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义务教育初中历史国家级示范培训 | 倪玉平·义务教育历史七年级下册重难点分析

文摘   2024-09-05 12:41   重庆  

2024年义务教育初中历史国家级示范培训


培训简介

1.培训网址(免费报名):

2024年义务教育三科统编教材国家级示范性培训网络服务平台网址:t.pep.com.cn/tbjc

2.培训内容(历史):


倪玉平·义务教育历史七年级下册重难点分析

1.全文摘要:

本次修订的七年级下册教材旨在系统介绍隋唐至明清时期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覆盖政治、经济、外交和科技文化等多个领域。教材重点阐述了这一时期内重要的政治变革、经济发展特点、民族关系进展和中外文化交流成果,目的在于提供一个全面、深入的历史学习框架,从而增强学生对国家和文化的认同感。隋唐时期以政治稳定和经济繁荣为主,包括科举制度的确立、贞观之治和大运河的开通等,展示了从分裂到统一的政治经济整合过程。宋元时期见证了政治体制的重大转变和版图的扩展,同时也促进了文化和科技的高度发展。明清时期则着重于政治体制的进一步集中与专制,以及对外关系和经济发展的新面貌。教材不仅介绍了各朝代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状况,还突出了民族文化交融的重要性,以及思想文化领域的丰富成果。通过这些内容的讲解,教材鼓励学生探究历史的深层次意义,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文化自豪感,体现了历史教学在传承文化、提升国民素质方面的积极作用。

2.发言总结
介绍了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材的编写背景、内容结构及教学建议。该教材由多领域专家合作完成,专注于系统讲述中国历史,自隋唐到明清,涵盖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外交与科技文化等方面。教材详细阐释各历史阶段的重要事件、变革和成就,并着重展示了这些变化对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通过引入专题、地图和图表等多样化元素,教材旨在增强学生的历史理解与记忆。在教学建议部分,强调了利用最新研究、培养正确的历史观念及提升学生历史思维与实践能力的重要性。教材提倡使用情景模拟、探究学习等多元化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兴趣并增加课堂互动。最终目标是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育他们的爱国情感和文化自信,支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

3.要点回顾:

3.1七年级下册的历史教学大纲有哪些关键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历史教学大纲基于政治、经济、外交和科技文化四个主题展开,每个部分都具有自身的侧重点。例如,政治模块强调隋唐至明清政治发展的基本脉络,包含统一科举制、贞观之治、三省六部制以及一系列重大政治事件;经济部分关注这一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特点;外交部分突出对外交往的重要事件;科技文化部分则介绍这一时期的科技进步与文化成就。


3.2隋唐至明清的政治发展如何体现并强化中央集权?

隋唐至明清政治发展中,中央集权是一个持续发展的主线。隋朝时期通过一系列改革,实现了国家统一并加强了中央集权,如隋炀帝开通的大运河不仅是一项经济活动,更是加强南北政治文化交流和巩固国家统一的关键举措。唐朝时期,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成功建立均源于统治者的明智决策,特别是吸收隋朝教训进行的针对性改革,如纳谏用人、推行三省六部制等,从而进一步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3.3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和社会发展中扮演什么角色?

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的创建标志着封建社会社会流动机制的初步确立,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公平正义及提升官员素质起到了重要作用。隋朝统一后开始实施的科举制度,是中国文化长期领先世界的重大贡献之一,至今仍影响深远,例如现代高考制度便是科举制度的一种延续。


3.4宋朝科举制度如何加强并推动教育发展?

宋朝对科举制度进一步加强,特别强调殿试的作用,使得录取名额扩大至天子门生,从而极大地促进了读书人追求功名的道路,成为推动宋代教育发展的重要推手。尽管如此,由于宋代军事实力与财政压力巨大,出现了范仲淹和王安石的两次变法尝试。


3.5元朝行省制度如何形成及其对中国疆域治理的影响?

元朝在征服蒙古及之后的过程中,通过借鉴中原王朝的治理体系,确立了行省制度这一具有深远影响的政治架构。这一制度成为中国古代行政区划制度的开端,且元朝在台湾和西藏等边疆地区的有效治理,标志着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阶段。


3.6明清时期的重大政治事件有哪些,并解释其重要性?

明清时期的重大政治事件包括靖难之役、废除丞相、内阁厂卫的兴起、八股文的流行、隆庆合议、张居正改革、大顺政权、清军入关、军机处和奏折制度的确立以及文字狱等。其中,靖难之役展示了皇位争夺背后的逻辑链,废除丞相则揭示了加强中央集权的真实目的与过程,隆庆合议则体现了各民族间的冲突与融合趋势,而张居正的一条鞭法则是当时社会经济改革的核心措施。


3.7明清时期中国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中的地位变化及其带来的社会经济影响是什么?

明清时期,中国成为了全球经济体系的一部分,尤其在白银大量流入中国后,成为了世界白银资本市场的中心。然而,这也带来了沉重的社会经济后果,如银钱比价剧烈波动引发的生活成本增加,以及因白银外流导致的老百姓交税负担加重。此外,鸦片贸易的兴起和中国政府禁止鸦片贸易的决定,更是加剧了这些经济和社会问题的复杂性。


3.8隋唐时期民族关系的主要事件及影响是什么?

隋唐时期的民族关系发展中有几个重要事件,首先是文成公主入藏,这是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友好往来的象征,强化了民族团结。其次,唐太宗击败东突厥并设立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强化了对西域的管理和控制,对后世尤其是元朝和清朝对新疆地区的管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9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的关键节点有哪些?

该阶段民族关系的核心事件包括辽朝的建立及其文化创新(文字和货币)、宋辽之间的澶渊之盟、西夏的兴衰与对宋朝的称臣纳贡以及女真部落统一后的金朝崛起和宋金战争导致的靖康之变。此外,元朝作为少数民族统治者入主中原后,强化了对边疆地区的开发,尤其是对回族前身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3.10明清时期民族关系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进展是什么?

明清时期,郑成功收复台湾和康熙皇帝统一台湾,巩固了国家领土完整。另外,清朝通过改革户籍制度(摊丁入亩)和加强对西藏的有效治理,提升了国家治理能力。这一时期,外来作物的引入丰富了中国人的饮食结构,商帮如晋商、徽商的兴起则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体现之一。此外,明清时期的手工业、农业以及雇佣关系的发展,标志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繁荣与进步。


3.11隋唐时期中日文化交流的主要事件是什么?

隋唐时期的日本多次派出遣唐使,即并派使者向中国学习先进的知识和技术,以此来改造日本社会。唐朝僧侣鉴真六次东渡日本传播佛法,推动了两国的文化交流。


3.12宋元时期有哪些标志性事件标志着中外交往的发展?

宋元时期标志性事件包括海上丝绸之路的进一步发展、《回回药方》的出现以及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向海外传播。元朝设立市舶司加强对海外贸易的管理,并在政府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比重。


3.13明清时期的对外交往有何重大举措或冲突?

明清时期,郑和七下西洋促进了亚非国家间的友好往来;戚继光抗倭体现了以国家和民族安危为己任的爱国精神;万历援朝战争展现了当时中国对周边国家的宗主地位;禁海令反映了明清时期的闭关锁国政策及其后果;而郑成功收复台湾则表明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决心。


3.14隋唐时期在科技文化和对外交往方面取得了哪些重要成就?

隋唐时期的重要科技文化成就包括雕版印刷术的传入和发展和孙思邈的贡献、唐诗及敦煌莫高窟艺术。同时,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产生深远影响。


3.15宋元时期的科技文化成就有哪些?

宋元时期的科技文化成就有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等四大发明的应用推广,沈括的授时历、理学思想的兴起,以及宋词、元曲等文学艺术高峰。此外,《资治通鉴》作为一部具有社会价值的历史著作也被提及。


3.16明清时期的科技文化和对外关系表现为何种状态?

明清时期是科技文化传统时代的集大成时期和总结时期,出现了本草纲目、天工开物等科学巨著,以及明长城和北京城的建设。在思想领域,王阳明等人提出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新思想,而在文化艺术方面,明清四大名著及昆曲、京剧等形式多样化的艺术形式得以发展。


3.17新修订的历史教材是如何展示中国思想持续发展演变的过程的?

新修订的教材在介绍思想史时,不仅强调孔子之后儒家思想并未停滞不前,而是不断向前发展。它特别加入了唐朝思想家(如柳宗元)、宋代理学家以及明清时期的王守仁、顾炎武等人的思想内容。学生们在学习中只需把握各个时期思想家的核心理念,例如顾炎武提出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或黄宗羲对君权的批判观点。


3.18程朱理学在新教材中是如何呈现并解读的?

程朱理学在新教材中通过举例让学生理解,朱熹等人试图将天理与伦理道德结合起来,主张人们应遵循天理行事,以此维护封建统治秩序。这种将伦理道德纳入天理体系的做法,旨在让学生认识到其背后的根本目标。


3.19新教材如何处理民族关系专题以展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特点?

新教材增设了隋唐时期民族关系的专门章节,使得这一时期的民族关系得以更全面、深入地呈现。这一设计不仅有利于衔接后续宋元及明清时期的民族关系发展历程,还借此教育学生理解汉族与其他民族在长期历史交往中的交融过程,进而认识中华民族并非单一族群创造,而是多元文化共同构建的结果。


3.20对于教学中地图的应用,应该如何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利用地图信息?

在讲解边疆各族分布图时,老师应注重帮助学生了解大体方位而非具体年份、地名等细节,以免分散注意力,失去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同时,对于明清时期的经济分布图等辅助材料,也需控制好讲解难度,确保学生能快速形成基本认知,而不必深究每一个具体数据和地理信息。


3.21新修订教材在教学理念上的变化是什么?

新修订的教材在教学上强调以正确的历史观为主导,并注重吸收最新主流学术研究成果。例如,在明清部分的经济章节中,特意引入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史料解读,旨在启发学生思考雇佣关系背后的社会现象及其意义,而非强加结论。


3.22新教材在知识拓展栏目的设置目的是什么?

知识拓展栏目引入了如唐朝教育、百家姓由来、南海一号沉船考古发现等丰富多元的内容,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的课外延伸阅读和自我探究。这部分内容并非强制性学习要求,而是作为对学生知识扩展的有益补充。


3.23新教材如何提升学生历史学习的技能与方法?

在新版教材中,加入了学习方法的教学,包括如何读懂文献史料以及如何把握历史事件要素。同时,特别设计了活动课“我国传统节日的起源与传承”,采用了多学科交叉学习的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工具和手段,旨在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独立研究能力。


3.24新教材课后活动有何创新之处?

新教材课后活动调整较大,除传统的总结性题目外,新增开放性题型鼓励学生动手实践。例如,在隋唐时期主题下,学生需查找并制作敦煌画册展示艺术之美;在明清时期主题下,则要求学生探索家乡历史遗迹并在班级内进行介绍;而在宋元时期,则要求学生欣赏《清明上河图》,感受北宋城市生活气息。这样的设计使课后活动更贴近生活,有利于将历史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增加学生参与度,激发他们对家乡历史的兴趣和自豪感。


4.思维导图:

注:以上文字由通义千问2.5(https://tongyi.aliyun.com)总结生成,如有错讹,请以原视频为准)


合集推荐:

2024年义务教育初中历史国家级示范培训 | 张海鹏——帮助中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2024年义务教育初中历史国家级示范培训 | 徐蓝—在守正中创新:义务教育历史修订教材如何落实新课标理念
2024年义务教育初中历史国家级示范培训 | 李卿·中国历史部分修订重点及主要变化

2024年义务教育初中历史国家级示范培训 | 刘健·世界历史部分修订重点及主要变化

2024年义务教育初中历史国家级示范培训 | 黄朴民·义务教育历史七年级上册重难点分析

2024年义务教育初中历史国家级示范培训 | 张海·中华文明起源专题解读



三分糖历史
三分糖历史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