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创新研究部”是“舰船知识”孵化出的智能化战争智库,聚焦研究全局性、前瞻性、博弈性、对抗性复杂问题,形成了“主体中心、抓总全局、穿透多层、规划多期”的宏观形势、政略战略、战争设计、预测研判等方面的独创理论与方法。
我们将全局理论体系及战争哲学、军事辩证法等理论创新成果模型化、算法化、工具化,开发出“战争大模型”,从而跨越了强人工智能与军事应用之间鸿沟,实现了“专业智能”。
专业智能的对决:OpenAI O1与“战争大模型”的数理计算对比测试
联系我们
邮箱:yanggang@cimtec.net.cn
加VX:yanggang130347
“理论创新研究部”利其主研的“全局形势感知系统”,汇聚了近期全局性事件的多源情报,在“战争大模型”的专业智能的支撑下,采用多种理论、方法、评估、计算相结合的综合方法,深入剖析推动全球局势演变的动因与根源。从而为决策者、研究者、大众读者提供更全面、系统、深刻的智力支持与知识服务。
美三艘航母集结西太强化对华威慑,用尽全力才凑出这点家底
2024年7月11日,“林肯”号航空母舰(CVN-72)从港口出发,开始执行年度例行部署任务。11月23日,它抵达马来西亚巴生港,进行2024年度部署的第二次预定停靠。这艘航母曾多次前往中东、西太地区执行作战任务,预测它将在西太平洋地区开展下一阶段的任务。
“华盛顿”号航空母舰(CVN-73)于完成六年大修和升级后,时隔十年重返印太地区。它于11月22日抵达日本横须贺基地,进入前沿部署状态,搭载了F-35C隐身战斗机和CMV-22B“鱼鹰”运输机。
“卡尔·文森”号航空母舰(CVN-70)则于11月18日离开圣迭戈基地,前往西太执行年度例行部署。预计它将与“林肯”号和“华盛顿”号会合,并进行联合演习。
该航母于7月19日在夏威夷群岛附近参加2024年环太平洋军演(RIMPAC)。其搭载的F/A-18E“超级大黄蜂”战斗机挂载了AIM-174B“标准”6型远程空空导弹。
这些航母的部署,伴随着强大的作战力量。航空力量方面,包括了F/A-18E/F、F-35C战斗机,还包括E-2D空中预警机、E/A-18G电子战机、CMV-22运输机以及多型MH-60直升机。
在水面舰艇方面,则有“普林斯顿”号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以及“霍普”号、“基德”号、“斯特雷特”号和“劳伦斯”号等阿利伯克级驱逐舰。此外,“约翰·埃里克森”号补给舰(T-AO-194)为这些舰队提供补给保障,确保海上持续作战能力。
在战术层面,美军已在东海与美日韩进行联合军演,并在菲律宾海域开展反潜和实弹射击训练。部署状态显示“林肯”号处于港口待命,而“华盛顿”号与“卡尔·文森”号则在进行机动任务。
按美航母正常任务周期推算,“林肯”号航母自2024年7月11日出发,至11月23日已停靠马来西亚巴生港,表明其部署已持续约四个月,将继续任务至2024年12月或2025年1月,结束时间可能在2025年1月初。
“华盛顿”号航母在完成六年大修和海试后,于2024年11月22日抵达日本横须贺海军基地并迅速投入部署。鉴于其刚开始任务,意味着任务部署可延续至2025年5月或6月期间,并可能参与联合军演等任务。
“卡尔·文森”号航母则于2024年11月18日从美国圣迭戈海军基地出发,预计近期抵达西太地区,任务部署也将持续至2025年5月或6月。
这三艘航母的部署时间在某些阶段存在重叠,表明美军在西太地区维持至少两艘航母的持续作战能力,在美国总统权力交接乃至特朗普就职伊始,能达到三艘航母同时在西太执行任务的高强度部署态势。
此次三艘航母的同时部署是近年来罕见的高强度军事行动,从部署周期和情报分析,美军在西太地区的作战节奏展现出战略集中性。美国在中东方向的军事资源分配显著减少,使更多力量集中在西太平洋,旨在遏制中国在南海与台海的活动。
当前全球局势下,美国在俄乌冲突和中东危机的双重牵制中,选择在印太地区加强军事存在,可能出于以下考虑:
首先,考虑到美国正处于总统权力交接过渡期,美军高层或许担心此期间的地区紧张局势可能升级,特别是涉及台海问题的潜在风险。台媒报道,美军印太司令部司令转变态度,声称美国不应过度关注台湾地区,应该回归一中政策,避免台海紧张升级。
通过这种高调的军事行动,美国试图避免在全球范围内被视为“决策空窗期”,并准备从特朗普执政开始就向外界传递出对华强硬的信息。美军的部署尤其是在高频率的前沿部署中,配合军演增强与盟友之间的合作,表明其在维护地区稳定方面的决心。
而“华盛顿”号航空母舰的部署,标志着F-35C隐身战斗机成为了印太地区航母打击群的核心装备,提升了美军在复杂环境中的作战灵活性和隐身打击能力。同时,大量装备的电子战机与预警机显示出美军已经做好准备应对与中国的高端战争,尤其是在电子战与信息战方面的较量。
尽管如此,这一系列快速的部署和演练更像是一种政治宣示,而非单纯的军事挑衅。美国处于总统交接的敏感阶段,缺乏强有力的战略决策与指挥能力。从作战能力来讲,也颇有“用尽全力才凑出这点家底”的意味。
因而,这种行动更多是在展现美国对华威慑遏制的姿态,及战略部署的及时性、机动性、灵活性,而非一个具有实质性冲突或战争意图的行动。
美台勾结,近期将对华策略由通过台海的直接威慑,调整为通过俄罗斯的间接施压
台媒11月24日报道,台湾地区前领导人蔡英文23日在加拿大一场论坛上表示,美国应优先帮助乌克兰。蔡英文说:“他们应该竭尽所能帮助乌克兰人。我们(台湾)还有时间。” 蔡英文表示应该优先帮助乌克兰,因为乌克兰胜利的话可以吓阻中国威胁。
美军印度洋-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塞缪尔·帕帕罗在哈利法克斯国际安全论坛年会上表示:“我预计俄罗斯会向中国提供潜艇技术,该技术有可能打破美国对于中国的水下统治地位。”他还,中国仍是五角大楼的“步步紧逼的挑战”,在美国监视的所有对手中,中国的能力提升速度远超其他国家。
帕帕罗还提到“印太战区”是“压力最大的战区”,并强调需要足够的弹药来对抗中国。他表示:“我们越接近(武力统一)这个日子,这个日子就越无关紧要。我们必须从今天、明天、下个月、明年开始,一直做好准备。
美国退役海军少将、现任智库高级研究员马克·蒙哥马利的话,强调俄罗斯潜艇的优势技术,尤其是静音技术,使得潜艇更难被探测。他还指出:“在潜艇降噪技术和一些潜艇作战系统技术方面,中国对俄罗斯存在显著差距。”俄罗斯在与中国的军事合作经过深思熟虑,决定“增强中国潜艇实力的赌博”,让美国感到严重担忧。
美国常务副国务卿库尔特·坎贝尔9月11日在北约总部对记者表示,中国向俄罗斯提供的物资“直接帮助”了俄罗斯军队在乌克兰的侵略行为,强调这些物资并非军民两用技术,而是“为帮助维持、建设和多样化俄罗斯‘战争机器’所做的巨大努力的一部分”。
坎贝尔还提到,俄罗斯可能通过为中国提供潜艇、导弹和其他敏感技术来换取中国的军事援助,这种合作不仅仅是战术联盟,更是一种“根本性的结盟”。
美方高官的表态,与蔡英文的言论相呼应,表明两者在战略意图上的趋同。蔡英文提到的乌克兰危机,其实是对美国遏制中国的一种间接方式。
通过乌克兰的局势,西方国家强化对中国威胁的认知,进而借此推行更加强硬的对华政策。在此背景下,美方还通过强调中俄军事合作的风险,来推动美国在印太地区的军事部署,并为其增加国防预算提供了理论依据。
帕帕罗对美军需要在未来冲突中保持高度准备的言论,实际上与台湾的安全需求高度契合。蔡英文暗示台湾有时间加强防御,但也显然在为未来可能的军事冲突做准备。
台湾希望通过美军的支持,增强其防御能力,而美方则通过加强对中国的军事压力,来维护自己的战略利益。这种紧密配合表明,美台在防务上形成了高度一致的战略合作。
美方对中俄联合的担忧,不仅仅是针对两国的军事合作,还涉及到更广泛的地缘政治考量。美国通过强调中俄的合作关系,试图制造一种“联合威胁”的概念,从而增强自己在全球安全事务中的主导地位。
在这一过程中,美方还在积极寻求通过分化中俄关系来削弱两国在全球安全领域的合力。这种策略意图通过制造两国间的矛盾,进而有效地抑制中国在全球事务中的崛起。
美台在对华战略上的协调,表现出两者在遏制中国崛起方面的紧密合作。美国通过强化对中俄军事合作的警觉,为自己在印太地区的军事部署提供了理论支持,同时推动了国防预算的增加。
台湾则借助这一国际局势,争取更多的军事支持与国际关注。两者在战略上相互呼应,彼此强化,显示出美国通过间接施压、避免直接冲突的灵活应对方式。
俄乌冲突正逐渐从“暴力性对抗”向“博弈性交易”转变
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任命的下一任国家安全顾问迈克·沃尔茨透露,他与现任国家安全顾问杰克·沙利文进行了对话,强调确保特朗普团队和拜登政府在俄乌冲突及其他重大安全问题上的密切合作。
沃尔茨透露,特朗普对俄乌冲突的升级非常担忧,倾向通过谈判来推动冲突的结束。同时,美国参议员林赛·格雷厄姆公开承认,乌克兰的冲突不仅仅是军事问题,更是一场“金钱之战”。他指出,乌克兰丰富的稀土资源对美国具有巨大的战略价值。
与此同时,有报道称,美国投资者斯蒂芬·林奇有意收购已被破坏的“北溪-2”天然气管道。他曾向美国政府申请参与竞标,并表示收购这一俄罗斯管道符合美国的长期利益。罗马尼亚成为了第20个采购F-35战斗机的国家,并计划采购32架。
俄乌冲突正逐渐从“暴力性对抗”向“博弈性交易”转变。利益集团在稀土、能源和军事等领域的深度参与,以及政治领导人通过谈判寻求利益最大化的倾向,揭示出冲突背后的复杂动力。俄乌冲突的解决可能不再以依赖战场内的军事胜负,而是通过多方利益平衡实现某种程度上的妥协。
泽连斯基迎合特朗普的“新冷战”,俄暴露“祸水东引”小心思
乌克兰情报总局在保密地点向西方媒体展示了搜集到的俄罗斯“榛树”中程弹道导弹的残骸,并透露,俄军发射的袭击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的导弹飞行了15分钟,最高速度超过11马赫。
“这枚俄罗斯导弹从阿斯特拉罕地区飞行到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市,时间为15分钟。”“该导弹配备了六枚弹头,每枚弹头配备六枚子弹药。弹道最后阶段的速度超过11马赫(约3.7公里每秒)。”
乌克兰情报总局的表态无疑证明了“理论创新研究部”此前技术分析的正确性,详见:“榛树”导弹究竟是个啥?关于它,我们必须思考哪些关键问题?并找到答案
俄罗斯外交部副部长里亚布科夫25日表示,使用“榛树”导弹不受《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的限制,部署“榛树”导弹系统也没有任何国际限制,俄罗斯会遵守该条约。俄方使用“榛树”导弹后未收到来自美方的相关询问。如果美国在亚洲部署导弹,那么俄罗斯就会考虑在亚洲地区部署中程和短程导弹的可能性。
以上动向的核心在于,乌克兰事实上在俄欧之间促成了一场以中程导弹为核心的冷战式军备竞赛。这种竞赛不仅巩固了美国在欧洲的战略影响力,还让欧洲国家进一步陷入对北约军事保护的依赖。
配合特朗普要求北约国家增加国防费用的政治压力,美国军工复合体正在成为最大的受益者。泽连斯基正用实质的利益,迎合特朗普及其资助者,从而重获美国的支持。这再次印证了,“理论创新研究部”此前的判断,详见:从赚钱的战争到止损的和平,当特朗普反对俄乌冲突时,他究竟反对的是什么?
俄罗斯为维持其大国地位和强大形象,也不得不被动地跟随这一军备竞赛的趋势。然而,俄方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显然无法完全对抗美欧,因此试图将问题外溢到亚太地区。
通过暗示或实际实施导弹部署,俄罗斯不仅试图牵制美国,还希望中、朝等国家感受到美国威胁的增加,从而迫使这些国家为俄分担更多压力。这一策略隐含的目标,是分散美国的全球关注点,并通过亚太局势的复杂化,降低其对欧洲的持续介入能力。
英法尝试激化俄乌冲突,对抗特朗普收割
法国《世界报》报道,法国和英国正在讨论在俄乌停战后,派遣西方军队进入乌克兰,隔离俄乌两军、并训练乌军,以加强欧洲安全的可能性。英国军方消息人士透露,巴黎和伦敦正在进行关于防务合作的讨论,特别是建立以乌克兰和更广泛的欧洲安全为重点的欧洲核心盟友集团。
消息人士称,这种情况“最近几周有所加强”。这一发展是在英国首相基尔·斯塔默11月11日访问法国之后发生的。法国外长巴罗也表示,法国不排除向乌克兰派遣西方军队,他在接受BBC采访时强调,盟友在援助乌克兰问题上不应该有“红线”。
他强调,法国在支持乌克兰方面没有“红线”,乌克兰可以按照自卫的逻辑向俄罗斯发射法国的远程导弹。
美乌的潜在合作直接威胁到英法在欧洲事务中的话语权。如果特朗普政府接受泽连斯基的“胜利计划”,尤其是计划中乌克兰承担部分欧洲防务的提议,这将导致乌克兰在欧洲安全框架中的地位上升,进一步削弱传统的英法安全影响力。
同时,美国减少直接防务投入的目标若实现,将导致北约内部安全责任重新分配,而英法无疑将承担更多压力。这种调整不仅使英法在北约框架下的影响力削弱,还可能让欧洲防务更加依赖美乌主导的安全合作。
英法激化俄乌局势可以有效破坏美乌在资源交易上的合作前景。乌克兰开放关键资源供美国优先分享的条件,若与特朗普“美国优先”的政策结合,将使美国获得巨大的经济和战略利益,甚至以资源掌控方式绑住乌克兰,从而进一步削弱欧洲其他国家获取乌克兰资源的机会。
英法激化冲突,通过军事支持深度介入乌克兰事务,可以形成对乌克兰政策更大的影响力,阻止其全面向美国倾斜。特别是法国明确表示没有“红线”,甚至允许乌克兰利用法国武器直接攻击俄罗斯,这种强硬姿态迫使俄乌冲突的复杂化,使乌克兰对多方支持的需求上升,无法完全依赖单一的美方资源。
英法通过推动派遣西方军队进入乌克兰的提议,试图构建一个以欧洲国家为核心的新安全框架。这不仅能够避免乌克兰安全事务被美乌双边主导,还为欧洲重新建立一种自主的防务合作模式提供了契机。
特别是英法讨论建立以乌克兰和更广泛欧洲安全为重点的核心盟友集团,意在削弱美国在欧洲安全事务中的主导作用,将俄乌冲突后形成的安全格局向欧洲主导的方向引导。
英法对中国资本和企业的态度与美国存在微妙的差异。虽然英法在表面上也支持排斥中国资本,但它们更关注资源分配中的自身利益。泽连斯基的“Anybody But China”计划虽然符合美国利益,但可能对英法同样不利。
如果美乌达成排他性合作,英法企业在乌克兰市场的份额也可能被挤压。因此,英法激化冲突,通过持续对乌提供支持,提升其对乌克兰的影响力,有助于在未来的战后重建中抢占有利地位。
综合来看,英法通过激化俄乌冲突,意在破坏美乌交易与合作的稳定性,从而避免被美乌共同塑造的新冷战格局收割利益。这种策略通过强化自身的军事存在、扩大对乌克兰的控制力以及重新定义欧洲的安全架构,抵消了美国可能凭借美乌合作获取的资源和战略优势,同时维持了自身在欧洲事务中的主导地位和独立性。
想获得更详细的分析,更实质的策略,请联系我们:
邮箱:yanggang@cimtec.net.cn
加VX:yanggang130347
我部重要理论创新成果《新框架:信息与物质的重新认识》已经成书出版。该成果提出“信息辩证唯物论”,是我们进行关涉全局的根源性、动因性、系统性思考与研究的理论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