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萧山科协(2024年11月21日)
科学家名片
沈仁芳,萧山瓜沥人。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所长,中国土壤学会会士、中国农学会副会长、全国土壤质量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从事土壤学研究近40年,为耕地保育理论创新与科技进步,以及我国酸性土壤可持续利用做出突出贡献。
南方丘陵的红壤、东北大地的黑土、江南水乡的水稻土……当我们踏进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五色土景观造型即刻映入眼帘。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以下简称南土所)所长沈仁芳告诉我们,这就是大地的“肤色”,土壤就是地球的皮肤,它维持着陆地生命的存续。
沈仁芳和土壤有着奇妙的缘分。他出生于萧山瓜沥,那是向钱塘江围垦而成的盐碱地,一片不寻常的土地。高中毕业后,虽然离开了围垦大地,但他依旧扎根在田间地头。他和团队围绕“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国家战略,研发了多项让土壤改良修复的“硬核”技术,为耕地保育及理论创新,为我国酸性土壤的可持续利用作出了突出贡献。
脚下有泥 心里有光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土壤学会名誉理事长、国家农业科技重大专项耕地领域执行专家组组长、亚洲土壤伙伴计划指导委员会主席……在沈仁芳的众多头衔里,“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以下简称“三普”)外业工作组组长”是近几年频繁被提及的。
“土壤普查就是给土壤做体检。”沈仁芳介绍道,“过去讲粮食安全,更多人关注的是种子是否优良,大家对土壤的了解相对较少。事实上,不同质量的土壤,生产的农作物不同,其产量、品质也就不同。”从2022年开始的“三普”是时隔40多年对我国农用地土壤的全面“体检”,对摸清土壤家底,推动我国耕地质量提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比其他领域的科研工作,土壤调查需要大量野外采样工作。起早贪黑、跋山涉水、风餐露宿、冒着严寒酷暑……对于沈仁芳来说都是常事。接到“三普”任务开始,从土壤的野外采样到室内分析、成果凝练,沈仁芳带领南京土壤研究所为“三普”的技术支撑和采样人员培训做了大量工作,并承担起建设国家土壤资源库的重任。
脚下有泥、心中有光。在从事土壤学研究近40年时间里,沈仁芳大部分时间都奔波在全国各地和土壤打交道,心系国家粮食安全,守护大地“肤色”。多年来,他和团队针对我国南方酸性土壤铝/镉毒害严重、养分匮乏两大制约耕地质量提升的“卡脖子”问题,开展重点攻关,创建了酸性土壤改良与利用新理论。近3年在酸性土壤典型区域累计推广应用7570.6万亩,作物平均增产8%以上,节本增收123.2亿元,减施化学氮肥21.03万吨,减少环境治理成本约73.6亿元,社会经济环境效益重大。
让“围垦精神”在生命土壤里绽放
土地不仅是沈仁芳矢志不渝的事业所系,更是他的人生“底色”。
在沈仁芳的记忆里,20世纪60年代的家乡还是一片盐碱滩涂,百姓以晒盐、捕鱼和有限种植谋生。少年沈仁芳家境清贫,为了帮家里减轻经济压力,他每到星期天就背着草篓去割羊草,“那时虽没有丰富的物质,但从不觉得苦。”
长大后,刻在骨子里的“围垦精神”深深影响着他。从衙前中学毕业的他考入浙江农业大学土壤农化系,是村里首位大学生。好不容易“跳出农门”,却毅然选择了农业,这一重要的人生选择背后,一是化学成绩优异,二是乡土情怀使然。“以前我们家乡的人很多都认为学医科才算是读大学,不过我还是觉得土壤更亲切。”
本科毕业之后,他凭借优异的成绩,成为首批免试研究生,顺利踏入南京土壤所 ——那是无数土壤学研究者梦寐以求的神圣 “殿堂”。此后,他便与土壤紧密相连。
相较于充满变数的室外作业,实验室里的土壤研究更加不易,不仅过程漫长,大多数时候还要面临失败的实验结果。但沈仁芳似乎有着用不完的干劲和闯劲。过去在日本做博士后研究的时候,实验室在6楼,分析仪器在1楼。为了能同时兼顾实验操作与数据分析,沈仁芳不愿浪费哪怕一秒钟等电梯的时间,不断在楼梯间上上下下奔跑。
“我的成长经历和‘围垦精神’分不开。”沈仁芳说,围垦精神凝结了萧山人民对土地的深情与对美好生活的执着向往,艰难的围垦之路不仅塑造了萧山人民勇于开拓、务实吃苦、敢为天下先的精神特质,也是他持续钻研、不断攀登科学高峰的动力源泉。为此,他寄语萧山青年,要把勤劳、奋进的围垦精神传承下去,让围垦精神在人生的土壤里茁壮成长,绽放出绚烂的花朵,结出美好生活的丰硕果实。
记者:金婷婷
编辑:李寒清
中国科学院院士朱永官带领一群“土壤高级玩家”,一同创作出了本部集科学性、趣味性和前瞻性于一体的科普著作——《鲜活的土壤》,以科研者的视角和深入浅出的笔触,向大众讲述了土壤的本质、功能、土壤污染问题以及由此带来的粮食安全问题等人们关心和感兴趣的话题。
书中不仅涵盖了土壤的形成、分类、功能等基础内容,还深入探讨了土壤与生态环境、人类健康、文明演变进程等方面的紧密联系。用丰富的科研数据与成果揭示了土壤作为农业生产之基、生态系统之本的不可替代作用,更强调了在当前全球环境变化与资源约束加剧的背景下,科学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对于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促进生态平衡、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乃至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战略价值。
《土壤盐渍化的诊断、评估、减缓与适应技术指南》由联合国粮农组织 / 国际原子能机构粮食和农业核技术联合中心水土管理和作物营养科专家穆罕默德·扎曼、李恒所著。著者长期致力于改善土壤、水资源与肥料管理的生产实践,为促进国际社会农业积极适应气候变化做出了贡献。
该书回顾了全球土壤盐渍化的历史和治理成败经验,旨在制定盐度和钠化度的评估技术规程,完善盐渍化土壤的缓解和适应措施,创新和推进核技术和同位素技术等的应用,为可持续地利用盐碱地提供可行性方案。该书具有先进性、指导性和实用性,能够切实解决生物盐碱农业所遇到的实际问题。该书可为进行景观和农田土壤盐渍化评估和诊断,利用核技术和同位素技术制定边际土壤可持续利用战略的技术研究人员、一线管理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康绍忠院士序|《土壤盐渍化的诊断、评估、减缓与适应技术指南》出版发行
张佳宝院士序|《土壤盐渍化的诊断、评估、减缓与适应技术指南》出版发行
Rainer Horn 博士,德国基尔大学教授,世界著名土壤物理学家。现任中-欧土地和土壤合作专家组委员,曾任世界土壤联合会(IUSS)主席,IUSS土壤物理委员会、土壤技术委员会以及第三工作组主席、土壤耕作研究组织主席、德国土壤学会主席等土壤学术组织重要职位。Horn教授在不饱和土壤力学理论创新和应用、土壤物理多尺度过程、土壤力学与水力学、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等方面取得巨大成就,并成功应用于指导固废处理、地质工程安全以及电缆地下埋藏等社会经济多方面。发表100余篇期刊论文,数十部土壤学专著以及数百篇技术报告,荣获美国土壤学会、美国农学会会士,罗马尼亚、波兰、德国土壤学会以及国际土壤耕作研究组织等学术团体先后授予Horn教授荣誉会员称号。
该书由赵英博士和张斌博士组织,邀请了诸多从事土壤物理研究的中青年工作者共同翻译。他们花费很大精力把该教材引进国内,可使更多的科研人员系统了解土壤物理学,对推动我国土壤物理学的发展意义重大。
邵明安院士序|《土壤物理学精要——过程、功能、结构和力学导论》
《土壤物理学精要——过程、功能、结构和力学导论》出版—赵其国院士序
近期文章推荐
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会同院士专家完成我国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科技创新战略研究报告
Geoderma|朱永官院士团队在城市土壤生态系统中线虫分布格局方面取得进展
【SBB论文】土壤激发效应的调控因素依赖于土壤深度:一个2000 km草地样带案例
Nature Communications刊发中科院地理资源所苏奋振、付东杰小组红树林研究成果
精选土壤好书,长按识别二维码了解
由于微信修改了推送规则,请大家将土壤家加为星标,或每次看完后点击页面下端的“在看”,这样可以第一时间收到推文!合作、转载、入群,请加13926117407微信号(或发邮件至14999638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