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榛树”导弹究竟是个啥?关于它,我们必须思考哪些关键问题?并找到答案

文化   军事   2024-11-23 15:34   北京  

“理论创新研究部”是“舰船知识”孵化出的智能化战争智库,聚焦研究全局性、前瞻性、博弈性、对抗性复杂问题,形成了“主体中心、抓总全局、穿透多层、规划多期”的宏观形势、政略战略、战争设计、预测研判等方面的独创理论与方法。

我们将全局理论体系及战争哲学、军事辩证法等理论创新成果模型化、算法化、工具化,开发出“战争大模型”,从而跨越了强人工智能与军事应用之间鸿沟,实现了“专业智能”。

专业智能的对决:OpenAI O1与“战争大模型”的数理计算对比测试

“理论创新研究部”对美国大选的预测研究取得圆满成功!

中国实射洲际弹道导弹 我们做了全网最深入的分析

联系我们

邮箱:yanggang@cimtec.net.cn

加VX:yanggang130347

“榛树”导弹及相关的事件、动向毫无疑问是近期国际热点。为了梳理出关键的问题并得到答案,“理论创新研究部”继续使用自研“全局形势感知系统”,对多源情报进行实时汇聚、多语种信息自动综合处理,再使用“战争大模型”根据情报,进行了复杂的测量、计算、评估、分析。

前文:靠导弹残骸分析,俄如何用洲际导弹搓出神秘的“榛树”中导

“榛树”究竟从哪来?

五角大楼指出,俄罗斯向乌克兰发射的实验性中程弹道导弹“榛树”,是基于RS-26“边界”洲际弹道导弹的型号。同时,这也意味着“榛树”导弹应是“边界”从三级改为两级后研制出的中程弹道导弹。

必须认识到,由于中俄对导弹分类的射程标准不同,因而造成了称呼和认识上的混乱。

中国的导弹分类主要分为六个等级:近程、中近程、中程、中远程、远程和洲际。

近程导弹的射程一般在500公里以内,代表型号有东风11和东风15,主要针对台岛及一岛链的目标,适用于快速反应和区域威慑。

中近程导弹的射程在500至1000公里之间,东风16是这一类别的代表,覆盖更广泛的一岛链目标,增强了对周边地区的打击能力。

中程导弹的射程在1000至3000公里之间,东风21和东风26乙属于这一类别,能够全覆盖一岛链,尤其是日本全境及二岛链内的西太海域。

中远程导弹的射程在3000至5500公里之间,东风26甲主要针对关岛,为二岛链的防御和威慑提供支撑。

远程导弹的射程在5500至10000公里之间,东风31和东风27属于这一类别。东风31是当时科技工业水平难以达到洲际射程的过渡产物,而东风27则能够覆盖包括夏威夷、阿拉斯加和迭戈加西亚在内的三岛链目标。

洲际导弹的射程超过10000公里,东风31甲、东风31甲改和东风41具备对美国本土的打击能力。

俄罗斯的导弹分类相对简单,主要分为近程、中程和洲际。

近程导弹的射程一般在500公里以内,伊斯坎德尔战役战术导弹是这一类别的代表,主要用于战役层面的快速打击,具有较高的机动性和精确度。

中程导弹的射程在500至5500公里之间,依据《中导条约》所规定的射程范围,能够覆盖欧洲全境和阿拉斯加,在冷战时期的战略对抗中起到重要作用。

洲际导弹的射程超过5500公里,具备覆盖美国本土的能力,是俄罗斯核威慑的核心。

本文后续如无特别说明,皆采用俄罗斯射程标准对导弹进行归类。

此前,外界对RS-26“边界”导弹有两个典型推测,分别为三级洲际导弹和二级中程导弹,这两者也可能是同一型号的不同技术状态,技术基础均源自RS-24“亚尔斯”。

三级方案也被称为“亚尔斯-M”,旨在应对美国和北约日益增强的防空反导体系,其设计强调突防能力,飞行速度显著提升,轨迹更加复杂,重返大气层的速度可达8公里/秒。

这种设计使得导弹在敌方防御系统中的生存能力得到增强,最大射程约为11000公里,同时可携带8至10个分导弹头,每个弹头的核装药当量不大于50万吨,进一步提高了打击效能和拦截难度。

二级方案则是基于对RS-24“亚尔斯”的改进,满足中程打击需求。其总长度和重量明显减少,从而提高了战斗部重量和机动性,把洲际射程降低至约5800公里,足以覆盖整个欧洲。同时,制导系统采用了更先进的惯性导航和卫星导航技术,以提高打击精度,满足非核打击任务的要求。

尽管RS-26在多次成功试射后停止了研制,并未列装入役,但俄方将其研发成果转向了“先锋”高超音速导弹项目。五角大楼显然认为RS-26“边界”采用的是三级洲际方案。

从现场找到的RS-26“边界”残骸来看,也可以发现该型中程导弹采用了洲际导弹技术和零件。

残骸上的“ИРЦУ”标记指向中央自动化和液压研究所(ЦНИИАГ),该所于1949年根据苏联军备部长的命令成立,专门研制战略导弹的跟踪和制导系统。

一名外国记者在俄罗斯政府采购网站查到的残骸产品序列号显示,2013年的文件表明R-30“布拉瓦”洲际导弹使用了相同的部件,零件编号306577.095是在瑞士铣床Fehlmann Picomax 54上制造的。

该铣床也出现在沃特金斯克工厂的采购记录中,后者正是负责组装“白杨-M”、“亚尔斯”和其他俄罗斯战略导弹的工厂。

苏联和俄罗斯在固体中程弹道导弹和洲际弹道导弹的发展中,一直都采用了“相互继承、迭代发展”的模式。

RT-21“先锋”是苏联在1970年代末期部署的固体中程导弹,其固体燃料技术和多弹头分导再入技术为后来的洲际导弹设计奠定了基础。RT-21“先锋”为RT-23“手术刀”的研发提供了重要的基础。RT-23“手术刀”是铁路机动固体洲际弹道导弹。

作为苏联在1980年代中期开始部署的固体燃料洲际弹道导弹,RT-23“白杨”就直接受益于RT-21“先锋”和RT-23“手术刀”的技术积累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继续继承发展,以RT-23“白杨”为基础,结合RT-21“先锋”的技术积累,发展出“白杨-M”进一步增强了导弹的机动性和突防能力。

RT-23“白杨-M”基础上,再发展出RS-24“亚尔斯”、RS-26“边界”,乃至今天的“榛树”。也就是说,二级固体中程导弹RT-21“先锋”是后续苏俄多型三级洲际导弹的基础,而“榛树”又兜兜转转回到了这个起点。

榛树”究竟是个啥?

11月22日,俄罗斯总统普京与俄罗斯国防部领导和俄军工企业代表举行会议,普京就“榛树”导弹试射成功向国防部领导和研发人员表示祝贺。俄罗斯战略火箭兵司令卡拉卡耶夫发言简短,但充满了准确而专业的关键信息,很遗憾这些信息被绝大部分媒体和自媒体都忽视了。

此前,媒体报道中“榛树是中程高超音速弹道导弹”,这个称呼简直是非专业人员在不了解相关规范的情况下,胡乱堆砌专业术语的结果,让人摸不到头脑。因为高超音速飞行器与弹道导弹本来就不是一回事儿。

俄战略火箭兵司令卡拉卡耶夫称“榛树”是“配备高超音速非核弹头的中程弹道导弹”,这个表述就非常严谨和清晰。即“榛树”本身是一种中程弹道导弹,但其运载的弹头是高超音速飞行器,且采用了常规战斗部,而不是核装药。

也就是说,“榛树”类似美军术语“助推-高超武器”,在固体火箭发动机工作的助推段,其采用常规弹道飞行,与弹道导弹无异;导弹释放弹头后,弹头能够以10马赫的速度进行高超音速飞行。

“榛树”很有可能保留了RS-24“边境”的一、二级助推器,这也是为什么俄方要通过“核风险降低中心”在发射前30分钟对美进行通报,因为其发射特征与洲际核导弹相同,极易让美国产生俄对其进行战略核打击的严重误判。

“榛树”最合理的改进方案就是,将RS-24“边境”的第三级和弹头整体替换为重量和尺寸相似的高超音速飞行器。

典型的三级固体洲际弹道导弹的第一级和第二级重量之和一般占总重量的85%。RS-24“亚尔斯”的总重量约为49吨,第三级与弹头的重量大致为7吨,长约6米,直径接近2米。

从落弹影像来看,榛树共运载了6个高超弹头,从而实现具有一定精度的,高侵彻常规毁伤与强突防相结合。

每个高超弹头又释放了6个子弹药,每一批子弹药都是几乎同时地高速命中,未有明显爆炸。子弹药很有可能采用的是没有化学能装药的动能侵彻体。

推算得出,每个子弹药可能重近百公斤,长数米,可能是钨合金高速动能侵彻体。榛树短间隔、连续释放六个高超弹头,每个弹头在目标上方释放6个速度达到10马赫的侵彻体,以穿透南方设计局的加固厂房。

榛树”技术方案为啥这么拧巴?

根据以上深入分析,榛树是一种运载6枚高超音速非核分导弹头的中程弹道导弹,每个分导弹头都是包含6个动能侵彻子弹药的集束弹药。

这种采用集束-分导高超弹头的弹道导弹方案非常复杂和拧巴,可谓是用战略武器的高成本、高风险,实现了战术武器都瞧不上的低毁伤、低效能。

这是由于俄必须使用设计定位为射程超过5000公里的中程核导弹,对距离不足1000公里的乌克兰进行常规打击,来对整个欧洲施加核威慑。

这就必须要让西方能从导弹打击的具体表现推算出,“榛树”的实际射程超过5000公里,能够覆盖欧洲全境。

这就需要明显增加战斗部重量,以让射程超过五千公里的中程导弹适合打击近程目标,而化学能装药战斗部密度较低,很难在体积约束下让弹头重量增加数倍,但钨合金侵彻体之类的高密度动能战斗部则很适合来“压秤”。

“榛树”的主要使命任务是对整个欧洲进行核威慑、核打击,因而精度要求较低,难以满足常规打击所需的高精度,因而采取了罕见的集束子弹药-分导弹头。

多个分导弹头分别在目标上空释放集束子弹药,能覆盖较大区域,从而让CEP近百米的核导弹也能直接命中目标。不管是落弹影像,还是目标上的命中点,都符合这个特征。

北约航母对俄威胁明显,在俄缺乏类似东风21丁、东风26乙等反航母强突防导弹武器的情况下,这种集束子弹药-分导弹头很适合分别对航母打击群中的每艘舰船,都撒下“几个大钉子”。西方防空反导体系也很难保证能拦截每个动能侵彻体,也算是俄面对陆海复合威胁下的应急措施。

俄为何主动升级?

近期,美英法解除西方远程精确打击武器对俄境内的使用限制,主流观点认为俄采用榛树进行中导核威慑进行主动升级的原因是对此的回应。但深入挖掘情报后,能发现俄方更深刻的意图。

普京近期讲话中表示,6枚美国制造的陆军战术导弹在19日袭击了布良斯克州的军事设施,而在21日,英国制造的“风暴之影”导弹和美国的“海马斯”多管火箭炮也对库尔斯克州的军事目标发起了攻击。在强调俄防空部队成功挫败了袭击的同时,罕见地提到了“出现人员伤亡”。

无独有偶,《华尔街日报》报道,一名第三国高级军事将领受了重伤。而“Dosiye Shpiona”频道则披露,袭击导致18人死亡、33人受伤,其中大部分死伤者是来自俄军南部和东部军区的军官,伤者中还包括三名第三国军官。

更令人关注的是,袭击发生时,列宁格勒军区第一副司令索洛德丘克中将就在现场,而在清理现场时,俄军第88工兵团的13名成员因不明弹药爆炸而受伤,包括副参谋长在内。

根据被打击目标的位置、出现人员的级别和身份,可以推测被打击目标是位于俄纵深的俄朝联军战役级作战指控中心。

乌克兰使用西方精确制导武器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造成如此严重的毁伤和恶劣影响,无疑会导致俄战略局势的恶化,甚至是难以承受。

尤其是朝鲜援军将领的受伤,证明了俄未能有效履行保护盟友要人的义务,俄最为自豪的防空反导体系在西方打击武器面前,能力明显不足。这会导致俄在后续与朝鲜、伊朗的各类合作与交易中明显丧失“老大哥”优势地位。

为什么打击南方设计局?

俄战略火箭兵司令卡拉卡耶夫称被打击的乌克兰南方设计局为“战略目标”,但其战略性体现在哪呢?

乌克兰南方设计局,正式名称为“南方设计局国家企业”,是乌克兰一家历史悠久的航空航天和导弹设计公司。它成立于1951年,总部位于第聂伯罗市。

南方设计局在苏联时期就以其在导弹和航天技术方面的卓越贡献而闻名,尤其是在洲际弹道导弹的设计和开发上,如R-36(北约代号SS-18“撒旦”)。

但随着苏联解体和乌克兰综合国力的下降,南方局主业已经处于主业撂荒、挣扎求生的状态。俄用高价值的中程核导弹对其进行常规打击的意义在哪?

这是由于俄乌冲突给了南方局发挥历史积淀和航空航天能力优势的机会。虽然乌方一直寻求西方武器援助,但在自主研发远程精确打击武器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

其中包含射程700-1000公里的自杀式无人机及火箭发动机无人机,射程大于280公里的“海王星”反舰导弹,“格罗姆”战术导弹、“维尔哈”火箭炮等等,这些武器对俄纵深目标,尤其是莫斯科形成了威胁。

同时,俄方不得不慎重考虑乌克兰拥核的重大风险,无核化本来也是俄公布的特别军事行动目标之一。

乌方一直叫嚣不加入北约就研制核武器。而且,据《纽约时报》最新报道,有西方官员提出建议,希望将乌克兰在苏联解体后主动放弃的核武器重新归还给泽连斯基当局。

《防务一号》报道,来自乌克兰武装部队的10名士兵和来自乌克兰安全部门的10名成员,正在美国爱达荷国家实验室学习核爆后的法证碎片收集,核法证学是确定核爆炸所使用核材料来源的科学,是美国核威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追查核装置所使用核材料的来源。

以上最新动向都说明乌方已经考虑与俄罗斯进行核交战的可能性,并且进行了相关准备。

从这个角度来理解,极为擅长并且可能正在研制核武器载具的南方局被俄罗斯归类为“战略目标”,并进行打击就很容易理解了。

联系我们

邮箱:yanggang@cimtec.net.cn

加VX:yanggang130347

我部重要理论创新成果《新框架:信息与物质的重新认识》已经成书出版。该成果提出“信息辩证唯物论”,是我们进行关涉全局的根源性、动因性、系统性思考与研究的理论指导。

舰船知识
联系请加:yanggang130347
 最新文章