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广祥:即本号小编,1968年生。长相丑陋,智力一般。草民一棵,教师一枚,现供职于丁沟中学。
11月9日上午,天气有点阴冷,但江都源头公园若虚书房内气氛火热,由江都区作家协会、江都区图书馆、江都若虚书房联合主办的“窗外的柿子红了——丁志方散文创作分享会”正在这里举办。来自江都区内二十多位作家、学者和文学爱好者,如江都原宣传部部长李厚尧,江都原副市长万军,文艺评论家、诗人孙德喜,江都作协主席、诗人曹利民,作家褚德军、花善祥、王裕林、张怀珊、徐多庆、栾碧军、陆华军、葛秀兰、陈文海、蔡欣等,济济一堂。本次活动由区作协主席曹利民主持。我也有幸受邀观摩学习。丁志方先生,系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更是我公众号重要作者。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曾在海军部队服役,转业后在江都多个部门任职。业余时间勤于笔耕,有几百篇随笔、散文见诸报刊,2017年出版散文集《暮色炊烟》。近期,其第二部散文集《窗外的柿子红了》由南方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约23万字,分为“一地一景”“所见所闻”“说人说事”“至亲至爱”“乡里乡亲”“友来友往”及“附录”七部分,题材多样,内容丰富,既抒发乡土之情,又叙述行走天下的见闻,还抒写人生感悟,通过朴实的文字表达浓厚的亲情、乡情、友情和爱情,以自己的灵性和坚韧的努力探索着散文创作的方式方法,给读者带来美好的文学享受。活动上,在江都作协主席曹利民致辞后,丁志方先生介绍了走上文学创作道路的过程,分享了创作经验。他说,要想创作出一篇好的散文,需要热爱生活,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要有敏锐的观察力,拥有敏感的特质;勤思考,拥有深刻的思考能力;多读书,而且读杂书;勤练笔,“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多修改,写出之后不要急于投稿,无妨放一放,再改一改,“作品是改出来的”。至少,聆听了丁志方先生的讲解,我是受益匪浅。我想:丁志方先生的创作之谈对我们学生作文写作不无启发意义。所以,在我发言时,我说我萌生了一个念头:很想邀请丁志方先生给我们的学生做一个写作讲座。作为《窗外的柿子红了》的写序人,文艺评论家、诗人孙德喜教授王对丁志方先生的作品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认为,丁志方先生之所以能够创作出如此优秀的作品,主要因为他是一个有心人,能够观察到并书写出自己的发现。他指出,丁志方先生虽然不是专业作家,然而具有作家敏锐的观察力。他到山西旅游,在晋源看到了柏树的与众不同。他从树的形态与其所处的寺庙联系起来,发现了该树的人文意义,进而称其为“母子柏”,于是写成了散文《母子柏》。当我们读到具有发现性散文的时候,我们不仅增长了见识,加深了对于自然和社会的理解和认识,而且还能够学会从人们习以为常的、不显眼的、十分平常的事物中找到别致之处的方式方法。徐多庆、栾碧军、花善祥等多位文学界嘉宾都对丁志方先生的作品表示了由衷的赞赏。此次分享会不仅让与会者深刻感受到了丁志方先生作品的魅力,也让大家学到了不少经验技巧,更激发了大家对文学创作的热情与向往。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下,大家聚在一起谈文学、聊生活,共同为这片土地的文学繁荣贡献着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