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义务教育初中历史国家级示范培训
1.培训网址(免费报名):
2024年义务教育三科统编教材国家级示范性培训网络服务平台网址:t.pep.com.cn/tbjc
2.培训内容(历史):
1.全文摘要:
3.1义务教育教科书修订工作的主要依据是什么?此次修订工作中坚持的主要原则有哪些?
本次义务教育历史教科书修订工作的主要依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反映党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二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论述,体现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三是依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及多项与历史教育教学相关的文件要求进行指导。此次修订工作始终坚持的原则主要有三点:首先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指导,注重发挥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和文化观;其次是以学生为主体,全面贯彻课程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并充分考虑各地教学实际情况和需求;最后是坚持守正创新,继承并丰富现有教材的优点,改进编排方式和内容设计,提升教学质量。
3.2如何组织和开展义务教育历史教科书的修订工作?
义务教育历史教科书修订工作由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义务教育历史教科书修订编委会统筹协调。该编委会由多位知名学者担任主任、副主任,负责总体规划和统稿定稿工作。整个修订过程分为若干小组(共六个修订组),每个小组由高校、研究机构、教研部门和中学教师组成,负责具体教材内容的修订。此外,人教社历史编辑室在前期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在正式修订前提出了初步建议。教材经多次精打细磨后,于2023年9月完成修订,包括6册中国历史和4册世界历史,并在全国十个省份进行了试教试用,以便进一步检验和完善教材。
3.3试教试用期间,师生对教材的反馈如何?针对试教试用期间收集到的意见建议,教材修订组是如何处理的?
据统计,在本次试教试用过程中,共有超过12200名学生参与,他们普遍对本套教材给予高度评价。调查结果显示,95%的教师表示满意,84%的学生喜欢该套教材,并认为它紧跟义务教育新课标,提升了教材的思想性、时代性、科学性、系统性和适宜性,有助于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修订组对各地市教师及民众提出的听课座谈会意见、教师工作报告和具体意见等进行全面梳理和研讨,逐条分析研判,最终形成初步处理方案。随后在12月下旬举行的教科书修订会议上,结合这些意见和编委会讨论成果,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全面审视并解决了部分问题。
3.4部分意见是否被采纳或否决,并给出了哪些理由?
针对部分意见如教材内容调整、单元结构增删等,考虑到全国各地实施水平存在差异以及教科书体例结构的一致性等因素,决定不做修改。但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补充相应内容。
3.5教材经过了多少道审阅程序以及最终得到什么样的结论?除了专家委员会审阅,教材还接受了哪些机构和教师的评审?
本次教材修订经历了一系列严格的审阅流程,首先通过了国家教材委员会、历史学科专家委员会和思想政治审议专家委员会的初审,获得了总体好评并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了意见。经过多次审议后,修订编委会采纳了大部分意见,并对教材进行了必要的修改和补充。此外,教材还接受了来自100名在职高级以上职称的优秀教研员和教师组成的审读团队的检验,他们基于一线教学经验和教材实际使用情况提出了大量宝贵意见,其中约60.2%的意见得到了有效解决或补充。
3.6教材修订的目标和意义是什么?
此次教材修订旨在落实国家意志,确保中学历史教科书符合主流意识形态,不仅传授历史知识,更要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爱国主义情怀。修订内容重点围绕唯物史观教育进行改进,使教材更好地体现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和重要事件,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其中。
3.7教材如何调整社会形态的学习线索?
在新修订的历史教材中,对各时段的社会形态进行了明确整合。例如,在中国历史中,从七年级至八年级下册,教材按照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再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顺序进行讲解,使唯物史观有关社会形态学说的线索更为清晰。同时,世界历史部分也做出了相应调整,强调了各区域文明的发展脉络,并增补了相关时期的社会制度和经济形态内容。
3.8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版教材中的教育内容有哪些新增或强化的部分?新版教材如何深入反映革命传统和党史教育?
新版教材在七年级上下册全面呈现了中华悠久传统文化的重要元素,特别是充分反映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最新成果,重点介绍了良渚和陶寺遗址等考古发现,系统阐述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起源形成过程。此外,教材还进一步加强了对中华传统主流思想发展演变的讲述,新增了唐朝儒学复兴、宋明理学和明清思想等内容,增强了对中国历史文化优势的理解和认同感。新版八年级上下册教材更加系统地梳理了中国的近现代史、中共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以具体历史事实展现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历程。此外,新版教材凸显了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丰富了对局部抗战、东方主战场及两个战场抗战历史的认知。同时,教材深入剖析了毛泽东思想的形成过程及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贡献,进一步充实了英雄人物和党的精神谱系,增强了学生的爱国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3.9新版教材如何强化国防教育和国家安全教育?
新版教材高度重视国家主权意识和海洋意识教育,通过历史事实展示新疆、西藏、台湾及附属岛屿如钓鱼岛、南海诸岛等作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历史渊源,旨在增强学生维护国家统一和国家安全的责任感。此外,教材还补充了重大历史事件的相关内容,如展示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的发表背景,以及新中国不同时期在国防、外交和推进祖国统一方面的举措和成就。另外,教材优化了设计疆域地图的选用和设计,将重要地区和古今地名标注在地图中,明确展示了各个民族在中国历史上的交往交流交融,有助于构筑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3.10教材在七至九年级如何调整古代民族内容?
在七年级上下册中,新增了“隋唐时期的民族交往交融”课程,并在明朝部分增设了专门介绍明代民族关系的内容,包括努尔干多斯负责管理东北诸族等细节,以及浓情合一如何处理明朝政府与北方蒙古各部落之间的冲突。此外,在八年级下册,重点强化了“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成就”,通过设置“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展现了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民族工作领域所取得的重大进展。
3.11这次教材修订的具体结构调整有哪些要点?
修订后,教材结构整体保持稳定,但对某些部分进行了微调。例如,八年级上册减少了一个单元和五节课,原因是原有内容较为繁重;而八年级下册则增加了一个单元并增添了四节课,旨在更好地展现不同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面貌。同时,全套教材总字数略有增长,栏目更加丰富,且课后活动设计更为优化。
3.12这次修订是如何实现贯通的同时代和创新栏目设计的?
此次修订将八年级上、下册的教学方式由原来的通史与专题史结合转变为完全按照通史体例编排,将历史主线与专题内容深度融合,以便更好地突出历史发展主题主线及阶段性特点。新增设了“实践中读地图”、“学史崇德”等创新栏目,前者按时序呈现本单元重大历史事件帮助学生建立时间线索和发展趋势,后者从历史人物言行和故事中提炼育人价值,引导学生明理、修德、立志。
3.13教材修订在学习方法和图片质量上的改进体现在哪些方面?
修订引入了“学习方法”这一新颖栏目,每本书包含2-3种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及其典型案例分析,旨在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历史方法解决问题。此外,严格遵循情景导入原则,优化课前导入环节,并将“问题思考”改为更具启发性的“想一想”。教材还精选了来自多家知名博物馆及遗址发掘地的900余幅珍贵历史图片,大幅提升了图片质量和信息丰富度,既增强了学生的视觉享受,又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3.14新文化运动及十年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重新定位是什么?新教材在抗日战争胜利章节及中共历史作用方面的改变有哪些?
在新的历史教材修订中,将新文化运动作为54运动背景时,原教材将其五年计划内的内容总结为“国共合作至国共对立”,而未充分展示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建革命根据地并成功实施农村包围城市战略的过程及其对中国革命道路的重大影响。修订后的教材更改为“从国共合作到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以此强调中国共产党在这十年间的重大历史贡献。在更新后的九年级上册历史教材中,新增了一目描述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中流砥柱作用的内容,进一步突显了中国共产党在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以及全民族抗战中的关键地位,并更加鲜明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作用。
3.15为何本次教材修订选择保留“走向近代”而非“步入近代”这一说法?
在新版教材中,考虑到学术界关于世界历史何时进入近代的不同认知,原教材“步入近代”的说法被更正为“走向近代”。此次修订沿用了这一说法,并确保了高中教材与之的一致性,以保持教育体系的整体性和连贯性。
3.16新版历史教材的教学建议主要包含哪些方面?
4.思维导图:
注:以上文字由通义千问2.5(https://tongyi.aliyun.com)总结生成,如有错讹,请以原视频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