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集采仿制药疗效引发热议。至于集采价格高低,不妨和其他国家的比较下。
01 集采价vs美国价
就首批国采4+7部分品种的中选价和同期美国同品规的低价(折算成人民币)作一比较。美国的低价仿制药一般指印度等没啥名气的小药企生产的药,高价仿制药一般指美国(或以色列)本土药企生产的药,二者的价差非常大。
在可获得中美两地价格的22个品种中,有8个品种的4+7中选价比美国的高,有14个比美国的低。
其中,比美国价高出最多的是奥氮平片,奥氮平片(10mg)4+7集采由豪森以9.64元/片中选,比美国的2.28元/片高出了3.23倍。
4+7中选价比美国价格高出3倍的还有3个品种,即硫酸氢氯吡格雷片(75mg)由深圳信立泰以3.18元/片中选,比美国的0.76元/片高出了3.18倍;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10mg)由四川科伦以4.42元/片中选,比美国的1.1元/片高出了3.02倍;孟鲁司特钠片(10mg)由上海安必生以3.88元/片中选,比美国的0.97元/片高出了3倍。
比美国价格低的最多的是恩替卡韦分散片,由正大天晴以0.62元/片中选,比美国的32.22元/片低了98%。
其次是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由成都倍特以0.59元/片中选,比美国的9.25元/片低了94%。
比美国价格低90%以上的还有2个品种,即头孢呋辛酯片、厄贝沙坦片,分别比美国价格低了91%、90%。
至于后来的扩围和续签,不再展开。(部分价格对比详见下图)
02 专利悬崖
创新药(尚在专利保护期内的原创新药)的专利一旦到期,立即呈现专利悬崖效应。
所谓“专利悬崖”,即专利到期后,仿制药的上市导致该药的销售骤降,且上市的仿制药越多,价格降幅越大。
据《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对1999~2004年美国FDA批准上市的新药统计发现:
有1家仿制药上市时,仿制药售价较创新药的下降6%;
有2家上市时,仿制药价格下降近一半(48%);
有9家上市时,仿制药价格下降80%;
有19家上市时,仿制药价格下降94%。(详见下图)
03 案例
以辉瑞研发的降脂药立普妥(Lipitor,阿托伐他汀钙片)为例,该药由美国FDA于1997年初批准,上市7年销售额就突破百亿美元,由1996年的6亿美元增加到2004年的109亿美元,2006年达到峰值128.86亿美元。
该药在美国的专利已于2011年11月30日正式到期,次年(2012年)销售即断崖式下降了59%,由2011年的96亿美元下降到2012年的39亿美元,其后一直下降到2020年的15亿美元,只有峰值的11.6%。
立普妥于1999年在中国获批上市,集采前2017年在医院的市场份额占本通用名的85%,4+7集采落标,由北京嘉林药业以83%的降幅0.94元/片中选。(详见下图)
专利期满后,原研药被仿制药替代是国际惯例,仿制药价格低并不奇怪,适当即可。
END
内容沟通:郑瑶(13810174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