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黑土地发布(2024年12月13日)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助力区域乡村振兴和高质量发展,2024年11月29日至12月1日,首届“息县乡村振兴学术交流会”在河南省信阳市息县成功召开。大会由中国农业大学主办,本次会议主题为“耕地保护与乡村振兴”,聚焦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耕地保护及乡村振兴等核心议题,探讨乡村振兴的新机遇与新路径。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教授李保国在会上作了主题为“新一轮粮食产能提升与耕地保护”的报告。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新时代新征程上,耕地保护任务没有减轻,而是更加艰巨。”新时代下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了耕地保护的重大意义,并指出要建设粮食安全产业带,加强农田水利及黑土地保护。农业农村部发布的《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更为未来十年的农田建设提供指导。今年启动的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聚焦种子与耕地,推动科技创新及装备支持,提升农业生产效率。
李保国院长介绍,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成效显著。自2009年启动的规划以来,我国粮食产量已超预期,2020年达1.34万亿斤,2023年创新高至1.39万亿斤。以山东德州为例,自2009年成为“亩产过吨粮、总产过百亿”地级市,2021年启动“吨半粮”计划,并取得显著成果。2023年,德州入选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计划投入98.84亿元提升粮食产能。
在此行动中,国家采取四个方面重要举措:政策支持方面,开展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今年农业农村部在抓好已有200个玉米、100个大豆整建制推进县的基础上,再增加100个玉米、100个小麦和102个油菜整建制推进县,持续深入推进大面积提高单产。科技支撑方面。通过生物育种、增加种植密度及改进施肥技术,持续提升粮油作物产量,确保粮食生产的科技化、现代化。“藏粮于地”战略方面,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保护,加大黑土地保护工程推进力度,实施耕地有机质提升行动等不断提升地力水平,进而提升粮食产能。减损控制方面,根据《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2023》,通过减少粮食生产和消费环节的损失,到2035年,预计能够减少约1100亿斤粮食损失,这一举措具有巨大的节粮潜力。
李保国院长指出,上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也带来了耕地和土壤质量的变化。自2009年到2020年,全国粮食产量大幅增加,10年前北方地区对粮食生产贡献的比重超过了南方,且占比越来越大。这就导致了总体上耕地质量的下降和生态环境问题接踵而至。
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影响耕地产能及生态环境。数据显示,在2009-2019年中,全国耕地减少了1.13亿亩,主要流向林地和园地。与此同时,大约880万亩坡度大于25度的林地被开垦为耕地,而约1.8亿亩的耕地则被用来种植树木。
耕地高强度利用导致质量下降。秦岭-淮河以北,尤其在黑龙江、内蒙古、河南、吉林、新疆等五省,耕地面积较大,占全国的40%。持续的高强度利用导致东北黑土地流失与地力下降、华北地区地下水资源超采严重、西北绿洲区土地荒漠化与耕地盐渍化加重等资源生态退化重大问题。过度集约化耕作制度加剧土壤扰动。尤其是传统集约化耕作制度导致土壤有机质分解加剧,水蚀和风蚀严重,进一步加剧了土壤结构的破坏与质量的退化。
李保国院长提出,面对“保数提质增效”的困境,保持耕地、土壤健康是粮食产能提升的基本保证,主要途径有三。
第一,注重保护性耕作措施的实施。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强调,要全面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并确保永久基本农田逐步建设成质量过硬的高标准农田,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同时,必须健全耕地休耕轮作制度,保障耕地质量和生态平衡。
第二,注重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二次会议进一步强调了耕地保护的系统性和长期性。加大在盐碱地的综合利用力度,加强盐碱耕地的改造和提升,遏制耕地次生盐碱化趋势;以大食物观为指导,发展特色农林牧渔业。在“以水定地”前提下,推动“以种适地”和“以地适种”相结合的方式,来提高盐碱土地的生产能力与效率,同时保护好盐碱化区域脆弱的生态环境。
第三,推行协调一致的土壤、土地和水资源可持续管理方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粮食需求。推动农业科技的现代化,通过科技提升耕地产能与利用效率,同时保证耕地质量的稳定与提高,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确保粮食产能的稳步提升,为国家粮食安全奠定坚实基础。
李保国院长强调,中国未来的粮食安全将建立在严格保护耕地和土壤的基础上。通过提高作物水分生产力和耕地资源利用效率。保护性农业和再生农业技术将成为核心,并结合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发展因地制宜的精准水土管理模式。与此同时,通过现代生物技术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突破抗逆生物技术成为亟待攻克的关键问题。此外,通过加大对外开放,推动国际双赢贸易,充分利用虚拟土地和水资源,将为未来粮食安全提供更强有力的保障。
李保国院长表示,未来农业要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息县是全国粮食生产的百强县,粮食生产中,口粮(小麦和水稻)占比达95%,可见息县在全国粮食安全中的重要地位。息县与中国农业大学的合作,正是推动农业绿色转型、提升粮食安全、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利用农大在科技方面的优势,以息县全域为研究对象,探索发展出中原地区、淮河平原区域农业高质量发展、粮食产能提升及耕地保护乃至乡村振兴的路径,为建设农业强国树立县级样板。
中国科学院院士朱永官带领一群“土壤高级玩家”,一同创作出了本部集科学性、趣味性和前瞻性于一体的科普著作——《鲜活的土壤》,以科研者的视角和深入浅出的笔触,向大众讲述了土壤的本质、功能、土壤污染问题以及由此带来的粮食安全问题等人们关心和感兴趣的话题。
书中不仅涵盖了土壤的形成、分类、功能等基础内容,还深入探讨了土壤与生态环境、人类健康、文明演变进程等方面的紧密联系。用丰富的科研数据与成果揭示了土壤作为农业生产之基、生态系统之本的不可替代作用,更强调了在当前全球环境变化与资源约束加剧的背景下,科学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对于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促进生态平衡、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乃至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战略价值。
《土壤盐渍化的诊断、评估、减缓与适应技术指南》由联合国粮农组织 / 国际原子能机构粮食和农业核技术联合中心水土管理和作物营养科专家穆罕默德·扎曼、李恒所著。著者长期致力于改善土壤、水资源与肥料管理的生产实践,为促进国际社会农业积极适应气候变化做出了贡献。
该书回顾了全球土壤盐渍化的历史和治理成败经验,旨在制定盐度和钠化度的评估技术规程,完善盐渍化土壤的缓解和适应措施,创新和推进核技术和同位素技术等的应用,为可持续地利用盐碱地提供可行性方案。该书具有先进性、指导性和实用性,能够切实解决生物盐碱农业所遇到的实际问题。该书可为进行景观和农田土壤盐渍化评估和诊断,利用核技术和同位素技术制定边际土壤可持续利用战略的技术研究人员、一线管理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康绍忠院士序|《土壤盐渍化的诊断、评估、减缓与适应技术指南》出版发行
张佳宝院士序|《土壤盐渍化的诊断、评估、减缓与适应技术指南》出版发行
Rainer Horn 博士,德国基尔大学教授,世界著名土壤物理学家。现任中-欧土地和土壤合作专家组委员,曾任世界土壤联合会(IUSS)主席,IUSS土壤物理委员会、土壤技术委员会以及第三工作组主席、土壤耕作研究组织主席、德国土壤学会主席等土壤学术组织重要职位。Horn教授在不饱和土壤力学理论创新和应用、土壤物理多尺度过程、土壤力学与水力学、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等方面取得巨大成就,并成功应用于指导固废处理、地质工程安全以及电缆地下埋藏等社会经济多方面。发表100余篇期刊论文,数十部土壤学专著以及数百篇技术报告,荣获美国土壤学会、美国农学会会士,罗马尼亚、波兰、德国土壤学会以及国际土壤耕作研究组织等学术团体先后授予Horn教授荣誉会员称号。
该书由赵英博士和张斌博士组织,邀请了诸多从事土壤物理研究的中青年工作者共同翻译。他们花费很大精力把该教材引进国内,可使更多的科研人员系统了解土壤物理学,对推动我国土壤物理学的发展意义重大。
邵明安院士序|《土壤物理学精要——过程、功能、结构和力学导论》
《土壤物理学精要——过程、功能、结构和力学导论》出版—赵其国院士序
近期文章推荐
【土壤+肥料检测指标汇总】特色指标(残体碳/有机酸/PLFA/氨基糖和抗生素)、基础指标、元素、理化性质、酶活性及重金属等
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会同院士专家完成我国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科技创新战略研究报告
亮文解读丨不同小麦产量下麦玉轮作体系中的土壤健康与微生物网络分析
CSA丨农业农村部环保所保琼莉揭示不同C:N作物秸秆影响水稻土甲烷排放及水稻镉积累的机制
邓蕾研究员最新GCB成果||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有机碳增加而微生物碳利用效率降低
AGR SYST | 双季稻秸秆还田和免耕的温室气体排放权衡
精选土壤好书,长按识别二维码了解
由于微信修改了推送规则,请大家将土壤家加为星标,或每次看完后点击页面下端的“在看”,这样可以第一时间收到推文!合作、转载、入群,请加13926117407微信号(或发邮件至14999638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