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关键词:以人为本,追求卓越

创业   2025-01-18 07:00   北京  

导语:2025年,为什么要做到以人为本,追求卓越?今天与你探讨。

 本期音频由科大讯飞提供的语音合成支持


昨天,国家统计局发布2024年中国经济年报。

 

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34908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0%。


通过这个数据,相信大家会对去年的经济形式有一个更直观的感受。


那么,2025年,会怎么样?面对着复杂的经营环境,企业又该如何应对?


我认为,有两个关键词:以人为本、追求卓越。


以人为本,团队是最大的靠山


最近这几年,由于外部环境的不景气,所有企业都特别卷。卷到最后,你会发现,所有人都觉得很不愉快。


对老板们而言,业务越来越不好做了,对内要降本增效,对外要找客户,求发展,想方设法带着企业活下去;而对于员工而言,也不开心,福利待遇降了,薪酬也降了,甚至面临着被裁掉的风险,就更不开心了。


团队是企业最大的靠山,员工的开心很重要。“霍桑效应”告诉我们:保持对员工的人文关怀和关注,重视员工的幸福程度能够极大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


这也对企业提出了要求,在重视业务的同时,一定要关注人,要做到“以人为本”。


什么是“以人为本”?我的理解有以下几点:


①众生平等。即把每一个人都看成和你一样平等的人。我在我公司里面不会因为他是一个高管,你是一个员工,就区别对待。我给客户做咨询,也不会因为这个公司是收入规模1000亿的,那个公司收入是5个亿的,就区别对待。


②视人为人。就是你要把人当人看,这句话很本质,什么意思呢?


每个人都有七情六欲,都有喜怒哀乐,你要把别人当成人看。作为老板,要时刻关注员工欲望和诉求,关心他们困难和悲喜。反过来,员工也要把老板看做有血有肉的人,有脾气,有焦虑,而不是一个冷冰冰的工作机器。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得已,你能不能体量别人、视人为人,是一个人领导力的最高体现。


再举一个例子,在我做咨询的时候有一个客户,我跟这家公司的HR、项目负责人,甚至基层的员工的关系都做的很好。


很多人问,Cherry你是怎么做到的?其实就是视人为人,我不会因为跟董事长关系好,就不把下面的小朋友放在眼里。如果你能做到视人为人,你就一定能够做到所有人都围绕着你、喜欢你。


另外,以人为本不能光停留在口头上,不能口惠而实不至。你必须要有清晰的目标指导下属,带下属拿到结果,你要让下属跟着你有饭吃,有酒喝、有肉吃,有希望,有盼头。


那么,如何做到“以人为本”呢?有四个关键:


第一个,关心员工身体好不好。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尤其在当前甲流比较严重的情况下,一定要关心员工的身体健康状况。


今年,我和人力开会的时候,也再三强调,一定要去关注员工的身体健康。拿酵母来说,我们现在公司搬到了新地址,这边离公园很近,打球、锻炼也很方便。所以,我要求人力多组织一些类似于打羽毛球、徒步拉练的活动,提升每个人的免疫力。


第二个,关心员工干得开不开心。


美国心理学家肖恩说:“快乐,是第一生产力”。在工作中,员工是什么心态,开不开心,决定了他的工作状态,直接影响着他的产出结果。


我给大家举个例子,我们新来一个咨询的总经理,他已经做咨询二十多年了。我那天给他打电话的时候,已经11点半了,他刚下项目。我就跟他打了电话,我告诉他,我给你买了一份礼物,感谢你的付出。


他瞬间就破防了。他说他做咨询二十多年,每次都是风里来雨里去,从来没有人关心过他,所以他觉得在酵母很温暖。


你看,真心实意的关心,会给员工带来温暖。他是开心的。


第三个,关心员工有没有进步。


我之前讲过,企业付出工资,购买的其实不是下属的时间,而是下属创造的价值。如果员工不进步就不会有结果,没有结果又哪来的业绩呢?


所以,我们一定要关注员工有没有进步,要学会辅导和培养,帮助他们更快地成长。


拿我自己来说,我现在每周六都会抽时间给公司的总经理们做培训,我希望他们的能力有一个大的提升,如此他们才能完成业绩。


第四个,关心员工有没有赚到钱。


生存,永远是第一需要。对于基层员工而言,你首先要关心他们的生存问题,关心他们有没有赚到钱。


之前我也讲过一个案例。有位老板上了一个阿米巴的课回来,把销售的底薪全部砍掉了。


他认为,销售就应该关注提成,如果销售眼里只关注底薪,说明他们不是好的销售。


我告诉他,你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你每年赚几个亿,但一个员工在北京,如果他只有4000块的底薪,只能住地下室,连饭都可能吃不饱。他有6000块钱的底薪,他中午就可以多加2只鸡腿。


这位老板不听我的。结果,他搞阿米巴后,一个月之内走了1000多个销售。


所以,一定要关心员工有没有赚到钱。在吃不饱饭的时候,又怎么要求别人有奋斗精神?他又怎么可能对公司有感情?


2025年,环境非常复杂,日子会越来越紧。这时候,你必须“以人为本”,心里一定要装着员工,要善待每一个员工。


追求卓越,才能不断超越


为什么要追求卓越?因为在内卷加剧,行业持续洗牌的今天,企业不追求卓越是活不下去的。


前些天,我和一个券商大佬吃饭,我们谈到了未来3~5年的企业发展前景。我们一致认为,未来商业战场的主旋律一定是并购,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


并购的背后是什么?是行业淘汰赛加剧,是头部的聚合效应越来越强。这就一定会出现大企业并购小企业的现象发生。


所以,对于中小企业而言,竞争会愈发激烈,困难也会加剧。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唯有追求卓越才能生存,才能发展,才能走到最后。


要做到卓越,非一日之功,可能要5年,10年,甚至更久,但可以从2025年开始,种下一颗卓越的种子。


具体说来,要做到4个卓越:


1.卓越的文化


一个团队想要卓越,首先要树立起卓越的文化,要播下卓越的种子,而不是直接上来给方法。


什么是卓越的文化呢?


我举个例子,你是做公众号的,过去一年,你可能做的非常不错,在行业内已经是一流了,那你能不能做到行业的顶流,你有没有永争第一的信念


不满足眼前的成就,永远追求高目标,永争第一,这就是卓越。


优秀是望其项背,而卓越是望尘莫及。


再比如,创新。每年外部市场环境变化特别大,每年你的客户从结构,到痛点,到需求,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也要求你每年从产品端到营销端、品牌端、服务端,都需要做出变化。


如果你还是用去年的方法做今年的业务,在当前的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你已经做不到优秀了,只能做一个跟随者。所以创新在今天就跟吃饭一样,是必不可少的。


任何时候,都不丢掉创新的精神,也不丢掉“创业第一天”的文化,这就是卓越的。


卓越的文化,不是喊口号,而是要通过行动去塑造。


2.卓越的战略


所谓战略,就是做正确的事。战略不清晰,对团队的信心和积极性是很大的伤害。


方向对了,做事才有动力,努力才有价值。


我们有时会忽略战略的重要性,千万不要因为事情多,就一心扑在项目中。


年底开一场高效的战略会,能为企业定方向,确定来年做什么和怎么做,也是公司内部统一思想、统一认知、统一语言的重要工具。


另外,战略会一定要做充分的讨论和拆解,制定出清晰的落地策略。


否则战略再好,如果每个人都不知道怎么落地,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能做什么,终究是白忙一场。


3.卓越的战术


战术,实际上就是你如何正确的做事,也就是找到做好某件事的正确途径。


而卓越的战术,是对战略分百分百执行,包含策略和执行力。很多人对执行力有误解,实际上执行力有三个层次。


最基础的执行力,叫做依葫芦画瓢,也就是老板说什么你做什么,勉强能做完某件事。


高一层的执行力,叫做使命必达,也就是指哪打哪,能做到某件事。


再高一层的执行力,叫做思辨的执行力,也就是你能想到老板没想到的事情,从而做成某件事。


对于团队而言,执行力就是战斗力,是打胜仗的必要条件。战略再好,如果执行不到位,一切都是无用功。


4.卓越的团队


我之前总在讲一句话:一个人可以跑得很快,一群人才能跑得更远。


团队里一个人卓越是不够的,哪怕是天才,也总有力所不逮的时候。


只有卓越的团队,才有源源不断的内生力量,才能做到持续发展。


那么,你不妨问问自己:我的团队卓越吗?我卓越吗?


打造卓越团队的关键,首先要有卓越的管理者。用一句不太恰当的话来说,就是擒贼先擒王。


因为管理者是什么样子,团队就是什么样子。你深究下去就会发现,所有的团队问题,归根结底都是管理者的问题。


如果一个老大眼里只有业务,那团队永远不会长大。只有当管理者知行合一,真正做到重视人、培养人、成就人时,团队才可能走上卓越之路。


打造卓越的团队,说到底是为了能打胜仗,这背后需要搭建好领导梯队,让各个层级的管理者,能力、思维随着职位一起升级,做到德配位。


这样才能避免管理上的缺位和错位,让管理者有补位意识,把隐患消除在摇篮里,让团队拥有卓越基因。


最后,总结一下:2025年关键词,是以人为本,追求卓越。我们要真心实意地关心员工,善待他们。同时,我们要追求卓越,要有卓越的文化、卓越的战略、卓越的战术和卓越的团队,把卓越的种子播撒在每个人的心中。


共勉。


推荐阅读:

降本增效最大的问题,是搞了一堆“假动作”


2025年,新的一年,新的开始,也要制定新的工作计划。

那么,如何做好每天、每周、每月规划?

做任何规划,关键是要学会思考,

精进日志就是一个可以帮助你思考、成长的工具。

通过TDL,可以让你深度思考,做最重要的事情。

写TDL,也能让你不断复盘,从而精进。

如果你想做管理者,更有管理金句,帮助你重新认识管理,培养你的管理意识。


点击下方图片,立即了解。

……

张丽俊
关注我,与100万管理者一起学管理和组织创新。张丽俊Cherry,创业酵母创始人、知名组织创新专家、《组织的力量》及《精进日志》作者,2022年拉姆·查兰管理实践奖得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