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元代第3窟中的水墨线条 (附11月17日交大“何以敦煌”讲座的直播视频链接)

文摘   2024-11-11 18:29   上海  

    上个月接了个任务,要在11月17日交大徐汇校区举办的“何以敦煌”讲座上用15分钟介绍莫高窟的元代第3窟。

    正好,11月初我去了一趟敦煌,复习了莫高窟和榆林窟的经典洞窟,顺便琢磨了一下,如何用15分钟的时间介绍出这个洞窟的美,而且是要让大家观展的时候也能体会到的那种(尤其是在中华艺术宫现场这个复刻洞窟被拦起来只能从外往里张望的情况下)。

    看了几个洞窟之后,我的一个感悟是,到了元代前后,中原主流文人水墨画中的线条,已经在敦煌的几个洞窟中有了体现。包括非常典型的莫高窟第3窟中的千手千眼观音和飞天,莫高窟第61窟甬道中的扫洒尼姑,还有榆林窟第3窟文殊变、普贤变背景中靠上部分的山水。(注:莫高窟第61窟甬道重修的年代,以及榆林窟第3窟的年代,有学者认为是元代,也有学者认为是西夏)。

    所以,参观莫高窟第3窟(或者其复制窟)最最最要注意的,最最最不能忽略的,是其壁画的最最最独特的元素:

线条。

    因为文章的篇幅有限,我就在这里放几张图片以及简单说明。更多图片可以在11月17日讲座(现场或视频直播,直播链接请看下方)时看到。

    线描,也称为“勾描”和“勾勒”,即以线条表现物象轮廓的笔法,据行笔和用墨的不同会出现丰富的变化。

    在元代之前各个时代,敦煌洞窟壁画,大多数都色彩上毫不吝惜,浓郁富丽,构图上很少出现留白,线条的功能多为起稿线、定形线、提神线、装饰线(段文杰语),晕染与线条并重,甚至重于线条。

    但如果看元代的壁画,就会强烈地感受到线条在绘画中的地位,以及它所表达出的情感。比如下图中右下角的“扫洒尼姑播盃氏愿月明像”。

莫高窟第61窟甬道南侧(局部)

    放大来看,体会她的衣纹、手、掌中花的鲜活,与左侧呆呆的云纹对比,感觉就很明显。她的右袖上可以看到折芦描和钉头鼠尾描的线法。

莫高窟第61窟甬道南侧(局部放大)

    下图是榆林窟第3窟文殊变最右上角的、在现场只能用望远镜才能看清的山水画,里面有游丝描的虹桥,以及铁线描的建筑,还有表达山石和树木的皴法。

榆林窟第3窟东壁北侧文殊变(局部)

     看过以上这几个,再来看莫高窟元代第3窟北壁的千手千眼观音(局部),也是放大图,注意观察红色披帛有点硬的质感(这里是折芦描)和里层白纱的柔软(兰叶描),还有主尊手臂和手指关节、千手千眼轮廓的细腻表达(铁线描)。

    画家对于空间关系的把控也是通过线描来实现的,前方深浓,后侧浅淡。

莫高窟第3窟北壁千手千眼观音(局部)

    以上这几幅元代敦煌壁画还有个共同点,非常节制的用色,还有画家极其自信的留白,虽然不比前代壁画的富丽热闹,满壁生辉,但反而给我们一种雅致和脱俗的感觉,颇有从宋代开始在中原流行的文人画的气质。

    线条,在这个阶段,似乎是起了引领画面的精气神的作用。而在这个莫高窟第3窟中,不仅是观音的形象,其他所有的形象都以类似的线条和风格画成,水平异常优秀,难怪被称为敦煌壁画的“绝响”。

    以上图片均来自“数字敦煌”网站(https://www.e-dunhuang.com/),大家可以自行找到对应洞窟观看大图

预约11月17日讲座“何以敦煌,守望者和你说”的视频直播链接在此:



近期关于敦煌的一些推文

敦煌36记之四十五【2024年的番外之五: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甘肃部分)】
聚沙成塔:听“何以敦煌”讲解,做敦煌的“供养人”
【何以敦煌】来自守望者的观展指南
【斗室协办的交大讲座】“何以敦煌”,守望者和你说(也是斗室的敦煌50场之20)


本文撰稿、排版

本文作者顾健,为敦煌文化守望者项目2018年的第一期成员,曾在敦煌学习和公益服务共40余天,并于自2018年起,与“碎玉的斗室”众多志愿者一起,组织系列讲座《敦煌50场》,迄今已近20场。


斗室愿景

讲平凡故事

分享信息、知识和智慧

传播和推动生活中的美


在这里

有讲座、有导览、有资料

所有想要接近美的人们

都可以找到对艺术深入浅出的解读

碎玉的斗室
我的梦想是"to empower". 通过和你们分享事业和生活中获得的智慧,为挣扎在五斗米和理想之间的人们增添力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