自然合作,必须沉得下心。



图片由郁欣提供



郁欣以健身房、体育馆内的健身训练为例,这些室内运动多半由人力控制,身处恒温的、不受天气侵扰的空间,人们总是带着明确的训练目标,也总是能够实现这些目标;自然却存在诸多未知,“每道浪都不一样,每天的风也不一样”,与不确定共处,反而让人看见自我的渺小,放下对目标的追逐,学习真正享受运动本身,“只要经历了,学习了,了解了自然,就实现了户外运动的乐趣”。



坤坤

印花衬衫和条纹针织衫 均为Loewe

镂空草帽 Prada



等不到风,上不了板,每个风冲人都经历过着急、焦虑的阶段,教练坤坤把这一阶段称作“洗礼”,“当你不把自己的想法放在第一位,学会释怀,才是风冲真正的开始。我们在海边等着,有风就下去玩,没风就在海边聊天,玩游戏,这都没关系”。这个年轻男孩有双干净的、乌黑的眼睛,他打了个比方:小风天是温柔的好朋友,大风天则是严厉的好老师。


“洗礼”阶段恰似心灵的修行——黎翔有时给学生上课,会错觉自己在教哲学,“我一直告诉他们,风冲的第一课是放手。当你觉得抓不住风筝的时候,反而要放开风筝。这对人生也同样适用:当一件事面临失控,你抓得越紧,它也会往不好的方向加速发展;你干脆放开手,让它去,事情会慢慢变好的。”有时候,大脑知道,身体的本能却在对抗,因而风冲这项运动就如同对潜意识的训练:通过对自我不断的提醒,以及身体反复的训练和学习,最终在面临危险之时做到放开恐惧,离开舒适圈。黎翔认为这正是体育运动带来的“知行合一”。

同风冲人交谈,关于风筝冲浪社群文化的种种误解也逐渐被厘清:与其说他们痴迷于一项“飞檐走壁”般的极限运动,不如说他们所选择的,是一种出走都市、缓慢而又松弛的生活方式。

“到海边,人们有无数种度假方式,可以游泳、冲浪、潜水,甚至在酒店躺着。风筝冲浪是时间成本最高的一种,你要投身其中,就必须跟随风,慢下来。”黎翔说,“所以它投射出的是一种人生选择。在城市中光鲜亮丽是一种生活方式,我们在海边晒得黑不溜秋也是一种生活方式。”


图片由孙德秋提供



回到城市,风冲人难免感到无所适从:逼仄的天际线,拥挤的人潮,无处不在的社交网络,急躁的都市能量场,以及膨胀的消费主义……之前在厦门做健身教练,孙德秋为了做业绩时刻在线回复消息和电话,来到博鳌,在海里一待就是一下午,曾有四个月时间,他只在睡觉前用手机。他说,正是那种脱离都市秩序的自由,推着他把家搬到了博鳌。


都市的审美标准在这里也失去了其效力。明珠最初玩风冲,有过关于容貌的担忧——希望尽可能做好防护措施,以防晒黑;或者把自己打扮得时髦、漂亮,“但是到后来,这些事情完全都不重要了。我以前在城市也买包,买衣服,买首饰,玩了风冲之后发现,它们都是多余的”。如今博鳌风冲的女性群体不断拓展,她们行走在海滩,大方露出琥珀色的皮肤和结实的肌肉线条、撞击海床留下的淤青,把这些看作大海送来的礼物。



明珠
宝蓝色垫肩外套、白色长裤和黑色凉鞋
均为Burberry





十年前,成熟的风冲教学体系尚不存在。摆在风冲新手面前的是一条完全陌生的路,他们先要用眼睛观察他人的动作,再从口口相传的经验中探索和建立自己的动作模式。作为过来人,黎翔回忆说,那个时候,上板可以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于是也有了“上板饭”这一不成文的习俗:每位上板成功的新手,都得邀请海边俱乐部熟识的、不熟的人,同坐一张饭桌上,吃喝闲谈,见证这个有仪式感的时刻。后来,“顶风饭”“大跳饭”以庆贺为名的饭越吃越多,社群也自然而然地建立起来。


现在,风冲职业教练需经过训练和考核:会单手控制风筝,会跳跃,会救援,以及对风冲运动的底层逻辑有所洞察。而风冲社群的人们依旧一同吃饭。博鳌如今的十五家俱乐部里,有以年轻人为主的Hifun,或以女性居多的海上部落俱乐部,各个俱乐部内部,教练与玩家、玩家与玩家间的黏性极大:一辆车遥遥地开来,一只风筝飘在远海的空域,他们都能立刻识别彼此的身份。



小泽

左图:

印花衬衫、黑色短裤和绿色外套 

均为Louis Vuitton


右图:

米色logo镂空上衣、棕色条纹短裤和条纹草帽 均为Fendi



有人说,当人们聚集起来,文化便诞生了。在如今这个分化越发严重、信息越发过载和碎片化的时代,能够引起集体共鸣而将拥有不同文化背景、价值观取向的人聚拢到一起的社群文化,显然也越发珍贵。


风冲刚进中国的那几年,来博鳌的除去职业运动员,多数是年龄在五十五至六十岁左右的男性。这和风冲高门槛的时间成本、装备成本有着紧密的关联——需要大量时间等风的风筝冲浪,首先筛掉的便是时间不自由的工作人群;而一只充气风筝在五千至万元左右的价格,也超出了年轻人的经济承受能力。


疫情为博鳌风冲社群的结构带来了明显的变化:过往以国外度假地为优先的人群受到外部限制,于是将眼光投回国内的度假胜地;留学或工作归来的年轻人,则是被社交网络平台的视频吸引,想着在做出下一步重要决定之前,先来博鳌学个有趣的技能。



<<向左滑动

图片由小泽提供



黎翔是这一变化的亲身经历者,“2022年开始,玩风冲的年轻人变多了。这几年国内视频号、短视频的发展,让很多人知道了风冲,他们也愿意来体验。尽管风冲仍然算小众运动,体验的人数却始终在增加。其实,任何运动的发展最后都是靠年轻人”。在他看来,“如今的风冲就是十年前的滑雪”。


这意味着,风冲会成为下一个普及的大众运动项目?黎翔摆摆手,他有些无可奈何,滑雪场的平台资源可以不断拓展,适合风冲的沙滩资源却极少——拥有便利海岸线,风力稳定的地点,国内仍旧唯独平潭与博鳌两处。“风冲未来很难变成全民体育项目。冲浪能成长起来,就是因为现在十几岁、二十几岁的人都在玩这项运动,它已经在经历不同代际的更迭。风冲从装备价格到时间成本,都限制了年轻人的参与。”


因此,除了“二十一世纪最有趣的体育项目”,风筝冲浪也被称作最难入门的极限运动。


但黎翔仍然相信,发展风筝冲浪社群文化有其意义:俱乐部把一群志同道合的人聚拢在一起,创造一个据点供大家提供交流、分享,因为只有当不同的文化圈子互相交流和融合之时,才能碰撞出更多新鲜的东西。他理想中的风冲社群文化还未成型——吃饭之余,人们还可以共同创造些什么呢?


“所以我希望每天的风能够好一点,入门简单一点”,他坐在风筝冲浪联盟的遮阳伞下,回头望海,“这样至少更多人是学会了之后再决定喜不喜欢,而不是没学会就已经放弃加入社群”。





摄影 何开拓一 
采访、撰文 Leandra 
造型、编辑 Elva 
妆发 梅少波 Mei 
制片 詹旋、刘丹丹 
海报设计 湾湾
助理 Amy、Doris


ELLEMEN睿士
从男人的衣橱到花花世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