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即焚之《5000天后的世界》

文摘   2024-06-01 05:56   南非  

NO.1

慕名而来:这本书说了啥(大纲)



凯文·凯利,KK,作者名气太大,94年就预言了云计算、物联网、网络社区、虚拟现实、网络经济、虚拟货币等等将成为主流,预言了未来的财富,只属于几个“赢者通吃”的科技头部大佬,因为预言太准确,被人称为“预言家”,互联网思想家、未来学家。

这本书是23年4月出版的,写的时间大胆猜测往前推1-2年,本书预言了未来13-14年(大约2035年左右)的“新财富的密码”,作者认为大约5000天
互联网,从第一次出现到遍地开花:5000天;移动社交,从第一次出现到人手一部智能手机:还是5000天是一个技术革命的间隔期,5000天后将迎来崭新的巨大平台,在这“下一个未来”里世间万物均可以与AI连接,现实世界与数字化完美融合,产生出AR的世界命名为镜像世界,身处不同地点的人可以在全球实时构建虚拟世界,数以百万计的人可以同时参与一项事业,继社交媒体之后,世界上会出现一个和当前政府、公司、第三方组织机构不一样的崭新的巨大平台,虚拟世界的发展,使得真正意义上的面对面交流变得弥足珍贵,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城市将服务于特定的产业类型,吸引相应产业的从业人员聚集,从而加剧城市间的人才争夺战。

下一个未来,镜像世界中的胜利者,作者预测目前应该还是默默无闻的初创公司,未来的5000天,很多并非物质层面的变化,人们的人际关系、休闲方式,甚至人生观都可能会发生改变。

当前的AIGC产业,大模型蓬勃发展,不就朝着作者预测的镜像世界前进么,GPT已经有4.0版本,朝5前进,各种实时翻译软件虽然还不能达到人工同生传译的水平,但是数字人+翻译软件+语言大模型软件的融合正在快速在商业市场发生化学反应。

“如果你想走得快,就独自走;如果你想走得远,就一起走”,当技术变得隐形的时候是最强大的时候
(比如AI,比如大模型,当我们强调概念的时候说明它对一般人来说还很陌生,当有一天这些开箱即用式的AI模型变成了和电一样,我们已经无法意识到AI的存在了,那么就说明AI成功了),下一个未来已来,数据世界与人类世界交织在一起,未来的我们不会被AI替代,但可能会被更擅长使用AI的人替代。

KK说世界上不只有一种AI,AWS说不会有一个模型一统天下,瞧,呼应上了


NO.2

未来已来:镜像世界的各行各业

咋一看感觉很玄幻,但是在社交媒体每天都有新词冒出来的当下好像也不奇怪,毕竟VUCA(volatility, uncertainty, complexity, ambiguity)的世界啥事都有,千万别问我VUCA怎么理解,问就是似懂非懂,复杂模糊又不确定,就像那新闻联播和公众号说的信号从来不隐晦,就看你懂没懂。我承认我没懂,但这不妨碍我预判一下KK的预判对不对。


KK说未来数百万人一起工作,这样的协作就必须依托更大的组织,平台将成为未来经济的关键,平台是一个既不同于公司又有别于政府的事物,应该介于二者之间(当前现实的参考:谷歌学术/百度问问等),由公司运营,但是有政府的功能,从某些角度看,平台替代政府完成了一部分公共事务,而经营平台的是股东和公司,这种复合形式,使其兼具政府和公司的特点。在这样的未来,工作和娱乐的界限终会消失(憋说了,别说了,打工人现在巴不得手机没有微信没有钉钉没有飞书没有whatsapp)AI的发展与应用,在镜像世界里是必然的,我们没有选择的自由,这和人类的成长非常相似。人类只要出生并长大,就势必要经历青春期,你可以选择如何度过青春期,却不可能跳过这一阶段。同理,还有文明的发展。


KK针对技术的发展以及正超速度加速而来的镜像世界,持乐观态度,认为创造未来科技的功与过分别占51%和49%,科技不是一个不偏不倚的中立存在,它会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引发问题,虽然二者之间只存在2%的微妙差别,但是如果将这个比例放在时间的长河之中就会看到其差别有多么巨大。所谓的进步,从来不是在当下就能看出来的,只有回顾历史时才能发现。即便每年只取得一点点的进步,也会积少成多。(深以为然,“哪怕再小的复利(即持续良性的迭代),也蕴含着无穷的能量。”)技术的发展可以帮助我们自己掌控自己的行为,不受其他人控制,从而感到满足。在这个世界里面,科技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所以越来越多的人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事情。(但这个前提是我们有不断的试错,不恰当的比喻,像外卖一样,虽然它确实帮我们节省了做饭时间,但是如果省下来的时间没有好好用,都用于胡思乱想就没有起到使人满足的作用)


KK介绍了镜像世界,万物AI互联影响了各行各业,包括不限于的产业如:生物技术、食品、精密农业(新型机器人,可以在大型农场里完成收割、采摘、播种等工作。自动滴灌浇水)、交通(2040年后自动驾驶将成为主流)、财富(数字科技,数据石油货币化,区块链等,银行功能虚拟化,比如:p2p)、能源(未来五年23~28年是电动汽车的黄金期)、教育、游戏泛娱乐、金融业、医疗业及零售业、智慧城市(hackable可操控的城市,无人机前景广阔),产生新产业及职位如数据代理人等等。在这里,政府法律应该明确规定哪些信息是可以使用的,哪些是禁止使用的。(即使是法律也未必能规范所有人的行为,大家还是会各行其是。关于这一点的争论至少还要持续10年。)每一个都描述的非常具体,我只能说24年的今天我觉得说的全对,和现实感知很一致。


对未来5000天的世界,KK给了几个限定词,“ai的时代”、“沉浸式计算的时代”、“新生物学的时代”以及“亚洲的时代”,认为中国会出现下一个“苹果”在10年左右的时间内,中国一定会开发出下一个iphone,开发出从欧美到发展中国家,每个人都想拥有的产品。这个产品有可能是智能眼镜,也有可能是电动汽车。虽然不知道具体是什么产品,但一定是中国人设计和创造的品牌。这里不得不说深圳真的算的上万众瞩目了,KK在书里重点介绍了中国深圳及其力量的来源,“中国虽然在文字上基本统一,但是口语方面千差万别。在深圳,有超过1700万人口,只是这一千多万人中极少有本地人口,大多数都是外来人员,他们在不断地融合和协作。深圳是一座崭新的城市。”(城市的产业效应“机器人制造就去波士顿,想做家电行业就去深圳”,人才聚集效应,城市外来人口“移民”的好处,从而实现更好地调配人才及资金,超级城市人口超几千万,并辐射周边都市圈,多个城市共同发挥城市功能,比如:大湾区。)(城市人口约占全世界人口的50%以上,将来会增加到75%。到了2070年,全世界人口开始减少,而且会逐年递减。为抢夺人而展开竞争。而从这个节点开始,再发展下去,未来世界,城市的权力超过国家的权力,在多年以后,城市一定可以掌握绝对的主导权。演变逻辑类似:欧盟的通用数据保护法案GDPR在其他国家的推广)(书中也重点介绍了日本,认为“日本人认为万物都有生命,即便是不会动的岩石、大地和树木,也都有内在的灵魂。”日本人与众不同的科技观就是他们强有力的文化力量。“集团主义”行为模式让日本的维护工作非常卓越,现代社会中对空间的有效利用能力超群)


NO.3

KK的成功秘诀:普通如我怎么做会更好点


凯文·凯利思考方式的精髓,KK在书中总结为“倾听科技,洞见未来”,特有的思考方式。为此他鼓励:

  • “需要有具体的体验”。有些事读再多的书和论文也不能真正理解,还会产生很多疑问。想要解决这些疑问,就需要和人员直接会面。因此KK鼓励年轻人出门旅行,甚至认为国家应该为此设立援助资金和机构,甚至要求每个国民都完成为期两年的旅行任务也不为过。无论男女,也无论是否身体上有残疾,人人都应该在高中毕业后,在18岁之后的两年里拿出专门的时间去旅行。服兵役、做医疗援助、从事教育工作,甚至前往海外参加维和运动等,都是很好的选择。如果政府可以拿出专款进行资助,那么这将是一件使所有人受益的事情。(一个人无论多大年纪,都可以通过旅行丰富自己,非常赞同,人生不仅追求财富,见过来过感知体验过,也很好,X经常说“没有一碗饭是好吃的”,“没有一段路是白走的”,我很认同)(书里KK还提到让孩子体验一下贫困、一无所有、从挨饿到自给自足等等,让孩子有这样的体验后,对人生各种场景有预设,不慌,穷孩子表示实打实挨过饿,从一无所有到兜里能支撑失业3个月,坚持过这样一段时间确实有助于打磨韧性)

  • “积极地失败”召开“失败分享会”。所有复杂的系统其实都在追求一种极致的秩序。追求秩序的力量在暗暗涌动。没有人会喜欢混沌(比如经常听到的抱怨,公司内部混乱,需要好好定规则”)然而,事物本身还会突然加速、突然失控,会向混沌靠拢。研究表明,长期存续的事物都处在严密的秩序与完全混沌的夹缝中,在这个狭窄的地带滑动,随时有掉入一边的危险。这就好像是一个悬崖,而悬崖的边缘才是最适合发展的领域。最具活力的成功企业,就是站在混沌的边缘且不会被秩序所束缚的企业。如果不具备这样的特点,那么企业很可能更偏向秩序的一边,也会因此缺少活力。企业表现出来的特点是最能代表创业者个人的特质的,KK对失败的态度非常开放。

  • 重要的是掌握学习的方法。快速变化的时代,是一个在变中求变的世界。第一阶段,由变化引发的游戏内容会改变。到了第二阶段,游戏规则会发生改变。变化环环相扣。


科学的学习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所有要素结合起来不断改进。

1、应该训练自己找到最迅速且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要始终有保证学习速度和理解深度的意识。世界变化太快,你一生之中可能需要调整很多次做事的方式,也可能需要不断重新清空旧的知识体系从头学习。这就是为什么学习的内容并不重要,拥有强大的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才至关重要。

2、除了学校的学习,还要投入很多资本,做各种努力,要从尽可能多的人身上汲取养料。(假如你决定了未来的道路,请找一位走过这条路的老人,一起度过一周的时间。你可以问问他迄今为止最后悔的一件事是什么,听他说说对自己的评价。这个人最好是你所敬仰的前辈,最后你还要认真思考一下他说的话。)学校教育尽可能地广泛,对学生进行通识教育,如果在通识教育方面打好基础,有能力将看似毫不相关的两个领域联系起来。最终,他们将这些碎片汇集在一起,创造出有很高价值的新事物。

3、保持兴趣,不断摸索。没有一种经历没有意义,那些我们毫无兴趣的事物,也有可能在多年之后和另一件事物发生奇妙的化学反应。我相信只要不断追求,就可以在和自己职业无关的领域有所发现。我会经常参加一些和我的工作无关的项目,只是因为很感兴趣。“未来世界,科技拓宽了选择的范围。构想未来,一半在于构想,剩下的一半在于寻找论据和方法,帮助实现构想。”


  • 保持思考,未来的人生要以日计算。“今日是好日”,也必须是好日,用一种感恩的心态迎接每一天,以“日”为单位来计算生命的余额。(做计划的周期:从开始设想到全部完成约5年左右)

  • 自知,不断追问“自己是谁”,什么才最适合自己,认真地审视自己,了解真正的自己。最有帮助的方法就是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只有写下来,才能知道自己是否真的明白。写下思路的过程,其实就是深度思考的过程。(同时KK认为孩子并不需要昂贵的婴儿车和玩具,最需要的就是父母的关注,以及和父母一起度过的时光。与其给孩子买昂贵的玩具,不如坐下来给他们读一本书。KK也总结了他的书和其他作者的书不同的地方,“追问事情的起源、背后的哲学与原理,重心总是在文字之外。因此,我的书和其他作家的不同,更多的是全局构造和议论。我很乐于去展现一个事物的结构和理论,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它”)



    写在最后,共勉

正确的提出问题,本身就很有价值,如果暂时看不到答案,也不要太过苛责,认真地审视自己,了解真正的自己。“今日是好日”,也必须是好日,用一种感恩的心态迎接每一天。

碧海蓝看世界
心流家园,整理整理杂思杂感,收拾收拾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