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的学术来自“让眼睛有光的教育”

文化   2024-10-18 11:11   北京  

“必记本”注:本文作者为四川大学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石硕关于教育的一篇感想,原题“让眼睛有光”,首发“石硕散记”,特此分享。



先讲个故事。

一次,某巡视组来校巡视,提出要找我谈话,我大惑不解。我一介平民,普通教员,为何找我谈话?工作人员电话里嘟囔道“可能您比较资深吧”。“资深”是对上年纪者的一个礼貌称谓,恰如人们戏称的“资深美女”。年龄大自然处于弱势,只得啃哧啃哧前往。会议室坐着三位工作人员,很和蔼。问些学院情况后,提出一个我认为很有水平的问题:“您认为,学院今后发展最大隐患是什么?”我想了想,说“后继乏人”。他们瞪大眼睛疑惑地看我。我举了个例子,我一位博士生刚留校半年,数月不见,前不久见到她,我吃了一惊,发现她最大变化是眼里无光。一问方知,科研压力山大,按规定头三年须发文若干,否则走人。其次刚留校,地位低微,各种拉差打杂之事不断。故每日碌碌,如同打仗,人很分裂,几近崩溃。这让我很感触。我说高校在人才上是近水楼台,我们留下来的多是优中选优的苗子。没想到,留校后,就陷入拔苗助长的环境。一年要发多少论文、完成多少课时,申报哪一级项目,等等,诸多量化指标。

过去傅斯年先生主持史语所,规定新进所的年轻人三年内不得发表论文,只做一件事:读书。如今,一位博士留校半年已眼睛无光,令人堪忧。我说,一个让人“眼睛无光”教育体制,肯定后继乏人。巡视人员拼命记录,并问:“您认为原因何在?”我说,目前高校都按指标和数字进行管理,高度“内卷”和急功进利,拔苗助长,只重外在不看本质,对人才是无形的摧残。大部分人经一番拼搏,或许也能慢慢适应留下来,但却从一流变成二流乃至三流。就像一棵树,该浇水时没浇水,以后再怎么浇,也补不回来了。


我说,我对高校“青椒”们的生存境况深表忧虑。

某次在外地开学科评审会,不经意讲起这故事,大家都会心而笑,会后开玩笑地调侃起“让眼睛有光”这句话。

当下,在教育领域,“让眼睛有光”这类话已越来越不合时宜,越来越没技术含量。评估教育的成效,越来越依赖各种量化指标。但我以为,评判教育成效其实很简单:看老师、学生眼里是否有光。

如何让老师、学生眼中有光?这涉及一个根本问题:教育是什么?据我理解,教育本质上是用知识唤醒人的灵魂。过去有句流行语,称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说明老师的工作与人的灵魂有关。“灵魂”是什么?我认为,“灵魂”至少包含以下几点:

第一,灵魂是内在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
第二,灵魂是人的精、气、神。
第三,灵魂是涵养、格局、思想、情感和智慧。

一般说,世上最重要的东西大都是形而上的,看不见,摸不着。但可以肯定,一个灵魂觉醒、内心充盈的人,眼睛肯定有光。衡量教育成效,最简单、最直接的标准是看眼里是否“有光”。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校训,是“借汝之光,得见光明”(In lumine Tuo videbimus lumen)。教育的真谛,正是让老师、学生得见光明。若教师眼里无光,如何点燃学生心灵与智慧之光?

如何让人灵魂丰盈,眼睛有光?长期以来,我们对教育有一个误解,或说认识盲区,即“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改变命运”。在这一理念支配下,无论中小学甚或大学教育,均以传授知识为本。

某次聚会,一位母亲向曾做过985大学校长的朋友请教一个问题,她因担任职务,事务繁多,无暇照顾女儿,花了一笔不菲的学费,将女儿送进英国一所贵族中学。她问,值还是不值?做过校长的朋友不假思索,回应道:该送出去,理由是我们的中小学、大学主要教知识,不教认知,也不教做人。母亲讲述了她女儿入学后的一个经历。学校分寝室,3人一间,每位学生写你最想和最不想同寝室的各5位同学,老师再按学生意愿统一调配。分配结果,她女儿和她最想的第一名和最不想的第一名分在同一寝室。做过校长的朋友说,你看,这就是认知,是在告诉和引导学生,要和你最喜欢和最不喜欢的人学会相处。

这颇能说明“知识”和“认知”的差异。

一般说,知识是死的,认知则是知识基础上对事物认识与判断。知识属客观,认知则包含主观和思考,包含“知”“行”的合一,包含了眼界与见识。若将教育狭窄地理解为知识传授,填鸭式以灌输知识为目的,恰恰会扼杀思考,让智慧之光泯灭,让眼睛无光。试想,一个人在接受教育期间,总被填鸭式地灌输各种知识,无喘息之机,无思考空间,无闲适的心态和学习的愉悦,在这样的教育体制下煎熬出来,人的心智之光肯定泯灭,眼睛无光。

若干年前,参加中山大学人类学博士论文答辩,有篇研究美国“在家教育”的论文,给我印象颇深。上世纪50-60年代,美国一些中产阶级及宗教家庭对学校教育持否定态度。认为人千差万别、秉赋各异,学校却按统一模式培养人,犹如把一个个鲜活、个性特异的孩子送进流水线车间,出来的“产品”大同小异。在此理念支配下,他们让孩子在中、小学阶段实行“在家教育”逐渐获政府政策允许。“在家教育”是5-6个同龄孩子的家庭,共同聘请各领域最好的老师来家里上课,学习方式轻松、自由,除上课外,孩子也一块儿交流、玩耍,寓教于乐,同时让孩子大量自主阅读。这些“在家教育”的孩子一旦进入学校,往往视野开阔,特立独行,后劲十足。

有一细节给我印象深刻。在某学校课堂,老师让一位刚从“在家教育”转入学校的孩子来讲台上宣读作文,作文生动感人、文笔优美,老师深为感动,却发现台下学生全都窃窃发笑。后来知道发笑原因,是那位学生竟拿着一张白纸在讲台上念作文。“在家教育”培养了不少特立独行的天才学生,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在家教育”说明,宽松、自由的环境和大量自主阅读,对教育至关重要。

中国人的聪明和勤奋,被世界公认。但创造性方面却很逊色。此反差,是否同我们填鸭式灌输知识的教育模式密切相关?不得而知。中国自古存在讲求“实用”和“轻学重术”的倾向。古代科举教育传统也以获取功名为目标。这些均可能潜移默化造成教育上的功利心重,形成重知识、轻认知;重灌输、轻思考;重实用、轻原理的倾向。对此,我们当有深刻自觉与反省。

知识是死的,认知是活的。知识经思考、理解,方能成为认知。其实,真正能开启人的心灵,可内化为涵养、格局、思想、智慧的,并非知识本身,而是知识基础上经思考、理解而产生的认知。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习”指小鸟练习飞翔,就是说,学习的快乐在于验证所学,将所学付诸实践,产生知行合一。因此,教育从来不是一个被动过程,而是主、客观互动与交融。抽掉“学而时习之”的快乐,抽掉启发式的思考和讨论,以填鸭式知识灌输为主,教育自然会干瘪、枯燥,窒息思考,窒息心灵与智慧,让眼睛无光。

教育的功利心,也表现于急于求成。急于求成对于教育犹如一剂毒品,乃舍远求近,以短期效应牺牲长远和未来。其实,教育不是立竿见影、一口吃个胖子。教育是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须久久为功、绵绵用力。恰如俗话所言“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要想不被知识的海洋淹没和窒息,让眼睛有光,还须为心灵留出“闲暇”。诚如梅贻琦、潘光旦在《大学一解》中所言:“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物之盛,而自审其一人之生应有之地位,非有闲暇不为也”。“闲暇”是想象力滋生的土壤,心灵无“闲暇”,想象力将无以生“根”。没有想象力,创造性将无从产生。

记得清华大学建校90周年的游行队伍中,游行学生一个个神态萎靡,眼睛无光,引起舆论一片哗然。

一流大学学生尚且如此,我们教育体制的激功进利、急于求成,可见一斑。学生神态萎靡,眼睛无光,颇能说明我们教育体制弊端所在。《道德经》“企者不立,跨者不行”。急于求成即让学生踮起脚、跨大步,这样的教育肯定“不立”“不行”,毫无前途。

当下,AI时代正扑面而来。人类获取知识的渠道、手段发生重大改变,死的知识很大程度将被AI所替代。面对AI时代的巨大冲击,教育全面转型已势所必然。以灌输知识为目标的教育,将被淘汰和替代。在教育中,知识越来越居次要地位,而思考、认知、审美、道德与智慧等将显著跃升。教育的方向愈来愈注重和趋向问题、创造性和想象力。

爱因斯坦早就提示了教育的方向:我能走到今天这一步并不是因为我多聪明,而是因为我会花更多时间思考问题。又说:“想象力比知识更加重要,知识是有限的,想象力却是无限的。”20世纪初如果没有对飞行的渴望与想象,就不可能有给人类生活带来巨大改变的飞机产生。以知识渊博为目标的教育已成为过去式。当今教育的核心,正转变为如何捕捉和思考富有前瞻性、挑战性和有价值的问题。问题激发思考与想象力,用想象力为知识插上翅膀,形成创造性思维。唯有如此,才能激发和唤醒灵魂,赋予心智以光芒,让人眼睛有光。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睛的光,乃灵魂光芒的折射。教育不是让人读死书,不是填鸭式灌输知识。让人神态萎靡、眼睛无光的教育,方向肯定发生了错误。教育本质上是教与学的能动,是“学而时习之”,是用知识点亮灵魂。在此过程中,倘若问题、思考、好奇心、想象力与创造性与日俱增,并源源不断内化为涵养、格局、思想和智慧,唯有让灵魂丰盈、有趣,眼睛才会有光。

期待“让眼睛有光”的教育。

读书是最低成本的求知在“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的金秋,读些有意思的书既是抵御庸常、建设自我的最便捷方式,读些有价值的书更是理解自己、理解世界和理解人生的最有效途径,悦读从一本好书开始吧,更多好书、更多常识、更多交流请下方扫码进入“必记本”知识星球,老用户请领取“必记本”知识星球优惠卡,先到先得,先睹为快!


新用户请直接下方扫码进入“必记本”知识星球!




必记本
公号“必记本”由原平方教授于2015年创立并主理,属于国内首家知识匠聚合平台:专注知识生产与分发,幽默解读专业术语、通俗普及深奥知识,满足学习深造、高效工作及品质生活需求。是学人的必记本,白领的能量餐,商务社交的充电器。#懒人上进必备神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