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土地利用与保护(2024年11月29日)
“三中全会”作为中国变革的重大历史节点,标志着国家发展的重大转型,具有深远的划时代意义,而土地问题始终是历次三中全会关注的重大议题。回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动了中国伟大发展和民族复兴的进程。随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生态文明新发展战略,明确“藏粮于地”的伟大战略。步入新时代,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勾勒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提出了耕地大占补、大食物观等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变革战略。如今,这些伟大战略已经部署,如何推动大食物观与耕地保护现代化治理协同成为实现耕地保护制度变革的关键所在。而如何科学界定耕地内涵,有效实施耕地保护现代化治理,则成为事关“端稳中国饭碗、推动中国现代化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时代之问、中国之问,乃至全球之问。
针对这一重大时代命题,孔祥斌教授团队依托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开展了全面系统的实践调查,覆盖了全国16个省、30个市、100多个县,团队不仅与各级领导进行了深入的座谈交流,还与2000多位农户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了面对面的细致访谈。基于这些详实的数据与深入的见解,团队陆续发表了一系列有关“耕地内涵、耕地恢复、大食物观与耕地保护协同治理”等方面的观点文章,这些成果遵循“现状分析-内涵思考-体系构建”的研究逻辑,为我国耕地保护现代化治理提供了坚实的科学依据。
系列论文
《大食物观下的南方山区耕地“非粮化”适应性恢复策略》
面对耕地治理成本居高不下的现实挑战,团队认为调整耕地认定标准是化解当前防止耕地“非粮化”与大食物观、乡村振兴需求之间对立形势进而形成统一认识的有效路径。研究强调,我国已经全面进入小康社会,食物安全观已由“吃得饱”为主的谷物安全观转变为“吃得好、吃得健康”的大食物安全观。因此,耕地的认定标准与利用要和时代背景、发展阶段相结合。基于此,团队提出细化耕地认定标准,与大食物观及乡村振兴目标相协调,具体包括基于作物种类(草本、藤本、木本)的分类管理,将不破坏耕作层的地块调回耕地。
论文发表于中国土地。
《大食物观统筹下的耕地保护协同治理体系研究》
本研究围绕“大食物观”与耕地保护的关系,分析我国耕地保护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提出协同治理路径建议。研究总结了耕地保护效能降低的主要原因,包括粮食需求转型、地方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目标的矛盾、以及微观主体对经济利益的追求。此外,土地调查制度和生态红线管理不一致也导致耕地保护效率下降。为应对这些挑战,团队提出基于“大食物观”的创新治理路径:一是建立稳定的耕地调查制度,优化土地资源配置;二是推行分类管护和高标准农田建设,保障耕地生产能力;三是构建区域协同补偿机制,促进公平保护;四是通过引入第三方评估提升治理成效。这些措施旨在平衡多样化食物需求与耕地保护目标,为粮食安全提供制度保障。
论文发表于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休养生息制度背景下耕地保护政策体系研究》
本研究以优化中国耕地保护政策为核心,针对休养生息制度背景下耕地数量减少、质量下降、生态缺位等问题,提出系统性的政策框架和解决路径。研究明确耕地保护政策的目标为保障粮食安全、支持高质量发展、实现资源永续利用,并推动区域协同。通过建立“弹性空间-质量提升-风险管控-纵横补偿”的路径,优化现有政策工具,包括调整耕地数量保护政策、统筹养护与质量提升、构建生态风险管控、完善补偿机制以及健全监督考核体系等,以提高管理水平。
论文发表于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我国耕地恢复治理面临的困境及其应对策略》
我国耕地恢复治理面临多重困境,包括政府被动恢复与农民主动弃耕之间的矛盾、多部门职能重叠导致的协调不足,以及应急性治理与长期稳定保护之间缺乏技术衔接等问题。文章指出,这些问题的成因主要在于土地产权固化、管理碎片化以及政策执行中的动力分化。为破解这些困境,团队提出从制度、技术和机制等多方面进行优化的建议:一是创新土地产权模式,通过“小田并大田”等方式推动规模化经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二是构建部门协同治理体系,明确自然资源、农业农村与林草部门在数量、质量和空间优化上的分工与合作;三是完善土地资源调查制度,关注资源适宜性与生产力融合,提升治理科学性;四是建立行政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保护体系,以税收调控、发展权转移等方式降低治理成本,增强治理动力。
论文发表于中国土地。
《关于耕地内涵与界定的思考》
在当前耕地利用频率提高、管理矛盾突出的背景下,研究提出以生产能力为核心的耕地内涵,结合空间稳定性、质量适宜性、经济可行性和政策延续性,科学界定耕地范围。通过借鉴国内外经验,文章强调耕地保护的核心是保护具有稳定生产能力和粮食种植适宜性的土地,建议扩展保护范围至包括可调整地类的“可耕地”。这种界定方法有助于平衡国家粮食安全目标与农民经济利益之间的矛盾,为耕地资源调查、政策制定和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论文发表于天津农业科学。
《我国恢复耕地治理的成效与政策优化——基于南方丘陵山区的调研》
团队基于南方丘陵山区耕地基层治理实践的调研情况,总结了该地区在耕地恢复治理中的主要做法与成效。文章指出,南方丘陵山区在耕地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面临一些治理难点。针对这些难点,团队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具体而言,包括重构耕地产能保护战略以提升耕地质量,优化耕地产能与产量保护协同治理分区以实现耕地资源的合理配置,构建基于“大食物观”的耕地内涵与认定标准以拓宽耕地利用范围,以及实施双增导向的土地综合整治工程以增加耕地面积和提高耕地利用效率。
论文发表于中国土地。
系列访谈
接受经济日报访谈
本次访谈主要讨论了耕地撂荒问题及其对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的影响,并提出了有效治理的对策。其中,耕地撂荒的主要原因包括农业生产成本上升、农村劳动力转移和人口老龄化、粮食价格增长缓慢等。此外,生态保护政策和城镇化进程也加剧了耕地的撂荒。撂荒带来的后果包括农田规模缩减、基础设施破坏、农民收入减少及人口流失,形成恶性循环。为解决这一问题,孔祥斌教授建议通过技术手段摸清撂荒底数,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农业,强化政策保障,协调生态保护与农业生产的空间冲突,推动耕地复垦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接受彭博新闻社记者访谈
随着粮食进口量飙升至历史新高,同时国际贸易紧张局势不断加剧,中国正面临越来越大的粮食生产压力。这促使国家集中关注这项任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土地。尽管中国不太可能很快退出全球市场,但其坚定维护粮食安全的决心却是十分明确的。上个月,中国第一部《粮食安全保障法》正式实行,旨在进一步加强国内粮食生产。该法律的起草与通过,凸显了应对粮食安全挑战的紧迫性。孔祥斌教授指出,“确保粮食安全是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国家不可避免的选择,这是最基本的安全问题,也是主权问题。而耕地是实现这一目标最关键的东西。”据孔祥斌教授估计,中国有600多万公顷的休耕土地。此外,还存在大片由于污染或盐度过高而无法使用的土地。值得庆幸的是,经过多年的研究,中国已经在解决土地污染和盐碱化这一难题上取得初步成效。
系列会议
农经观察56期学术研讨会《高标准农田建设政策、模式与借鉴》的专题报告
孔祥斌教授围绕二十大以来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政策、模式和实践展开汇报,强调了这一战略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和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性。基于国内外的经验借鉴,孔祥斌教授提出通过提升耕地质量、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农业生产条件等策略来提升农田综合能力。在实践中,各地根据自身特点探索了不同路径,如浙江的全域土地整治、广西的小块并大块模式、黑龙江的机械化智能农业等。此外,孔祥斌教授进一步指出,必须通过明确责任机制、制定差异化建设标准、吸引多元化资金投入以及重视长期管护等措施,确保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顺利推进、可持续发展和高效运作。
《中国土地科学》编辑部主办“大占补时期耕地保护与空间布局优化”学术研讨会《耕地保护转型框架构建与实践》的主题汇报
本次汇报主要围绕耕地保护转型面临的挑战、框架构建、机制探索、实践路径以及未来展望展开讨论。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减排压力和耕地退化等问题的加剧,耕地保护面临多重困境,特别是在粮食生产稳定性、土壤健康、土地空间竞争等方面。孔祥斌教授提出,耕地保护亟需构建“资源-社会-生态”耦合的理论框架,并制定明确的耕地保护目标,涵盖数量、质量、生态和权益四个维度。具体来说,建议通过多层次耕地保护体系、开发适宜的耕地利用模式、实现质量提升和生态保护的绿色转型,同时加强权益协同机制,优化补偿制度。此外,提出了耕地保护的韧性实践,如刚性管制与弹性调控相结合,提升耕地质量的多维评估和生态绿色转型路径。未来,耕地保护需要聚焦粮食安全与区域发展的协同,确保高产、稳产与绿色发展并行,实现可持续的耕地保护目标。
展望未来,孔祥斌教授团队将继续聚焦耕地保护转型与现代化治理重大命题,回答好耕地保护现代化治理的时代之问、中国之问和全球之问。
中国科学院院士朱永官带领一群“土壤高级玩家”,一同创作出了本部集科学性、趣味性和前瞻性于一体的科普著作——《鲜活的土壤》,以科研者的视角和深入浅出的笔触,向大众讲述了土壤的本质、功能、土壤污染问题以及由此带来的粮食安全问题等人们关心和感兴趣的话题。
书中不仅涵盖了土壤的形成、分类、功能等基础内容,还深入探讨了土壤与生态环境、人类健康、文明演变进程等方面的紧密联系。用丰富的科研数据与成果揭示了土壤作为农业生产之基、生态系统之本的不可替代作用,更强调了在当前全球环境变化与资源约束加剧的背景下,科学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对于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促进生态平衡、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乃至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战略价值。
《土壤盐渍化的诊断、评估、减缓与适应技术指南》由联合国粮农组织 / 国际原子能机构粮食和农业核技术联合中心水土管理和作物营养科专家穆罕默德·扎曼、李恒所著。著者长期致力于改善土壤、水资源与肥料管理的生产实践,为促进国际社会农业积极适应气候变化做出了贡献。
该书回顾了全球土壤盐渍化的历史和治理成败经验,旨在制定盐度和钠化度的评估技术规程,完善盐渍化土壤的缓解和适应措施,创新和推进核技术和同位素技术等的应用,为可持续地利用盐碱地提供可行性方案。该书具有先进性、指导性和实用性,能够切实解决生物盐碱农业所遇到的实际问题。该书可为进行景观和农田土壤盐渍化评估和诊断,利用核技术和同位素技术制定边际土壤可持续利用战略的技术研究人员、一线管理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康绍忠院士序|《土壤盐渍化的诊断、评估、减缓与适应技术指南》出版发行
张佳宝院士序|《土壤盐渍化的诊断、评估、减缓与适应技术指南》出版发行
Rainer Horn 博士,德国基尔大学教授,世界著名土壤物理学家。现任中-欧土地和土壤合作专家组委员,曾任世界土壤联合会(IUSS)主席,IUSS土壤物理委员会、土壤技术委员会以及第三工作组主席、土壤耕作研究组织主席、德国土壤学会主席等土壤学术组织重要职位。Horn教授在不饱和土壤力学理论创新和应用、土壤物理多尺度过程、土壤力学与水力学、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等方面取得巨大成就,并成功应用于指导固废处理、地质工程安全以及电缆地下埋藏等社会经济多方面。发表100余篇期刊论文,数十部土壤学专著以及数百篇技术报告,荣获美国土壤学会、美国农学会会士,罗马尼亚、波兰、德国土壤学会以及国际土壤耕作研究组织等学术团体先后授予Horn教授荣誉会员称号。
该书由赵英博士和张斌博士组织,邀请了诸多从事土壤物理研究的中青年工作者共同翻译。他们花费很大精力把该教材引进国内,可使更多的科研人员系统了解土壤物理学,对推动我国土壤物理学的发展意义重大。
邵明安院士序|《土壤物理学精要——过程、功能、结构和力学导论》
《土壤物理学精要——过程、功能、结构和力学导论》出版—赵其国院士序
陈怀满研究员序——《健康土壤培育与实践指南——健康土壤的生态管理》(原著第四版)出版
《健康土壤培育与实践指南——健康土壤的生态管理》(原著第四版)出版——朱永官院士序
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购买本书(可开发票,请在备注中注明开票信息和邮箱)
近期文章推荐
重磅引进:日本生态学会奖励奖、农学进步奖、河合隼雄学艺奖——《大地5亿年:土壤和生命的跃迁史》出版
The Innovation Life | 种养循环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环境可持续发展
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共采集样点287.2万个 2025年开展成果编制
文章荐读-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红树林湿地土壤有机质组分特性综述:对碳储存的影响
精选土壤好书,长按识别二维码了解
由于微信修改了推送规则,请大家将土壤家加为星标,或每次看完后点击页面下端的“在看”,这样可以第一时间收到推文!合作、转载、入群,请加13926117407微信号(或发邮件至14999638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