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 关注我们
中国文艺评论基地
研究课题成果发布
13家基地/16份课题
为发挥中国文艺评论基地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建强文艺评论阵地,推出一批高质量研究成果,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2023年11月资助13家中国文艺评论基地申报的16份课题,为期一年。现荟萃推出这批课题成果摘编。
中国文艺评论(北京大学)基地
“民族形式”与中国式现代化
文艺观的历史生成
核心成果
本课题通过举办研讨会、刊发论文、出版论文集等方式进行深入研究。2024年6月19日举办同名研讨会,探讨四组议题:民族形式的理论话语,民族艺术的知识形态与实践形态,战时语境、延安文艺与民族形式问题,民族性话语与当代艺术理论及实践。来自全国多所高校的二十余位专家学者从不同学科、多个角度探讨了“民族形式”与中国式现代化文艺观的发展演变。研讨会论文集正在出版筹备中。课题组成员在《中国文艺评论》《艺术评论》发表《中国文化主体性的巩固与文艺民族性的重构——以“民族形式”的讨论为中心》《作为文化记忆的〈我爱你,中国〉——兼论中国电影歌曲国家记忆主题的流变》《主体性、自反性与吸引力:屏幕媒介时代的文艺创作之路》,并将刊《观念如何成为武器——抗日救亡背景下的“摄影武器论”及其实践》。
学术创新
“民族形式”是中国式现代化文艺观中的重要概念。1938—1942年在延安和国统区的文艺知识圈,出现了“民族形式”大讨论,这是基于精英知识分子启蒙立场的新文化运动在抗战语境全民动员要求下的必然结果。课题认为,“民族形式”不仅是三四十年代的一场文艺论战,更是整个20世纪中国文艺思想的核心议题,“民族性/民族的形式”及其另一面“现代性/新民主主义的内容”,乃至其延长线上的“人民文艺”“民间性”“社会生活”等内容,构成中国式现代化的文艺理论选择。
中国文艺评论(北京师范大学)基地
新时代“文艺评论—艺术创作—
艺术教育”三位一体互动体系
发展研究
核心成果
课题形成了同名研究报告;在《电影评介》刊发文章《3.0时代的影视旅游:文本生产、产业共生与文化怀旧》;举办了“杏坛书会”系列活动,广泛邀请青年学者与新锐文艺家共同参与,为新时代文艺评论搭建了重要平台,目前第一辑、第二辑共28场讲座内容已整理书稿23万字,拟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学术创新
本课题构建了“文艺评论—艺术创作—艺术教育”的“三位一体”互动体系,梳理自左翼运动以降三者之间的历史互动关系,深入阐释这一协同体系的内涵。在该“微生态系统”中,“文艺评论”是“定盘星”,“艺术创作”是“主心骨”,“艺术教育”则是“压舱石”。三者各司其职、协同发展,共同构成“三位一体”发展理念中的“一体”核心,以异质同构性呈现出文化发展蓝图的内在逻辑统一,体现出“共建、共享、共解”的“三共”关系。课题认为,“三位一体”互动体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思想为引领,做到统筹施策、上下联动、形成合力。持续“三点”发力,筑牢“人民性文艺”的站位高度,提升“两个结合”的深层感召,擦亮“文化自信”的聚识底色,从而滋养并推动社会主义文艺与中国文化相协调的“宏观生态系统”持续蓬勃繁荣,共同汇聚成推动文艺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与持久动力。
中国文艺评论(暨南大学)基地
粤港澳大湾区文艺共同体建设研究
核心成果
本课题举办了“粤港澳大湾区文艺评论的现状与未来”座谈会、“湾区城市与‘新南方写作’”青年文学沙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文艺理论创新”学术研讨会以及湾区题材文学作品研读会等5次活动;蒋述卓等在《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粤海风》等刊发《坚持文化建设中的人民主体地位》《通向世界的“新南方写作”》《形式、伦理与后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叙事”》《中国网络游戏海外传播的路径、效果与困境》等湾区文艺主题评论文章;拟与南方日报出版社合作出版课题研究成果《大湾区文学选本·理论篇》(送审中)。
学术创新
本课题通过梳理粤港澳大湾区文艺创作和评论现状,总结大湾区城市文艺在书写岭南文化、表达新时代生活状态方面的创作经验,阐释大湾区文艺作品在传承、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成效,思考通过湾区文艺创作和评论活动建构城市共同体的具体策略和未来方向。课题认为,文艺作品注重人的情感表达,能够实现跨地域、跨代际的情感共鸣,从而推进湾区主题文艺创作、提升湾区主题文艺作品影响力,有效助益“人文湾区”和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共同体建设。
中国文艺评论(山东大学)基地
(2个课题)
中国“写意”理论的现代转型研究
(李新)
核心成果
完成11万字的同名研究报告,在《艺术百家》和《光明日报》理论版等刊发系列文章如《中国古代艺术意象思想的现代意义》《艺术创作的无意识心理分析——以林风眠女性题材绘画中的“阿玛尼”原型为例》《当代中国写意画创作现状及反思》等。
学术创新
本课题旨在重新诠释与阐发、论述与弘扬中国传统“写意”精神,并促进其话语传播。通过对中国“写意”理论的价值及意义进行反思与追问,探索其现代转型过程,将其与西方“写实”“抽象”“表现”等相关美学概念进比较辨析,界定“写意”理论在中国美学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及当代价值。并提出中国传统“写意”理论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路径:一是要构建以中国“写意”本体论、创构论、形态论为核心的学术体系;二是要打造以“写意”绘画、“写意”雕塑、“写意”戏剧、“写意”音乐、“写意”舞蹈等艺术门类为核心的实践体系。课题深度融合“写意”理论体系与实践体系,挖掘“写意”美学思想对中国当代艺术实践的现实意义,彰显中国“写意”理论的文化价值和当代阐释力,为我国2035年全面实现文化强国战略目标提供动力。通过打造中国“写意”理论与实践体系,可以形成独具民族性的“写意”标识,推动中国“写意”理论走向世界舞台,构建与西方艺术学、美学平等对话的机制,共同营造多元、开放、共融、互动、和谐、包容的艺术学发展未来。
新媒体生态艺术的自然观研究
(孙丽君)
核心成果
系统梳理后完成同名研究报告;在《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刊发论文《图像的力量——兼论存在论视野中读图时代的本质》,《东岳论丛》等将发《论新媒体生态艺术中的自然观》《新媒体生态艺术传达自然观的悖论及其超越》。
学术创新
随着生态危机的加深和公众对生态问题的关注,生态主题逐渐受到各艺术门类的高度重视。新媒体生态艺术在创作中受集体意志影响,借助公共空间以多渠道、多频次的方式通过科技模拟自然并传达自然观;引导观众通过媒介虚拟空间、以可参与的方式具身性领会并接受自然观。这种生态艺术形式现已得到广泛认可,其传达的自然观对公众生态理念和生态素养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有关探讨仍处于探索阶段。而且,新媒体生态艺术中以技术转译的自然传达自然、以媒介框定的场域感知自然、以集体意志的干预选取自然等方式背离了自然本身,触及了新媒体生态艺术传达自然观的悖论性实质,借鉴生态存在论美学观、突破艺术与自然的边界是其超越的可能。
中国文艺评论(上海交通大学)基地
“第二个结合”与习近平总书记
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
核心成果
2024年4月28日联合举办“人工智能时代的审美教育高峰论坛”,5月24—26日举办“地方性与世界性: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国际译介与传播学术研讨会”,10月19—20日举办“中华传统美育精神的传承与创新”论坛暨全国部分省市美学学会第二届联席会议。出版《中国当代美学文选2024》《中华美育演讲录》等著作,正在出版《大学美育》。韩振江在《社会科学辑刊》发表《论朗西埃的感性分配与审美政治》;发表在《比较文学与文化》英文刊物上的《法国左翼文论与毛泽东思想》《朗西埃左翼文论与毛泽东文艺思想》(英文原题为《French Left-wing Literary Theory and Mao Zedong Thought》《Jacques Ranciere’s Left-Wing Literary Theory and Mao Zedong’S Thought on Literature and Art》)等论文提出,毛泽东文艺思想等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已经成为法国学界等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东方资源和知识支撑。
学术创新
本课题以习近平文化思想研究为核心,主要深入阐释了习近平关于美学、美育和文艺的重要论述,提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已经在国际传播,并产生了突出的影响力。课题一方面加强对中华美育和中华美学精神的研究与传播,研究认为习近平文化思想产生于中国传统文论与中华美学的沃土,另一方面聚焦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特别是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国际接受和世界性传播。
中国文艺评论(首都师范大学)基地
“微时代”现实主义文艺研究
核心成果
本课题于2024年4月27日在北京举办“微时代现实主义文艺:样态与路向”青年工作坊暨京津冀研究生学术研讨会,并编辑论文集《“微时代”现实主义文艺研究文集》(非正式出版)。主编出版《中国文艺评论年度文选·2022》。出版文集《云游于艺:网络时代的文艺评论》,入选中国评协《啄木鸟文丛——文艺评论家作品集(2023)》。课题组成员在《中国文艺评论》等杂志发表《在精神会通处找寻建构路径——“第二个结合”与中国自主文艺批评话语体系建构初论》等论文,其中王德胜《文艺评论的“事理”与“情理”》被《新华文摘》转载、胡疆锋《社交媒体时代文艺评论的连接与反连接》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转载、《2023网络文艺:以磅礴的想象力致敬未来》 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文艺理论》转载。
学术创新
重点围绕新媒介时代现实主义文艺的特征与转型、网络文艺与现实主义文艺新样态、“微时代”现实主义文艺批评、人工智能与现实主义文艺批评等,展开细致分析研究。微媒介技术深刻改变了文艺活动的现实土壤。跨界融合的新类型、差异运用的新手段、即时反馈的新经验等,反映了网络时代更深层的现实;幻想和现实的斗争与融合,促使当代文艺探索表达的新通途;新媒介文艺领域频繁涌现的内在矛盾,推进现实主义的持续变革和不断拓展;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混合现实以及元宇宙、人工智能等媒介现象愈加复杂,有必要重新估量现实主义的新形态和新路向。
中国文艺评论(四川大学)基地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
影视评论研究
核心成果
在《四川戏剧》《电影文学》等刊发《新时代国产中小成本艺术电影的人民性表达》《柔性传播与艺术性平衡:新时代国产现象级电影启示录——中国大陆近十年电影票房榜单所揭示和预示的》等文章。峻冰主编出版论文集《中国式现代化视阈下的影视评论研究》(中国电影出版社审校中)。
学术创新
课题聚焦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影视创作与评论,论述新时代主旋律电影、国产中小成本艺术电影、娱乐电影、少数民族电影与影视评论的“人民性”表达问题,探讨国产电影叙事话语建构、柔性传播、创作与评论的有机结合,还探讨了影视评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及西方经典电影理论的中国式转化等问题。课题力求创新,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涉及影视创作、理论的本质层面,又探讨了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影视评论的前沿性、实践性、可操作性及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等。
中国文艺评论(西藏大学)基地
援藏干部纪实文学作品整理
及文艺思想研究(1995-2022)
核心成果
通过深入研究文艺思想,产生了教材、奖项、论文等一系列创新性学术成果。金永兵主编出版《文学原理》教材,为《文艺评论概要》一书撰写第五章《文艺评论与文艺史及文艺经典》,在《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中国民族报》等发表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五重向度——以西藏为例》《西藏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主编《藏语现代文学经典作品导读与赏析》(6卷)即将出版。课题组成员评论文章《日常生活世界语生活符号媒介:中国式现代化中的新浪潮青年电影人影像共同体的文艺美学蕴含与叙事表达》获得2023年甘肃省大学生微电影创作大赛评论组一等奖;在《文化创新比较研究》等发表如《诗性地缘与诗意栖居:地理诗学视域中的个体书写与诗歌谱系——评诗人陈人杰诗集〈山海间〉》。
学术创新
课题对援藏干部纪实文学作品进行文学、艺术、文化等跨学科评论,加强了评论深度和思想高度。核心成果呈现形式多元化,涵盖了学术论文、专利和文学作品的数字化管理展示等,如通过软件开发搜集援藏干部文学作品,对援藏干部文学作品进行评论创作,展现援藏干部在藏期间推动文艺实践发展的举措。这种多元创新的研究视角为文艺评论注入新活力,拓宽了文艺评论的广度和深度。课题还通过公众号、会议等形式分享了援藏干部文艺作品的研究心得与体悟。在“文艺援藏”背景下,课题对援藏干部纪实文艺作品所作基础性研究,可以为后续援藏干部其他类型文艺作品及文艺思想研究奠定基础。
中国文艺评论(新疆大学)基地
以优秀文艺作品讲好新疆故事研究
核心成果
课题结合基地学科特色和学术专长,重点围绕新时代文化润疆做好谋篇布局,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文艺评论话语体系建设、以优秀文艺作品讲好新疆故事等展开研究,充分发挥文艺智库功能,形成了一批具有前瞻性、指导性的文艺评论科研成果,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文艺评论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及话语体系贡献了边疆经验。其中,邹赞和张凡分别出版文艺理论评论专著《批评之维:文艺评论的想象力》《文化观潮与文艺批评的可能》;课题组成员在《民族文汇》《新疆艺术》等发表文章如《诗性交融中民间文学的审美移情研究》《文艺人民性维度下民间文学中“民”的主体性研究》《真实呈现下的温情叙事——评〈天山文心〉》。
学术创新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持在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历史的整体视野下阐释新时代新疆文艺代表性作品的思想内涵、美学特征与文化生态,探究讲述新疆故事的文艺作品在话语建构、叙述模式和传播策略方面的成功经验,发挥文艺评论对推动新疆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的重要作用,为着力推进“文化润疆”工程,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文艺力量。
第一,在扎实的文献整理与社会调研基础上,概括梳理新时代新疆文艺经典作品蕴含的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为构建具有新疆特色的视觉形象谱系提供学术支撑;第二,聚焦刘亮程和李娟等新疆当代多民族作家、新时代新疆主旋律影视剧如《远去的牧歌》《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舞台剧《张骞》《五星出东方》、话剧《林基路》、木卡姆艺术、史诗《玛纳斯》传唱、舞蹈《阳光下的麦盖提》、大型画展及南疆农民画等文艺作品,阐释以文艺作品讲好新疆故事的话语逻辑、基本内涵、传播机制与实践路径;第三,以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在新疆的传播与发展实践为内在线索,从文化生产、文化情景、文本分析和受众研究的整体视角,对新疆地区红色文艺的谱系与再生产展开专题研究,考察红色抗战文艺的当代传承与跨媒介改编,阐释其历史经验与传播接受现状,以期铸牢习近平文化思想对新疆地区文艺创作与评论的指导作用。
中国文艺评论(浙江大学)基地
审美现代性视域下延安文艺研究
核心成果
邱跃强出版著作《延安文学中的爱情书写研究》,以审美现代性为核心视角展开系统分析。通过微观与宏观相结合的研究路径,对延安文学的历史语境与文学文本进行考察,揭示了革命、劳动、身体与审美四大维度和爱情书写之间的复杂互动。不仅探讨了爱情书写的历史成因及其对文学场域的影响,还深入分析了爱情书写的主体——延安文人的心态变迁、精神世界与爱情表达的关系,从而展示了延安文学独特的美学风貌与思想张力。
学术创新
对爱情书写的审美现代性进行了全新诠释与评价。通过细致的文本分析,揭示爱情在革命语境中的双重意义:既作为社会改造与革命理想的一部分,也作为个人情感与身体经验的深刻表达。尤其是对爱情主体的身体感知与情感表达的细致研究,体现了延安文学在革命叙事中的现代性张力与突破。这一视角不仅丰富了我们对延安文学的理解,揭示了延安文学丰富的内在美学机理,也拓展了审美现代性理论在文学研究中的应用,进而深化了对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群体在特定历史时期的精神面貌与文化表达的认识。
中国文艺评论(中国传媒大学)基地
新时代融媒体环境下的
文艺评论研究
核心成果
本课题重点关注了电视剧、微短剧等不同类型剧集的产业格局、创作方法及跨媒体传播,在《中国电视》《中国文艺评论》《电视研究》《中国电影市场》等刊发了《网络微短剧的本体思考:溯源、回归、再构》《2023剧集:在产业发展新格局中坚守品质与创新》《从本体特征看竖屏微短剧的现状与未来》《协同营销、类型创新与跨年仪式:2024年元旦假期电影市场扫描》等15篇文章。
学术创新
课题在“两个结合”重要思想的指导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系统梳理了以剧集为代表的视听艺术的发展策略、审美倾向、叙事风格、时代价值以及与其他领域的融合发展,深入阐释了融媒体环境对文艺评论传播方式、受众接受习惯及评论生态的影响,提出了融媒体环境下影视评论的多元化发展策略。课题认为,新时代融媒体环境下的文艺评论应进一步探索推动不同类型的剧集更好反映社会现实和文化价值,发扬中华美学精神,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应深入研究微短剧的发展策略和路径,并关注网络微短剧的内容建设和国际传播效果,探讨其在全球市场中的定位和影响,同时继续深化对影游融合和剧游融合的研究,分析其本体特征和审美价值。
中国文艺评论(中央美术学院)基地
(2个课题)
传统文化的时空转化与艺术深入发展研究——改革开放后中国艺术发展脉络分析及问题应对
核心成果
课题组成员参与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陶瓷艺术国际化战略研究”;参加2024年中国美术家协会策展艺委会“策展中国”论坛,发表主题演讲《对传统转化路径以及维度的再思考》;刘礼宾出版专著《从语言到主体》,收录了关于中国当代艺术的62篇文章,关注现当代雕塑的历史演变和重要艺术家在此领域所作艺术探索,回应绘画这种艺术形式在图像时代面临诘问时在语言层面所作探索与成果,在“艺术语言”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主体”的知识构成、创作基点;课题组主编同名论文集《传统文化的时空转化与艺术深入发展研究——改革开放后中国艺术发展脉络分析及问题应对》,拟由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课题同名论文也将刊出。
学术创新
梳理了视觉艺术各门类“传统转化”现状、路径、知识构成、存在问题以及未来可能性,阐释了改革开放40多年来视觉艺术创作领域传统转化所面临的学术问题和现实处境,提出艺术作品质量、艺术语言创新、作品主题更迭背后的艺术家主体建构问题。课题认为,要实现“从高原到高峰”,艺术家的素质问题以及对自我艺术创作状态的反省既是一个基础问题,也是一个核心问题。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
百年中国美术评论研究
核心成果
课题组主编《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百年中国美术评论文集》,聚焦美术评论的历史与当代之维、话语文脉与创作实践、知识构成与当下机遇,囊括了丝绸之路的古今之鉴、艺术与科技的跨学科实践、“泛媒介”浪潮中的当代美术批评、“前卫”范畴的概念史考察、从“革命历史画”到“主题性美术”的历史叙事、全国美展在新时代铸造的新美学品格等关键学术问题,拟由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课题组成员在《美术研究》刊发两篇论文:《主题性美术、国家工程与新时代全国美展油画的品格》以新世纪以来全国美展获奖油画作品为对象,在整体性的国家文化战略和全国美展历时性的发展关系中,研究新时代全国美展油画走向新综合和注重主题性、精神性和绘画性的新美学品格及其历史原因;《重释的策略——“前卫”作为概念史对象的考察》爬梳艺术批评的关键术语“前卫”从19世纪以来的发展和裂变,剖析“历史前卫”“超前卫”“新前卫”等西方重释前卫核心理论的深层策略,并将这种“重释”置于“现代”与“后现代”西方文化转型的纠葛中予以考察。
学术创新
中国式现代化对美术评论提出了新目标、新要求、新期待,在全球化、媒介化的时代语境中探索中国美术和中国文艺评论的时代发展方向非常重要。本课题以“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和“百年中国美术评论发展”为两大线索,对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中美术评论相关的重大历史问题、理论前沿和实践路径展开研究。课题探索百年中国美术在主旋律与多样化、都市化与本土化、民族化与现代性、科技与艺术等研究方向的发展态势,对于切实发挥文艺评论基地集中攻关中国美术百年发展相关理论和实践问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中国文艺评论(中央音乐学院)基地
(2个课题)
新时代中国音乐评论体系构建研究
(黄宗权)
核心成果
《以习近平文化思想引新时代中国音乐评论发展》刊发于《中国艺术报》,《刻画历史人物群像 奏响时代恢宏强音——评原创民族歌剧〈义勇军进行曲〉》刊发于《中国戏剧》“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特别专栏;在中国评协、中国音协、中央音乐学院举办的首届网络音乐评论人次培训班讲授《音乐评论的价值立场、美学评判和艺术表达》,在北京文联主办、北京评协承办的北京文艺评论系列课程暨2023北京青年文艺评论人才研讨班讲授《当前中国亟需什么样的乐评与乐评人》,在云南民族音乐理论创新型评论人才培训班讲授《音乐评论:价值立场、美学判断与艺术表达》,在中国音乐学院“当代音乐艺术评论专题研讨”系统讲授《音乐评论的价值立场》《音乐评论的美学判断与艺术表达》。
学术创新
梳理当前中国音乐评论的现状,总结其学术规律,阐释其学理性,基于音乐审美判断,通过艺术化的观点表达,提出音乐评论应具有的价值立场。当前中国音乐评论事业发展的当务之急是培养出高水平、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
论音乐审美评价
(何宽钊)
核心成果
撰写发表《节制与蕴藉——民族歌剧〈洪湖赤卫队〉中王玉珍表演与歌唱的美学品格》一文;梳理数十篇刊载后产生广泛影响的文章,如《论音乐审美评价的合理性》《音乐审美评价的一般性过程考察》《形式与批评的勾连——中国音乐美学的应由之路》《文本细读与音乐批评》《怀旧与音乐评价》《一种中国式审美现代性——论现代民乐室内乐的审美趣味》等,汇编专著《论音乐审美评价》(将由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出版)。
学术创新
课题立足哲学角度,围绕“评价是包含认知在内的更为广义的认识活动,评价以认知为基础,认知是为了形成评价”这一理论出发点,对音乐审美评价理论的基本问题进行了系统探讨,包括音乐审美评价活动中的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规范性评价与非规范性评价等。并将文艺理论前沿成果与音乐艺术相结合,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实操价值的创新性方法论,如征引“文本细读”“怀旧”“性别”理论,借鉴“游戏”与“陌生化”理论,阐释“形式与批评的勾连”等。课题有助于促进音乐批评的学科建设,提升音乐批评的学理深度和评价质量,推动音乐创作与评论的双向互动,切实发挥音乐批评激浊扬清的功效,弘扬健康的音乐创作与审美导向等。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