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由空军主导建造的一艘航母,可惜未能完工

文摘   2024-11-28 10:01   上海  

二战时期日本陆军造航母、海军造坦克曾经成为世人的笑柄,资源本不富裕的国家陆军与海军之间还在严重内耗,打仗焉有不败之理?其实另一个法西斯国家——德国,其军队内耗也很严重,不过不是陆军与海军之间,而是空军与海军之间,严重影响到德国第一艘航母的建造。今天跟大家介绍一下这艘直至二战结束,都未能完成建造的德国航母——“齐柏林”号。

正在下水的“齐柏林”号

任何国家航母下水对于该国海军来说,都是一件值得庆贺的大事情,下水仪式定要搞得隆重一些。但德国“齐柏林”号航母的下水仪式却很奇怪,居然是空军主导的,海军则成了旁客。1938年12月8日,“齐柏林”号航母在德国基尔的德意志造船厂举行了下水仪式,主持下水仪式的不是当时的德国海军司令雷德尔,而是德国空军司令戈林。在下水仪式的现场没看到多少德国海军人员,却到处都是兴高采烈的德国空军人员。

航母不是海军的装备吗?为什么会出现空军人员为其举办下水仪式的荒诞场面?那是因为德国空军司令戈林是当时德国的二号人物,戈林的口头禅:“在德国,只要能飞的东西全都归我管”。既然航母上的舰载机也能飞,所以按照戈林的理论,“齐柏林”号航母也应该归德国空军。专业的事情由不专业的人负责,不出问题才有鬼呢,“齐柏林”号航母的建造注定了是一个悲剧的结果。

“齐柏林”号模型

一战德国战败后,《凡尔赛和约》禁止德国拥有主力舰(老式的装甲舰除外),因此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德国没有在主力舰方面下订单。这意味着船厂人才的断档,设备的老化报废,以及技术资料的遗失,甚至意味着与世界最先进造舰潮流的脱节。到上世纪30年代,好不容易《凡尔赛和约》逐步松绑了,德国可以重新打造一支远洋作战舰队了,德国海军Z计划包含两艘“齐柏林”级大型航母和配备的海军岸基飞机,但德国空军与海军的内耗使得海军重建计划大打折扣。德国海军计划发展的航空兵,在经过一番折腾后被划到戈林麾下的德国空军。

上世纪30年代是飞机技术迅速发展的年代,这使得航母这一新舰种有可能成为将来海战的主角,因此各海军强国如英、美、日都先后建造了多艘航母,德国海军都看在眼里、急在心里。1935年德国海军司令雷德尔在访问日本期间,参观了日本“赤城”号航母,也因此下定了建造德国航母的决心。雷德尔回到德国后,好不容易争取到航母的建造预算,1936年12月28日,“齐柏林”级航母的首舰“齐柏林”号在基尔港的德意志造船厂开工建造。

“齐柏林”号下水仪式

可惜好景不长,经过一年多的舾装工程,在该舰即将下水时,德国空军从德国海军手中接过了建造主导权(海军斗不过空军啊)。正因如此,该舰在1938年12月8日举行下水仪式时,主持者是德国空军司令戈林。用现在通俗的话讲:雷德尔这是买了鞭炮给戈林放!

原本德国造船业就缺乏建造航母的经验,本该争分夺秒抓紧时间建造,结果在空军与海军的内耗中不得不暂停了建造。1939年二战的爆发,鉴于“齐柏林”号建成后需要空军、海军之间的紧密配合,在战争时期如此规模的训练不太容易实现,所以在战争开始不久就彻底停工了。

1942年,德国人再次试图把“齐柏林”号建造完成,不过这次的计划同样没能完成,由于战局的日趋紧张以及德国在战争中的巨大损失,“齐柏林”号无法获得足够的拨款和技术支持,很快就再度取消了建造计划。“齐柏林”号被拖到了斯德丁准备拆毁,可怜战争中的德国人连拆毁“齐柏林”号的人手和设备也腾不出来,只得将该舰就扔在了斯德丁。到1945年4月,为了避免该舰被苏军俘获,德国人自行将其凿沉,至此德国人的航母梦彻底终结了!

游戏中的“齐柏林”号还不错

最后再介绍一下“齐柏林”号的参数,其主要性能:舰长262.5米,宽31.5米,吃水8.5米,标准排水量24500吨,满载排水量31000吨,舰员编制1760人。动力为4台蒸汽轮机,20万马力,4轴,航速34节,续航力8000海里/19节。配备12架战斗机,30架俯冲轰炸机,共计42架。8座双联装150毫米主炮,6座双联装105毫米副炮,11座双联37毫米高射炮,28座单装20毫米高射炮。 

从“齐柏林”号的参数可以看出,其航空作战能力明显不如美、日两国航母,差不多吨位的美、日两国航母的载机量接近百架。因为“齐柏林”号配备了大量舰炮,占用了宝贵的船体空间。这样的设计不适合航母编队对决,更像是海上袭击舰思路——用来破交作战,凭借高航速可以摆脱敌主力舰队,遇到航速快的敌轻型巡洋舰炮战也有优势。

爱国大菠萝
军事、历史爱好者,与大家一起学习交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