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感觉缺钱的人,都搞错了一件事

职场   职场   2024-08-21 13:01   上海  

关注良计的视频号👇🏻,和公众号内容不重复哦~

前两天我在私域朋友圈发了一段话,引起很多共鸣:

很多人觉得自己没钱,或者说存不下钱,这跟收入多少其实关系不大。一个人真正的富有,并不是看你赚了多少钱,也不是你刻意去消费降级就能获得满足。

刻意去push自己,去赚不属于你能力和认知范围内的钱,其实很痛苦。

因为你要付出更多的学习成本,要走出自己的舒适区,被迫做很多不擅长的事情,这个过程不可能快乐。

同样的,让你刻意去给自己做消费降级,坚持一两天还好,要你长期坚持下去,过一辈子勤俭节约的生活,一样会不适应。

就像吃惯了人均两三百的餐厅,现在只能吃20块的兰州拉面,这也很反人性。

那核心问题在哪里?方向完全搞错了。

决定生活富足与否的条件不是赚钱多少,而是你承受能力的上下限。它不是一个绝对值的数字,而是一个领域值的范围。

这个范围向上拓展,你的物质条件可以承受;向下延伸,你的精神条件可以接受。满足了这两点,那么当这个上下限的域值越宽广,你过得幸福富足的可能性就越大。

记住这段话,非常重要。

比如你现在一个月花10000过得还行,但突然有一天,你想向上过那种月消费50000的生活,关键这对你而言压力也不大,完全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这就ok.

但明明自己的能力只能找到月入1万的工作,却死命想过小红书上那种奢侈品包包随便买,想不上班就不上班,想出去旅游随时就走的生活,这就会有落差。

这个落差越大,你就越感到焦虑。

因为欲望一直得不到满足,时间久了会变成心理疾病。这跟赚钱多少这个起点没关系,只跟你想达到的那个终点有关系。

这就叫向上拓展,你的物质条件能不能接受。能接受,你的上限就很高,不能接受,就会引发一系列问题。

反过来也是如此。

比如有一天你突然想去深山老林,过那种每天吃斋饭的日子,一个月300块消费就行。

大鱼大肉大可不必,青菜米饭完全ok,这种条件你还能做到绝不抱怨,还能自得其乐,自我闭环。

注意,我说的是发自内心觉得这样的生活条件没问题,而不是刻意去当苦行僧或者磨炼意志。

能够接受,那么你的下限就很宽,你的精神承受能力就很强。

搞清楚了这个概念,我们可以去看看那些从底层杀上来的大佬,同时对比那些一开始条件就很优越的赢家精英,就会发现差别。

虽然这两类人的终点相同,都到达了行业顶尖,但起点大不一样。

一个是从苦日子一路拼上来的,一个是出生就自带金汤勺,乘着家里的东风获得成就。那么万一,我是说万一,各自事业都遇到了巨大风险,一下子被不可抗力打回原形,你说哪种人更容易东山再起?

答案不言自明,一定是上下限范围更宽的第一种人更容易,事实也正是如此。

因为这种人既经历了底层苦哈哈的日子,也攀登上巅峰看过绝美风景,对于人生百态的接纳度会更高,对很多挫折啊风险啊反而不会太当回事。

他们的内心独白往往是“老子什么没见过,干就完事了”,然后一头扎进生活的洪流,去拼个你死我活。

反而本身条件就很好的人,他的成功更多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所以他的上限一直在拔高,但他的人生下限却纹丝不动。

所以当他处于自己下限范围以外的时候,就容易崩掉,甚至逃跑。

典型的如万达聪哥。

他爹当年创业时什么苦都吃过,而聪哥一出生就没过过什么苦日子,18岁知道自己是富二代后人生就一路开挂。

所以等他出来自己创业了,遇到一点商业小挫折就一蹶不振,索性最后不玩儿了,继续游戏人生。

表面上看聪哥并不缺钱,但实际上他想做个什么事情,成就个什么壮举,基本不可能,不把家产败光就已经是万幸。

因为他的上限极高,可以过各种纸醉金迷的日子,私人飞机,豪华游艇,游刃有余,上不封顶。

可他的下限却不是这样。

按理说,他的下限范围里应该会遇到各种商业世界的尔虞我诈,欺瞒背叛,然而他并没有这样的经历和经验。

周围人都把他捧着哄着,根本不会让他接触到下限范围之外的事情,所以他的抗击打能力其实是很弱的。

清楚了这一点,我们再把目光拉回到普通人身上,很多问题就一目了然。

许多人觉得自己不幸福的根本原因,并不是因为赚的钱不够,存的钱不够,而是自己人生的【上下限】太狭窄。

造成这个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只顾了一头。

要么,只关注自己的物质条件上限。

比如把自己搞得累死累活,虽然钱赚得多了,但付出的成本也高了。身体,健康,家庭,子女,全部都要给赚钱这件事让路,到头来得到的寥寥无几。

而且在这个上限提升的过程中,有一个【海市蜃楼】陷阱。

那就是你以为自己能赚很多钱,但剥离掉外界给的条件和平台的赋能,你其实赚不了多少。

典型的如很多大厂被裁员的人,实际上是乘着宏观政策的东风飞起来了,动不动就几十万上百万的年薪,可一旦行业退潮,薪水直接砍一半。

但他们会以为自己的上限是年薪100万,然而在这100万里,有将近一半并不是靠个人能力应得的,而是时代的馈赠。

换句话说,他们上限值的一半都是虚假的,是海市蜃楼,看着以为有,但走近了摸一下才发现是幻影,随时都能被抽走。

而另一个极端情况,是只关注自己的精神条件下限。

比如很多人为了降低消费支出,把勤俭节约做到极致,衣服10年不换新,节衣缩食拼命存钱,刻意去做苦行僧。

但时间久了,同样会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舍大抓小】。

太过于专注降低自己的消费标准,就会陷入到无休止的抠细节中去。这样的人往往为了节约几块钱,而忽略了更大的价值所得。

典型如很多老一辈的父母,为了一两块钱的买菜钱斤斤计较,然后这个习惯被延伸到生活的各个方面。

遇到身体健康,疾病治疗等重大状况的时候,也想着节约,不要花钱,不要买保险,最后一计算,反而亏得更多。

问题分析清楚了,那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怎么样的?

答案呼之欲出,你两头都要顾。

既要想办法提高自己的物质条件上限,也要不断向下扩充自己的精神承受能力下限。

形象举例来说,就是你一个月赚10000,但你过月消费5000的日子能够自得其乐,不羡慕别人的豪车大餐,自己也能自得其乐。

等到你月收入达到30000了,你可以过月消费15000的日子,适当提升自己的生活标准,但也不至于一下子步子迈得太大,更不会大力举债加杠杆。

后面就是以此类推。

你每一次人生阶段的晋级,都要精准拿捏自己的上下限范围。上限避免【海市蜃楼】的陷阱,下限避免【舍大抓小】的习惯,让你的人生范围值稳步跟着你的人生阶段慢慢递进。

这种向上向下都能过得游刃自如的状态,才叫真正的富有,因为你对生活的可选择面非常大。

最好的状态是什么呢?

你此时此刻人生的能力,资产,认知永远都比你的欲望高那么1-2级,这样你的上下限就有很宽广的腾挪空间和抗风险能力。

只有这样,无论你身处什么年龄段,都是无敌。

以上,共勉 =)

延伸阅读:

3个隐形的穷人思维,别说我没有提醒你


张良计
曾和李开复上过同一商业榜单,出版过个人书籍。36Kr,领英专栏作者。擅长思维干货,个人成长,商业创业咨询。带你参透人性,一起赚钱。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