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光影”微剧评丨舞台剧《战马》:战火中的生命赞歌,人马间的生死奇缘

文摘   文化   2024-11-20 09:49   北京  

点击蓝字 · 关注我们


近期,北京评协组织文艺评论工作者代表赴老舍剧场观摩英国国家剧院现场舞台剧《战马》高清放映“戏剧光影”微剧评专栏选取刘昕瑶、何美、予琼、游子璇的评论文章,从不同角度分享观摩感受。
英国国家剧院现场
舞台剧《战马》
(高清影像)


舞台剧《战马》改编自英国童书桂冠作家迈克尔·莫波格的同名小说,由汤姆·莫里斯和玛丽安妮·艾略特联合执导,力邀南非掌上乾坤木偶剧团,用“会呼吸”的藤编马偶。该剧讲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背景下,少年阿尔伯特和他的童年伙伴小马乔伊穿越战火真情重逢的感人故事。舞台剧《战马》已经获得包括英国奥利弗奖、美国托尼奖在内的24个戏剧奖项。

自有限走向无限
刘昕瑶
中国国家话剧院创作中心行政管理

舞台剧《战马》是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执导的电影《战马》原型。开篇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在于选择以一匹马的视角,来讲述战争故事,这不仅让人耳目一新,更使得反战主题更加深入人心。战马乔伊作为主角,不仅见证了战争的残酷,见证了人与人之间瞬息万变的关系,也展现了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难以割舍的情感。影片通过战马乔伊传奇的经历,传达了反战、和平与爱的主题,让观众在嬉笑感动中反思战争的代价。

由于舞台本身的限制,舞台剧别出心裁地选用了木偶来表现剧中的动物形象。不论是乔伊,乔伊的战友汤普森,还是家中充当缓冲角色的大鹅,都使用了木偶来展现其特质。为了让动物表现生命,负责支撑木偶的工作人员学着动物去呼吸、去活动。猎马,尤其是战马,本就不可能温顺服帖听从人的安排,这就增大了演员的表演难度,需要在大量了解和长期训练的前提下,才能够尽可能去还原动物原有的野性和生命体征。

《战马》作为舞台剧,却并没有被舞台所限。在有限的四方天地内呈现宏大的战争场面,对舞台剧策划人员和道具工作人员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以投影速写作为背景环境,用局部场面展现战争原貌,以适时的定格进行转场,明暗交错的灯光与史诗般壮阔的音乐,也充分发挥了其渲染氛围的作用。无数个小细节搭建起了故事的完整框架,带给了观众沉浸式乡村田园与战争场景的审美体验。

我想,《战马》的舞台剧之所以能够如此打动人心,不仅仅是因为剧本故事自身的引人入胜,舞台剧每一个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也同样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小说《战马》与舞台剧互相成就,舞台因好的剧本而波澜壮阔,剧本因好的演员而生生不息。




同呼吸共命运 战马奔腾于舞台
何美
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研究处处长

得益于英国国家剧院现场(NT Live),舞台剧《战马》再度奔腾而来。这部剧根据1982年畅销的儿童小说改编,由英国国家剧院历时五年打磨并于2007年搬上舞台以来,中外老少咸宜且不需要依赖字幕也能看懂,并久久难以忘怀。

舞台剧开始于雾霭氤氲的英国乡村农场。少年阿尔伯特给小马驹喂食、梳洗,用口哨进行“秘密对话”,耐心教它耕田。而那只呆头鹅蠢萌总也进不了家门。

随即硝烟弥漫,战马嘶鸣。骏马被送上战场,在血雨腥风中铿锵奋蹄,越过一条条战壕,跨过一道道铁丝网,穿过一片片雷区,拉起一车车重物。炮击隆隆,坦克碾压,战壕阴冷,铁丝网密集,生灵涂炭……一战战场上吞食尸体的秃鹫,不是农场上空那些自由飞翔的小鸟。

但战马不分阵营,感情没有国界。谎报年龄参军寻马而被灼伤眼睛的阿尔伯特,为爱马画速写的英军骑兵军官,试图逃离战场带马回家的德国士兵,法国小女孩艾米莉,都与马发生难以割舍的际遇。哪怕是战火中的炮灰、绞肉机下的碎渣,都不失勇敢、坚强、博爱——人们内心深处最美好的东西,经得住残酷战争的检验,在焦土上盛开花朵。

舞台剧闭幕于乡村田园,一人一马,前线凯旋,回到家乡。

我们目睹舞台上的枣红马乔伊由小驹变骏马,雄姿屹立,四蹄生风,嘶鸣长啸,并有了同伴黑骏马汤普森并肩作战。马偶由南非木偶剧团的14个人以藤条、铝合金、皮革等手工制成,几乎和真正的高头大马一样,需要3人同时操控,可以骑乘,有呼吸、有情绪,鼻翼扇动,通过呼吸表达感情、辨识主人。马的体态、动作和拟声栩栩如生,活灵活现。“让马在舞台上呼吸”,导演工作手稿中的梦想成真。与成长小说原著、斯皮尔伯格导演2011年的同名电影相映成趣,古老的手工木偶迸发力量,演员与机关装置的马偶同呼吸,识马性、通人心;现代声光电精确到每个灯具的位置和角度、具体到每个线材和插头的编号,在椭圆形舞台轮转。舞台剧《战马》在战争中表达爱的主题,让观众获得奇幻的审美感受与深沉的价值判断。




一匹有灵魂的战马
予琼
编剧 艺评 演员

舞台剧《战马》改编自英国童书桂冠作家迈克尔·莫波格的同名小说,由汤姆·莫里斯和玛丽安妮·艾略特联合执导,并力邀南非掌上乾坤木偶剧团用“会呼吸”的藤编马偶作为该剧的主人公:讲述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背景下,陪伴少年阿尔伯特长大的小马乔伊不幸被军队征用,要前往法国前线,为了找回他日思夜想的心爱的战马,阿尔伯特谎报年龄参军入伍,在惨烈战火与颠沛流离中,支撑他们彼此之间最强烈的信念就是有朝一日还能一同回到家乡宁静的村庄,最终少年阿尔伯特和他的童年伙伴小马乔伊穿越重重硝烟弥漫的战火重逢的感人故事。

巧合的是,在观影前三天,我恰好在中戏举办的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新时代舞台艺术创作人才培训班上,认真聆听了李东老师担任此剧目的制作人的创作经历。他从制作人的角度为大家分享了舞台剧《战马》的创作背景鉴于此前对此剧目的相关了解,使得内心深处一直满怀期待,终于有机会在老舍剧场与高清放映的原版舞台剧《战马》相遇,从满满的期待转为被深深震撼。

伴随着剧目的开启,一匹高大威猛、形象逼真的战马呈现于前观众眼前,据了解这匹名叫“Joey”(乔伊)的马偶重约108斤,由藤条、纱布、木头等制成,造价达360万,系14个人手工制成,需3人分别负责头部、前肢、后肢同时进行操控,其中有两个人在马肚里面控制四肢,第三个人站在旁边控制马头部分的动作,需要三人合力来控制它的前进、后退、转向,甚至是快速地在舞台上实现快速奔跑扬蹄、腾空、跳跃等诸多高难度的动作,让人瞬间觉得有一匹真正的战马活脱脱地从你的眼前路过的既视感。

在演出过程中,透过木偶操控师的细节性局部肢体的调控方向与操控,使得这匹战马“Joey”(乔伊)的耳朵、眼睛甚至呼吸都细微又真实地呈现着,在一瞬间让马偶拥有了灵魂及生命力。这件由钢架、竹竿和皮革组成的木偶战马作为此部剧能够达到如此逼真效果的关键是马偶“Joey”(乔伊)的身体结构采用了自行车闸线连接,以便于战马身体关节衔接处各部位的控制,尤其是针对马头部分的控制,马偶的每一只耳朵和头部的上下浮动由各自的专线控制,这些线都汇集到马头演员手里的控制中心,演员还可以直接用手控制整个马头,从而使这匹战马与剧中的每一个演员都有了最为直观的交流与互动,他们彼此相依成为战场上的伙伴、精神的寄托。

更加值得一提的舞台布景装置的写意化设计:是将绘画本上撕下的一角图形的形状及图案幻化为舞台上空悬挂着的同样造型轮廓的多媒体投影,在这个简洁不规则的沉浸式画面中,立体化地去呈现临其境的战争场面,一幕幕枪林弹雨之中,战马带着自己的主人突破战争防线的重围,让战马的精神蕴在每一次奔跑、跳跃、上扬乃至跌倒的过程中,让人有种禁不住想流泪的感触,当它跨越了敌军阵营被两军阵营的阻隔铁丝网时不幸受伤,在战争的分界线上,无论哪一方的军人都对战马进行了无微不至的照料与关爱,让冰冷残酷的战争场面中保留了一丝温暖的力量!

去共同守望着远方的家园——也许这就是人与战马之间所传递的来自于心灵深处的对于彼此的爱,这份爱的传递与凝聚使得他们跨越了战争的创伤走向家乡那方宁静的村庄。看到结束处不由得感叹:珍惜我们当下每一个安静而祥和的日子!不妨让我们一起向这匹有灵魂、有温度的《战马》致敬吧!




铁蹄与温情:战火中跃动的生命赞歌
游子璇
中国传媒大学学生

《战马》是由英国国家剧院制作的一部著名话剧,改编自迈克尔·莫波格的同名小说《战马》。该剧讲述了一匹名叫Joey的马与少年Albert在一战期间建立的深厚情感以及战争给他们带来的离散与重逢。这部作品通过独特的舞台表现方式和生动的视觉效果,将战争的残酷与人类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听说这部小说作品是英国孩子必读的儿童文学,故事内容也算是早有耳闻;但最近观看了NT Live版的《战马》后,我对这部作品的深度和艺术性有了更深的理解。

首先,《战马》的舞台呈现是极具特色的。与国内艺术表现形式的写意不同(如京剧中“不许写实,不许真器物上台”的传统),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剧中的Joey并不是由真实的马出演,而是由三位演员通过操控木偶来演绎。这匹木偶马不仅在外形上栩栩如生,其动作、姿态和呼吸也都极为逼真。通过中场休息时放映的幕后花絮来看,导演对马匹的各种动作都做了细致的设计和调整,三位演员通过协调的操作,使得观众可以忽略他们的存在,完全沉浸于乔伊这个角色中。这种创新的表现方式让观众在感知战马Joey情感时,产生了更为强烈的共鸣。而且,木偶马的精细制作和演员的高超技艺也为整个剧的表现增添了艺术价值。

其次,《战马》通过战争场景来展现人类情感的复杂性和战争的残酷。虽然战争是背景,但更重要的是剧中人物和马之间的情感纽带。AlbertJoey的爱与坚持贯穿了整部剧,他的每一步行动都深深打动了观众。这种爱与战争的对比强化了故事的张力,也使得观众在观看时既为Albert的困境感到揪心,又为他对Joey的无畏追寻感到感动。战争场景的设置也充满了象征意味,舞台的简约设计配合灯光、音效,使得战争的压迫感与个人的无力感得以有效传递。

剧中角色的塑造也是这部话剧的亮点之一。Albert这个角色充满了勇气和忠诚,他对Joey的感情超越了普通人对动物的爱,而是一种建立在伙伴关系基础上的深厚情感。AlbertJoey的执着反映了人类在极端环境下仍然能够保持善良与希望。而与此同时,Joey则象征着战争中无数被动卷入的无辜个体。通过这两个角色的互动,观众不仅看到了战争的残酷,还看到了人性中闪烁的善良与希望。

值得注意的是,《战马》不仅仅是一部关于战争和人马情感的故事,它还对战争中的普遍人性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剧中的每一个角色,无论是士兵、平民,还是敌对阵营的将领,都展现出了复杂的人性。在战争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和选择,而这些选择往往并非简单的对错二元对立。这种对人性的多维度刻画使得《战马》在情感深度上更具厚重感,也让观众在反思战争的同时,更加关注战争中的个体命运。

总的来说,NT Live版的《战马》通过独特的舞台表现、深刻的人物刻画以及对战争与人性的探讨,成功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呈现给了观众。这部作品不仅仅是一部感人至深的情感剧,更是一部具有深刻思想内涵的艺术作品。通过Joey和Albert的故事,它向观众传达了战争的无情以及人类情感的伟大和坚韧。这种情感上的共鸣,使得《战马》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和喜爱。无论是从视觉效果还是情感表达上,这部作品都堪称经典,是一部值得反复品味的话剧作品。

END



审核:姜虹羽
编辑:崔一非
北京评协投稿邮箱:beijingpingxie@bjwl.org.cn

北京文艺评论
最广泛地团结引领首都广大文艺评论工作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